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生态价值和综合国力价值。  相似文献   

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湖南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在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和具体任务。面对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和党中央要求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全省宣传文化战线只有更加突出地把文化建设作为全省经济社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4.
《意见》的出台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有利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繁荣稳定。《意见》提出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确立了内蒙古在全国的重要战略定位,明确了内蒙古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措施,提出了支持内蒙古发展的具体政策。贯彻与落实《意见》,要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要在创造性落实上下功夫,努力用好用足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5.
蒋建国 《新湘评论》2007,(12):22-24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湖南文化产业不仅有产业规模,而且有一批市场主体,有一批文化品牌。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探索出具有鲜明湖南特色的文化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繁荣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因为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 ,经济活动从来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种经济现象 ,都会受到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新疆是一个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特殊的区情 ,使得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繁荣 ,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 :“加快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 ,对我们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 ,保障国家的安全和边防巩固 ,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新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曹巧兰 《唯实》2013,(1):34-37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生活、分享文化发展成果,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的根本要求,也是江苏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江苏一直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多样多元,也要求我们对如何推进这项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发展观的三点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出发,提出了发展必须是全面的,从经济增长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必须是协调的,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从追求一时的繁荣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阐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要部署,要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途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10.
彰善瘅恶 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4日,胡锦涛在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指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大力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正确荣辱观一个国家的强大繁荣,不仅仅需要物质的富足,更需要“彰善瘅恶”的荣辱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奋斗精神是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海南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突出团结、进步两大主题.按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做到“七个坚持”.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州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2.
何显明:“和谐创业”与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需要一个能干事、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环境。“和谐”的创业环境 ,无论对于激发创业者的热情和灵感 ,增强创业者理性地预期创业环境和创业前景的信心 ,还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业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 ,形成创业者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好秩序 ,都是至关重要的。“和谐”的创业环境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仅来自于物化资本的投入 ,而且来自人力资本贡献。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研究还表明 ,除了人力资本以外 ,社会资本的构成状况 ,同样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把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贵州民族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探索中国特色贵州特点民族工作道路的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贵州通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在执行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后发赶超、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夜生活""夜经济"的繁荣程度,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活力、魅力与竞争力,"夜经济"在一些发达城市异军突起,已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繁荣"夜生活"也是市民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陈文华 《学习月刊》2012,(14):145-146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第一次对文化发展事业专门做出的决定。这一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清惠 《实践》2008,(8):20-2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保障.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并使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辖的12个县(市),乡镇工业率先崛起,商品经济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成为我国农村依靠集体力量,走向共同富裕的典型地区。在苏南,我们高兴地看到了繁荣富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型,令人欢欣鼓舞,兴奋不已。他们的基本做法,被誉为“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与自信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文化自觉,才有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才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需要文化的自觉,更要有文化的自信。努力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并从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审慎地选择适用的文化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对地方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展,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十八大精神的明确要求,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旗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一、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十六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农村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农村基本政策,指出了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