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李光耀致力于新加坡的现代化建设,以他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成功地使新加坡从一个破旧的简陋的港口、一个没有天然资源的小岛,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成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明进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亚洲“四小龙”之冠。1991年,新加坡人均国民收入达14813美元,在亚洲国家(地区)中,仅次于日本,为世界人均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今天已成为中等发展的国家了,一九七七年新加坡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达二千七百八十美元,对外贸易额达八千一百美元,居东南亚各国的首位。它还是东南亚的海运、贸易、加工制造、金融、服务业的中心,最大的造船基地与石油输出港,世界第四位的国际贸易港、第三位的石油炼制中心,重要的电子工业中心之一。 如果我们知道独立前新加坡的情况,一定会对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局长杨胜德告诉最近访问新加坡的中国农牧业机械代表团,新加坡的成就是合理利用外资的结果。我国正在进行四个现代化,因此研究一下外国投资对新加坡制造业  相似文献   

3.
过去二、三十年,新加坡和香港两地得到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几个发展中国家能够与之相比。结果,它们分别获得了“新加坡模式”和“香港模式”的称号。两地制造业的增长和制成品出口的推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九七九年,新加坡的制造业占国内总产值的百分之二十二点四;而一九七七年,香港制造业占百分之二十四。一九七八年,新加坡和香港制造业的劳工分别占各该劳工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八点七和百分之三十九点七。制造业产量和净国内总产值的高增长率与伴随而来的低失业率也是这两个发展中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香港房地产业一瞥郑紫衡,田夫香港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更以其国际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和韩国、台湾、新加坡一道,成为亚太地区经济舞台上一条呼风唤雨.扶摇直上的“小龙”,令世人惊羡不己。究...  相似文献   

5.
题为“形成中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局限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6月3日至5日在香港利园酒店召开。研讨会由香港岭南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主办,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的赞助。日本国际交流计划中心、日本东西关系研究中心、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也在经济和学术上予以支持协助。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外汇市场是新加坡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八一年,它的日交易量达六十多亿美元,超过香港,成为亚洲最大的外汇市场。一九八二年以来,日交易量猛升至八十亿美元左右,更在亚洲显著居冠。 新加坡外汇市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的140年间,是一个主要依赖转口贸易的岛屿城市国,经济基础脆弱,生产力发展落后。但在1965年宣布独立以来,经济增长甚快。1965—1984年,新加坡的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0%,国内总产值从1965年的9.7亿美元增至1985年的174.7亿美元。增加17倍,人均国内总产值从800美元增至7420美元,增加8.3倍。新加坡已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一跃而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进入90年代,新加坡继续朝着现代化工业国的目标前进。据专家估计,1990—1997年,新加坡年均国内总产值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在50年代基本上还是个转口商港,生活水平低,失业率高。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增长。如今,这个城市岛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航空中心、海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旅游中心,实现了高度工业化和充分就业,奇迹般地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在短短的几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的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620平方公里,人口260万的小国。可是自独立以后,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目前,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在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中,外国直接投资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资不仅占新加坡全部资本形成(不包括石油化工)的三分之二以上(见表一),而且雇  相似文献   

10.
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相继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行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经济逐步腾飞。到70年代末期,它们都跨进了新兴工业化行列,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创造者,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地区)中的“优等生”、“佼佼者”,有人更把它们喻为腾飞中的四条小龙。直到如  相似文献   

11.
去年11月19日,前香港总督卫奕信爵士在访问新加坡作为了题的“香港——迈向1997及未来”的演说。他认为,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是香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80年代,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9%(按不变价计·下同);中国现在出口的40%以上需通过香港,吸纳外国投约70%需流经香港;仅过去两年,对华贸易就增长了37%;过去10年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在印尼的累积投资额从1967年到1989年12月共达6.82亿美元,是印尼的第九大投资国(地区)。其排列顺序为:日本、香港、美国、西德、台湾、荷兰、南朝鲜、澳大利亚、新加坡。 新加坡在印尼的投资涉及64项工程或者是印尼批准外国投资的1290个项目中的5%。  相似文献   

13.
钟韵  洪铠邦 《港澳研究》2023,(1):28-40+93-94
地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情况,是判断地区产业的国际地位、国际联系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视角。本文立足于全球价值链指标测算,分析1995年至2018年香港贸易及物流业的全球价值链位势及上下游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研究发现,从行业整体情况看,随着香港与内地生产协同程度提高及内地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和香港产业转型发展,香港在全球价值链中位势呈“上升—下降—上升”波浪式发展,上下游贸易伙伴重心呈现由欧美向内地与东盟转移态势。从贸易物流细分行业来看,香港除批发零售业外主要以前向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六大贸易物流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地位均高于新加坡,除水上运输业全球价值链竞争力较新加坡弱外,其余贸易物流行业均比新加坡更具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新加坡与香港的经济迅速起飞。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兴致勃勃地探讨它们经济起飞的各种原因。本文试图从分析天时、地利、人和与政府政策对新加坡与香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来揭示其经济起飞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东盟五个成员国中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一向是工业国家的原料供应者,新加坡则一直作为在远东地区对英国服务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对外服务的中心。过去十多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东盟五个国家的经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新加坡已变为一个出口现代工业制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心,但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和转口贸易对于新加坡的经济仍然不是微不足道的,其它四个国家也继续大力加强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发展,如同经济一样,也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由基础的制造业到高科技产业,再到服务业。任何一个城市,如果基础设施完备,地理位置优越,都有潜力成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地区的后勤中心,就像今天的新加坡和香港那样。对亚洲诸国预测如下。这些国家的一些城市在2010年或2015年前将显示出很大的影响力,作为长期投资地点很值得考虑。柬埔寨磅逊是柬埔寨唯一的一个港品城市,是这个动荡国家的最佳远期投资地点。它最近从亚洲发展银行争取到了200万美元的贷款用以修复到金边的铁路,其港口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建成后将使其集装箱吞吐量增…  相似文献   

17.
近年韩国现代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原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贫穷落后国家,196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3美元,“当时美国援韩机构认为它难有发展希望”。①但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韩国却成为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这30年间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实际递增8.7%。90年代初,它的经济规模一度超过非洲大陆42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与东南亚国家联盟6个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匹敌。1996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87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0548美元,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11位,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些成绩常常被人们称赞为“汉江奇迹”,韩国则被誉为“亚洲…  相似文献   

18.
越南目前的大贸易伙伴有新加坡、台湾、香港、法国、日本等。新加坡 新加坡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新加坡取消的对越南的投资禁令一年后,两国间贸易金额就增加到15亿美元,1989年越南与新加坡双边贸易额只有1.19亿美元,去年(1992)头六个月就达8.5亿美元,比1991年同期增长18%,1992年新加坡  相似文献   

19.
在1990年,与悲观的预测相反的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南朝鲜、新加坡、台湾和香港)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而且,“四小龙”的经济是在主要经济伙伴(首先是美国)的增长速度放慢、波斯湾出现危机的极其不利的外部条件下发展的。积极进行有利于服务业和节约资源的高技术部门的经济结构改革,这有助于减轻不良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香港岭南学院亚太研究中心主办、香港亚太二十一学会赞助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东亚及东南亚研究概况国际讨论会》,于1987年3月2日至5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的青年学者共8人与会进行学术交流。会上宣读的论文有:香港岭南学院冯国良的《略论香港近年来对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情况》,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刘永焯的《从载文分折看中国近年的东南亚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