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今年暑期徒步走三峡,在风景旖旎、人称“小三峡”的大宁河里游泳的时候,碰到了当地一位姓蒋的年轻人。蒋姓小伙子看到了河边石砾上的背包,认定我也属于近一两年来在三峡已司空见惯的“野游族”,于是,“笑问客从何处来”,与我拉起了家常。我说我的老家在安徽安庆,小伙子一下子显得很兴奋,他说:我们这个地方——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昌古城的所在地,镇上的许多人家,就按上面安排要搬迁到你们那里去了,比如张三、比如李四,都是我认识的,他们的一些亲戚,就住在巫山县城或已移到地势高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何家弘 《楚天主人》2010,(11):42-42
这是我第三次访问德国了。前两次德国之行,都让我对德国人的守规矩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我还听说了一个故事——我喜欢称之为"法治的传说"。一名中国青年到德国留学。他才华出众、相貌英俊,很快就结识了一位德国姑娘,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一天,两人上街,遇到一个小问题。他们要过街时,两边没有车,但是行人过街的信号灯是红灯。小伙子在国内已习惯于"过街看车不看灯",于是就大踏步地走了过去。德国姑娘看得目瞪口呆,等变灯之后才走过去,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中国青年说"拜拜"!其理由是:这个人太危  相似文献   

3.
一位朋友说,现在但凡办事就需要"跑",比如升迁、求职、上学、贷款、招标、打官司……不跑办不成事。一个"足"一个"包"构成一个"跑"字,"跑"不光要迈开步子,还要带上"包",光有"足"没有"包"就不叫"跑"。一个"跑"字,囊括了所有的请客送礼、行贿受贿和权钱交易,也成了贪污腐败滋生的最大温床。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观念,他们认为用公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要研究马连道? 马连道是全国最大的自然形成的销地茶叶市场.1996年前,它是被京城大部分人遗忘且荒凉的一条街道,想从马连道打一辆"的士",起码要等半小时.如果你在北京的某个地方叫个"的士",说:"到马连道."那司机肯定会说:"哪儿?马连道在什么地方?"2000年后,你再在北京任何地方,叫一辆"的士",说:"马连道",司机马上会应道:"茶叶街吗?".当初,北京市最大的茶叶公司"北京茶叶总公司"就建在马连道,南方几家茶商想沾沾光,也在马连道建立了自家的茶庄.  相似文献   

5.
在首都交道口派出所的细管社区,一位端庄秀气的女民警动员一个劳释解教回来的小伙子参加社区巡逻,理由是吃低保的人得为社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国家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拿了国家的钱就得给国家干事。这小伙子一听就火了,心说,老子因为打民警刚从拘留所放出来,这新来的女片儿警不知道我是谁吧?他眼一瞪,向女民警冷冷地说:“从来就没有人能让我巡逻去,我不去,你能把我怎么着!”女民警外表文静,可人真厉害,她笑了笑,走了。没过多久,这小伙子就戴上红袖标,小跑着巡逻去了。这女民警就是细管社区的社区民警胡竹筠。“特别”巡逻…  相似文献   

6.
难忘两所屯     
正我家住顾府街"两所屯",一"所"是曾经生意红火后来却"自取灭亡"的工人诊所;另一"所"是臭名昭著的公共厕所,不过现在,它已经干净无臭、堪称星级了。经常会有人问我:你家住在哪里?我绕来绕去讲不清楚,直到有一次开了窍,灵机一动,便说:我家住顾府街"两所屯"。这下好了,别人一听就明白了。以后,我就沿用了这样的说法。这里说的"两所屯",一个是工  相似文献   

7.
正我说过一句话,叫作"吃软饭,挣硬钱",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一种调侃的说法,就像"学先进,傍大款"一样。我最近一直在研究一件事,就是房地产企业怎样跑赢政策、跑赢市场、跑赢竞争对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延式的扩张。比如开发,你买更多的地,盖更多的房。这就是"挣硬钱",完全是制造业。还有一种方式是把价值链往上做,  相似文献   

