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过多年的法治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这其中有对国外的参考和借鉴,有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中西方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法治主张,且有着自己的原因,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孟书广  张迪 《人民论坛》2012,(36):112-113
公民法治意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意识系统,它的形成需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条件。从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机制来看,它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过程,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既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还要根据公民的自身特质调整普及方式。  相似文献   

3.
法治意识是指公民应当具备的法律素养、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观念。法治意识是公民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条件,构成了现代公民素养的核心。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论述了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具体途径,即通过法律概念的辨析、法律案例的研讨、法律情境的模拟以及法律文化的浸润来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4.
柯卫 《求索》2007,(7):85-87
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制度建设的成败。法治意识不仅是一国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法治实现的重要标志。全面认识法治意识的社会功能,是实现法治国家必须首先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姜素红 《湖湘论坛》2006,19(3):81-83
法治意识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以法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积极主动地服从法律,遵从法律秩序,坚定地捍卫法律权利。大力培养和强化公民的法治意识是加强法治的重要条件,因而培养和强化公民的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 )法治意识的内涵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法治及法治现象的认知、理想、心理、评价、观念的总和。它体现着法治意识主体 (公民 ,也包括各类组织 )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和觉醒 ;体现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追求与评价 ;体现着他们对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承认与崇拜 ;体现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法治本质、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与实践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成果。树立法治意识 ,实行国家法治 ,最重要的是贯彻两项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法控权原则 ,即坚持依照法律行使政府权力———不越权 ,实行权由法授 ;不违法 ,在法律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国家法治现代化与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艳芳 《人民论坛》2014,(5):98-100
公民的法治意识决定了一国法治建设的未来。当前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都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薄弱相关。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类措施,多角度、全方位入手培育公民法治意识,使公民法治意识和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张宁 《人大研究》2002,(4):21-22
现代法治观念犹如北极星 ,以其永恒的光辉照耀着、指引着人类探索和追求合理、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的理想社会。本文以宪法至上、自由和程序公正三个核心法治观念 ,以小见大浅论三者所反映出的整个现代西方法治观念的精髓和内涵。(一 )宪法至上法治的前提条件  在法和国家的关系问题上 ,人们通常认为国家立法。但在宪法与国家逻辑关系上 ,恰恰相反 ,是先有宪法 ,后有国家。也就是说宪法立国。宪法与国家的这种关系以人民和国家的关系的理论认识为依据。近代的一些进步思想家针对“君权神授”、“君主主权”等理论观念提出“人民主权论…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与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实行依法治国的艰巨之处不在于法制的构建与实施 ,而在于能否彻底清除封建“人治”思想残余 ,形成依法治国的公民意识。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是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我国政府主导型法治建设模式所决定 ,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如何 ,将对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为此 ,当前领导干部应主要树立四种法治意识 :即法的权威意识、有限权力意识、公民权利本位意识和尊重司法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是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追求的自觉反映,是公民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独立人格和理想批判精神的综合反映。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柯卫  李文 《求索》2011,(7):50-52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制度建设的成败。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就是一部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是法律创制、实施的内在动因,是指导法治实践的精神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智兵 《时事报告》2003,(2):59-60
明星偷漏税的新闻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税收治理的深入,中国人的纳税意识逐渐增强,但许多人还是想尽办法不交税或少交税。相比较之下,西方国家经过数百年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与公民的纳税意识日趋成熟,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论西方法治传统的思想渊源和观念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然法是西方法理学中最具持久性的范畴和概念,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观念体系,是一个能够统摄西方社会全部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以及社会制度安排在内的综合性概念。自然法蕴含着的理性主义、社会正义、客观权利和法治主义,它赋予西方人奉法为社会至高无上的权威。人类继往的经验总结和理性认识有助于我们对法作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有助于我们依法治国战略宏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民法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比,现阶段农民法治意识仍相对淡薄,亟需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以提高农民法治意识.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治意识的培育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相应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法制体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陆昱 《理论月刊》2009,(6):175-178
中西方道德建设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和现实基础上展开的对象性活动.对中西方道德建设的异同点进行综合比较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拓展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国际视野,丰富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建立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实践参照,有助于构建既传承历史传统而又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重要理念的提出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公民法治意识的强弱,法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所以,正确理解法治意识的含义,充分认识增强法治意识的意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质,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强了,法治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更有效地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能否走上法治道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而作为依法治国重要力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则是关键之关键。从法理上讲,法治意识是人们关于法治及法治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是法治建设的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由于历史的局限和政治体制的缺陷,长期以来,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内的公众,普遍缺乏正确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德育的灵魂,而情感缺失恰是当代德育的现状。事实上,情感道德教育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传统,深化当代社会的情感道德教育,提升德育效果,需要深入了解中西方情感道德教育的传统,将二者融合、组织成当代道德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上学期 ,我有幸参加了KaraAbramson讲授的美国民事诉讼法学课程 ,Kara毕业于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法学院 ,获法律博士学位(J.D.)。一学期下来 ,学术视野的开拓令人兴奋 ,而中间发生的几件小事更发人深省。刚开学时 ,语言上的障碍加之文化背景的差异让我手忙脚乱 :听清楚了授课内容没时间做笔记 ,记了笔记又跟不上Kara的讲述。于是 ,下课后 ,我去向Kara要上课的讲义 ,以保证上课时不致于因忙于记录而顾不上听讲。本以为课上谈笑风生的Kara会欣然应允 ,没想到她却眉头一皱———原来 ,她觉得单独给我留一份讲义对其他同学来说是不公平的。最…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在政治化传统的实际观念表现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法治”虽同属一词,但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化定位。对法律的基本认识,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人性好利的性恶论,法治主张由此而展开论说。西方则基于理性思考,以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理论为基础,并形成法治主义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心德和重法主法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古代史上法治的初中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