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表人诉讼制度①是指具有共同或者同种类法律和益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不可能共同进行诉讼,而由其代表人进行诉讼,判决效力及于全体当事人的一种法律制度。从表面上看,代表人诉讼制度是适应审理人数众多的群体性纠纷案件的需要而产生,从实质上看,它则是一定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本文试以代表入诉讼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为线索,剖析市场经济与代表人诉讼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提出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2.
一、集团诉讼的条件集团诉讼作为一种独立的诉讼形式,并非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即可适用。根据我国新民诉法第55条之规定并结合有关理论和经验,一般来说只有符合下列条件才能适用集团诉讼:(1)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不能全部到庭参加诉讼。(2)集团内各个人的诉讼标的必须是同一种类,即集团诉讼来源于一般的共同诉讼。(3)应有代表人代为诉讼。因集团诉讼人数众多,有的甚至成千上万,每个人参加诉讼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只有推选或由法院与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群体诉讼制度是为了解决人数众多的消费纠纷所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本文指出消费者群体诉讼制度具有诉讼当事人人数众多、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判决效力具有扩张性,诉讼有公益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现状 集体诉讼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衡平法,在我国称之为代表人诉讼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版第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相似文献   

5.
<正> 三、美国集团诉讼的现状集团诉讼制度与法律正当程序相比,其主要特征就在于:集团的一个或数个成员可以未经集团全体成员的授权,即可以为集团全体的利益代表全体成员提起诉讼,而“集团”或“代表”案件的判决结果,不仅对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的那些集团成员有约束力,而且对那些所有的集团成员或所有被代表的而没有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也具有约束力。 (一)集团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 1966年修改后的有关集团诉讼规则,均规定在《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3条内,首先在(a)款规定了提起集团诉讼的必要条件,即集团的一个或数个成员仅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方可作为代表人提起集团诉讼或被诉:(1)集团人数众多,以至所有集团成员共同  相似文献   

6.
应确立刑事诉讼代表人制度8/1998人民检察所谓代表人诉讼制度是指具有共同或同种类法律利益的一方当事人由于人数众多,不可能共同进行诉讼时,由其代表人进行诉讼的一种法律制度。刑事诉讼之所以需要设立这样一种诉讼制度,一是多被害人参加刑事诉讼的需要。我国刑...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审判实践中发生了很多侵犯众多当事人民事权益的案件,多存在于产品责任诉讼、环境污染诉讼或标准合同诉讼中。在此类诉讼中,受到共同侵害的一方当事人形成一个固定或不固定的群体,从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不等。如果让他们作为共同诉讼人全部参加诉讼,实际上不可能,也不方便。所以,原来民事诉讼中的共同诉讼制度,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几年来,在某些地方法院已为建立群体诉讼制度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为了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新近颁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对群体诉讼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在国外诉讼法中,也有关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诉讼形式的规定,如:美国的“集团诉讼”制,  相似文献   

8.
一、集团诉讼的概念及构成要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规定,集团诉讼的概念可归纳为: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形成一个具有共同利害关系的人数众多的集团,由集团中一人或数人代表其他同有共同利害关系的集团成员起诉或应诉,法院做出盼判决对所有集团成员均有约束力的一种诉讼制度。由此可以看出,集团诉讼是解决群体性纠纷的一种民事诉讼制度,但并非所有的群体性  相似文献   

9.
一、代表人诉讼的特征及其意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4条和55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的人数众多和人数众多起诉时尚未确定的,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一、适用范围第一条摇基层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一)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二)发回重审的;(三)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四)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集团诉讼是重要的诉讼制度之一,是指将具有同一事实或者法律关系的人数不确定当事人拟制为一个群体,群体中的一人或者数人提起的诉讼可以代表群体,判决效力扩及群体中的每位当事人的一种民事诉讼制度。10年时间过去了'沃尔玛性别歧视案到底是个人(或者共同)诉讼还是集团诉讼这一程序性问题仍未解决。对于原告来说,已经按照集团诉讼...  相似文献   

12.
始自2000年3月,中国大陆先后有几十名消费者以其购买的笔记本电脑存在质量瑕疵为由起诉东芝公司;近来又发生了“三菱汽车”事件和“日航”事件,日前的银广夏事件。对这类原告人人数众多且无法确定具体数额的共同诉讼,称之为集团诉讼。集团诉讼是一种特殊诉讼形式,即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且一时难以确定的案件的集体诉讼。其中有自然人或法人的起诉,有多个人的共同诉讼。 目前我国法律对集团诉讼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法院通常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3条或者第54条的规定,把它当作人数可以确定并确定在具状起诉的原告人数范围内的案件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和人民法院就地进行案件调解工作,提高审判效率,节省诉讼资源,进一步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人民法院受理共同诉讼案件问题通知如下:一、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依法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受理法院认为不宜作为共同诉讼受理的,可分别受理。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为达诉讼便捷、经济之目的,各国民事诉讼立法都确立了共同诉讼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47条也对这一制度作了概要的规定。该条第1款明释:“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得人民法院能够利用一个诉讼程序来解决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的同一案件(通过必要的共同诉讼)和同种  相似文献   

15.
在办案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错列当事人的情况:有的把共同诉讼人当作第三人,有的又把第三人作为共同诉讼人。怎样才能把共同诉讼人和第三人区别开来呢?下面谈点认识和体会。首先,从两者的概念和特点上加以区别。我们知道,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是同一种类的,人民法院必须或者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称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人则是在共同诉  相似文献   

16.
二、关于行政诉讼制度本身的改革与完善本届讨论会就行政诉讼法的完善以及行政审判方式的改革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一般、厅言,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立法整体上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但在某些方面行政诉讼立法与行政诉讼实践还不相适应,法律条款还有待补充和修改,不能过多地挂靠在民事诉讼上面。除了受案范围外,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修改和补充:(一)关于应否设立代表人行政诉讼制度。代表人诉讼是指具有共同或相同法律利益的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不便或不可能共同进行诉讼而由其代表人进行诉讼的一种诉讼制度。我国1991年的新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7.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关于"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的规定,是就主体合并审理必须经当事人同意作出的规定,其前提是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必须为二人以上。我国法律并无客体合并审理必须经当事人同意的强制性规定。债权人就两笔到期债务一并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合并审理并作出一份判决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四十七条和第九十一条关于共同诉讼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第二,共同诉讼包括两种:一是必要的共同诉讼,即当事人要求裁判的法律关系(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二是普通的共同诉讼,即虽不是同一诉讼标的,但诉讼标的种类相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方或双方属于当事人人数众多的诉讼(群体性诉讼),已成为法院案件处理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一现象,已引起法学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沈庆中一、关于代表人诉讼制度的适用范围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根据实践中反映的情况,以下几类案件宜选定代表人进行诉讼:(1)因产品责任引起的诉讼。主要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