8.
初春的一天.我所住小区有个小伙子及其母亲一起来我家.小伙子穿着厚厚的羽绒衣.还显得缩手缩脚。其母亲说:“胡医生,你看我儿子总是怕冷.一年四季手脚冰凉.是否有大毛病?”我先观察小伙子的舌头,舌质淡,给他搭了脉,脉弱而迟缓,并询问他其他症状。小伙子说:“我就是怕冷。没有精神。”我坦言,这就是中医说的“阳虚”。  相似文献   

9.
匆行徽州     
戊寅七月,远行徽州。匆匆去来五日游,走了歙县、齐云山、黄山几个地方,自然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过,这次旅行还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促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领受感悟徽州的真谛。比如对那个本不以为然的"徽"字,在游历了徽州之后,我似乎对它有了个新解:从字体结构说,"徽"由"彳"、"山"、"文"三者紧密相"系"合成;从意蕴来说,则有"彳",皖南此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与富庶的苏南、浙北相差无几;有"山",这里群山起伏,郁郁葱葱,风光秀丽,黄山、白岳,耸立其间,增色天下;更有"文",斯地文化昌明,人才辈出,古有徽商、徽剧、徽派经学篆刻绘画,以及歙砚、徽墨、徽笔、宣纸等文房四宝,仅歙县一地在明清两代就出了542名进士、1531名举人,今又有胡适之、陶行知、黄宾虹等名家大师生长于此,确可谓人文荟萃之地。而望字生义,人走出山,方为文为商,孕育出人才;而系结人与文的便是山,人以山杰,文以山秀,山灵人杰,  相似文献   

10.
过年关     
正我小时候,大人们常说"年关来了",把过年说成是一个"关",总感觉就好像过不去一样,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无非是粉粉刷刷、洗洗涮涮,想起过年时可以敞开吃、放肆玩、大胆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小时候,每逢腊月到来,我们就开始数着日子,天天都在盼望着过年。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讲,过年都是美好的。但大人们似乎大多都不这么认为,他们常说"年关来了"。把过年说成是一个"关",就好像过不去一样,显得有些忧  相似文献   

11.
辛其马 《创造》2004,(1):44-45
写这标题有点犹豫,似乎富裕乡干部就不喝酒,发达地区的大小干部就不喝酒?偏偏瞄准贫困地方的乡干部,是不是穷乡僻壤的"乡保长"就好欺,谁想弄都来踹一脚?再说,喝酒何须"说",全国人民都在喝嘛,要不,那么多酒水生产出来都倒进长江、黄河了?说乡干部喝酒,是不是从酒香里闻出点什么,想趁势来个"反腐"什么的?  相似文献   

12.
政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当一个地方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少群众想到找政协委员反映.这是和政协委员讲真话的品格分不开的.如果政协委员也像一些"官员"(不是所有的"官员";尽管有的委员本身就是"官员",但是许多"官员"委员并没有"官气")那样,只是说"官话"、说"套话",说"假话"、说"废话"、"打官腔"、不实事求是地"唱高调",如果政协委员遇到群众反映的棘手的问题不敢表态、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如果政协委员只是明哲保身、不得罪人、遇事只说"三分话",只是做一个"好好先生",这样的政协委员就会使群众失望.群众会摇头叹气说:"没劲!"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少数基层干部感到不适应了。有的说,农民懂法了,事情难办了。还有的说,过去无"法"的时候,我们有法子,现在"法"多了,我们却没法子了。果真是"无法有办法,有法无办法"吗?我们不妨作一下剖析。"无法有办法",说到底,他们的"办法",大多是不那么合法的管、卡、压老办法、蠢办法,就是"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罚代法"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具体表现为:一是以言代法,行政上强迫命令。现实中一些地方的乡村干部不肯摒弃治民的方法,对老百姓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睛,认为"什么法不法,我负责这块小地盘,就得以我为主,我说了算。""我说  相似文献   

