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8,(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表述是欠精准的,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将检验认识是否为真理的标准、途径、方法严格地区分开来,在坚持标准唯一性和途径唯一性的同时,承认途径过程中检验方法的多样性——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是检验认识是否为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为真理的唯一途径而非唯一标准,也非唯一方法或手段,实践的结果也非检验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有效方法。严格区分检验认识是否为真理的标准、方法和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上有利于促进哲学论断的严谨科学,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向高精专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实践上会使人们保持高度警惕之心,有助于减免实践过程中的负面因素,从而有助于提高实践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 ,从“真理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这一前提出发来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科学论断 ,必然会出现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可能的前提条件是把认识之真理性看作认识之现实性和力量。而实践之结果如何则为检验认识之真理性即认识之现实性和力量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3.
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以往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实践标准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问题,而把生产力标准看作是唯物史观问题,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这种理解是不科学的。诚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通常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讲述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是认识真理的重要途径,生产实践不仅是检验对自然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也是检验人们对社会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  相似文献   

4.
1978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文章,接着又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全文公开发表。从此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经过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仅使党的思想路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党的政治路线也发生了根本转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不会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不会实现全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一、“实践标准”的大讨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讨论今年是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的20周年。回顾20年前的那场大讨论,人们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还联系实际,深入讨论并回答当时实际生活所发生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8,(18)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编者按:20年前那场激动人心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樊篱,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正是在这场讨论开始的几个月...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①其后,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这方面的阐述和论断也清楚地表明了只有体现主客体统一的、成功的实践结果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这一思想,而且把它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1生产力标准是对实践标准的展开与深化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今年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大讨论20周年。这场讨论以1978年5月11日在优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开端,逐步发展成为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大讨论;;在讨论中人们重新认识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  相似文献   

9.
实践观点与解放思想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曾明德谭国太二十年前,我们党发动了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这位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以无产阶级的革命胆略,坚持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战胜了种种谬误,大胆进行了拨乱反正,从而使中国步入了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中都有论述,他们分析了实践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机制,在揭示人类实践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真理性的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系统,尤其是二十年前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更是在理论上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但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如何在实…  相似文献   

11.
《理论参考》2008,(7):60-64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一八四五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我国近代史上与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并称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之一。它虽然已过去了20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也已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写进了党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干部,甚至不少普通群众,也都能自如地运用这句话来观察入和事,作出判断,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已经彻底完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也已经过时了。恰恰相反,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讨论只是迈出了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所需要的不断地思想解放进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二十年前,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为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宽了前进的道路,提供了开放的宽松条件。从此,社会科学根据社会发展的实践得以迅猛发展,走向了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自身之间的综合、渗透、交叉与融汇,产生了门类繁多的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型学科。它们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实践性人类是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生存、延续和发…  相似文献   

14.
关于检验人的实践活动的标准──从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到邓小平的“三个标准”再到马克思的“三个尺度”丛大川“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人们通常把这一问题视为认识论问题。问题在于实践的问题首先和本质上是一个历史观问题,所谓的真理的标准问题必须放在历史观的...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党的十五大正式把这一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实践表明,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就没有今天的改革成果;同样,没有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就没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一、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为改革开放的真正启动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该文重申了实践是检验…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银行的个人存款,是中国正在进行着的实践。共同富裕,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真理。因此,我们可以拿个人存款来检验一下共同富裕。中国的个人存款这个实践是怎样的现状呢?官方发表的消息说,中国当今银行中的个人存款,其总额即绝对量,在世界上是数得着的。而其中,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十的人的个人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思想路线的各种束缚,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始弓愧人们深刻的思索与回味,从而为“文化大革命”后全国各条战线的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并由此拉开了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幕,共和国才有了生机勃勃、文明民主、繁荣富裕的今天。然而,认真总结20年来的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尽管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把握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中,提出了多种衡量社会进步、检验社会活动的标准和尺度。例如,在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过程中,人们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标准”;在划分人类社会历史形态时,人们确定了以生产关系为划分标准,即“生产关系标准”;在考察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时,有人又提出应以人的价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场大讨论,对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对重大历史关头实现伟大转折,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第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大光 《侨园》2013,(9):20-21
本文中的被采访者是个非常传奇的小人物,但他却是一个张志新烈士式的"大人物"。他曾是县城一家工厂里的工人,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小学还没毕业就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的他,经过苦读,不但掌握了大量文化知识,还自学了马克思等中外名家丰富的经典著作和书籍。他学以致用,以自己掌握的理论联系到当年混乱的社会现实,不仅对"四人帮"里张春桥的文章提出了尖锐批评,还对那场文化大革命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反对。更难能可贵的是,1968年他16岁时,竟然第一次喊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振聋发聩的响亮声音。比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早了整整10年。对于他的"倒行逆施",领导曾发动全厂3000多工人批判他;公安局以"现行反革命"罪逮捕了他,在身陷囹圄中,他以大义凛然的豪迈气概,始终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继续写出大量批判"四人帮"和质疑文革的文章。最后,实践证明他是对的,他就是铁骨铮铮的唐春翔。最近,记者有幸和他面对面,访谈中,唐春翔提出"永远在一切领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