14.
我担任福州市政协委员、常委已有8年了。想就如何发挥政协委员应有的作用谈几点看法。集中在"做"和"说"的关系处理上。"只说不做"、"只做不说"、"做了再说"、"也做也说"。这些观点纯属个人感悟,未必成熟,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一、只说,不做纯粹意义上的"只说不做"显然是不对的。有一个词叫"清谈误国",就是对动口不动手的批判。如果"说"代表理论,"做"代表实践,那么成天高谈阔论,庄稼地颗粒无收,你怎么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上也有"说"的能人,比如春秋战国时的纵横家,他们中的高人可称得上思想家、政治家、谋略家,看上去只靠一张嘴巴,但那也是一种"做",做什么?做思  相似文献   

15.
新论集萃     
《浙江人大》2012,(6):62-63
"法治精神"应成为一种信念我们现在到底是最缺"德"还是最缺"法"呢?我认为,现在中国人不是缺"德",而是缺"法",是我们现在更加感到法治的不足。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每个主体都要行使权利,同时承担责任,而不能侵犯他人和社会的公共权利。当然,说我们现在缺"法",主要不是说我们缺少法律和法条,不是说我们的法律法条比以往少;而是说,法治意识、法治精神现在更为需要,更显得不足了。比如我们遇  相似文献   

16.
某天晚上,当一幅图片在我的电脑屏幕上打开时,心头被那个场景重重地敲击了一下。一个山谷里,满坑满谷的红色小房子,一束区域光照着其中小片地方……那幅图片是从杂志上扫描下来的,标题是"成就摄影大师的10个地方",而图片上的那个地方叫色达,准确的说是色达的五明佛学院。于是,后来的某个下午,当车子转过一个弯之后,铺天盖地的红色小房子径直展开在我的面前,那是一座城池,而我只能说没有言语足以形容那种震撼。同去的朋友中有一个是第二次去的,我还记得他第一次看到那种景象时曾发了一条短信给我,他说:"我的眼泪,哗——一下就流  相似文献   

17.
邹某问:2002年,我刚满18岁,就被邻居用水果刀划伤额头,报案后派出所带我去鉴定伤情,因为我的伤口长度不到4cm,构不成"轻微伤"。那个行凶的人只受到200元罚款的处罚。今年初,我在小区遛狗,狗狗大便了,我正要掏出卫生纸收拾,一个大小伙子骂道:"他妈的没有教养,污染环境!"我问"你叨狗还是叨人?"他说"老子叨人,你想怎么着?"当即我就与他吵了起来。他冲上来挥拳打我,我闪身让开并随手一挡(他说我"打"),他没有站稳便一头  相似文献   

18.
人这一生,要说不少客套话,如某君出版大作,寄一本书给你,扉页写上"请兄斧正",这大抵是客套话.又如你与某君初次见面,便说"久闻大名"这大抵也属客套话.近日《中国残疾人》杂志编辑部向我约稿,友人一看文题就说:你在残联工作都快退休了,退了就退了,还"终生相随"?客套话!我说,工作上是快退休了,但是我这个残疾人"退"不了,这...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小涛气呼呼地来找我,说某某同学在他面前说:"杀猪",让他气愤不已。我当时马上就明白了小涛气愤的原因。因为他是来自民族地区的回民,"杀猪"一词显然冒犯了他们的民族禁忌。说此话的同学刚从其他学校转来,未接受过我们进行的民族禁忌的教  相似文献   

20.
余婧 《民主与法制》2013,(24):68-69
2010年11月的一天。河南省某市的碧海蓝天小区物业办公室门口。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是一个拄着拐杖的小伙子。一进门就大声地嚷嚷:“叫你们经理出来。”工作人员一看来者不善,就拦住这个小伙子说:“先生。您来有什么事啊?今天经理不在。”这小伙子一听,什么?不在?就开始扯着嗓子喊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