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美国对高技术出口一贯采取管制政策。随着技术更新的加快,管制也更为加强。管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从而维护其经济和军事力量在世界上的优势。目前美国有四种出口管制:(一) 国家安全管制。这是一种长期的管制,基于国家安全和防务考虑,美国一直严禁向其他国家转让先进的军事技术和重要的双重用途(军用与民用)技术。具体由商业部、国防部、财政部、海关署及情报机构根据出口管理法和武器出口管制法等加以实施。(二) 外交政策管制。这是一种特定时期的管制,是为达到一定的外交政策目的对特定国家进行的管制。具体由国务院、商业部、财政部及海  相似文献   

2.
不扩散出口管制是美国政府为维护其国家安全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在21世纪 初, 美国不仅重视其自身的管制建设, 而且非常重视在出口管制上与国际多边组织及其他国家的合 作。在美国看来, 参与多边出口管制体系所需投入较低, 未来的回报较高, 可以在全球推广自己的 安全理念, 符合美国的不扩散战略。同时, 这些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也希望对美国发挥影响, 促使 其改变某些过时的出口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3.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演变的历史表明,出口管制始终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对华一直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美中贸易失衡,而且使两国都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由于奥巴马政府并未改变美国对华的一贯立场,因此其推动的出口管制改革并未惠及美中贸易,使美中贸易关系的发展日趋复杂。在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美中两国的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美中双边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美经济竞争的加剧,美国的出口管制日益成为焦点。作为其维护其技术霸权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美国近年来对本国的出口管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2018年通过的《出口管制改革法》。该法为美国的两用品出口管制制度提供了永久法律基础,并特别增加了对新兴技术和基础性技术的管制要求。该法逆转了冷战以后出口管制总体逐渐宽松的趋势,而法律的改革内容主要针对中国,为中美之间的高科技贸易增加了新的阻碍。本文主要梳理该法的重点内容和特征,并就迄今的实施情况做一介绍。基于不同机构、个人对于新兴技术管制的实施条例的反馈,本文将系统分析美国实施新的出口管制法律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判断其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5.
美国部分放松卫星出口管制,是对本国商业卫星国际市场份额下降、太空工业基础萎缩、国际竞争加剧作出的反应。美国调整卫星出口管制政策的宗旨是寻求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同时又要确保美国太空优势地位。但美国对中国维持原有的卫星出口管制政策,这使得中美太空合作前景不乐观。  相似文献   

6.
朱启荣  王玉平 《东北亚论坛》2020,(1):54-68,127,128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断将中国高科技公司与机构列入美方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技术出口管制已成为美国对中国实施极限施压和战略遏制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GTAP评估了美国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中美两国经济影响,模拟分析中国采取各种对策的效果,研究表明:第一,美国不断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中美两国GDP、居民消费支出和资本回流净收益率、社会福利、进出口贸易遭受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加大。第二,采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方式来应对美国技术出口管制,中国不但能够获得更多的宏观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中国出口所遭受的负面影响与扩大中国进口,但可能对美国宏观经济和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第三,美方加强对中国技术出口管制,对中美两国生产部门产出影响较小;中国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助于提高美国总产出水平,更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总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政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 政策的形成  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曾经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后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出口,尤其是高技术的出口,该组织下设专门小组负责对华禁运。日本作为西方阵营的重要成员和美国政策的追随者,在冷战的“遏制”链条中,与中国之间不仅延续了自近代以来地缘政治的对峙,更形成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这一时期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政策的特点是条件苛刻,管制严格。后来面对苏联的威胁,双方摒弃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特朗普当选并就任美国总统,其经济政策方案渐成体系,形成了一套对内新自由主义,即强调减少国家管制、激发市场活力、削弱福利国家;对外实行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强调美国本土经济利益的“特朗普经济学”.“特朗普经济学”迎合了美国中下阶层民众的心理,充分反映了美国所处的经济和外交困境.“特朗普经济学”的实施将为中美经贸关系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中国需充分研究特朗普采取的政策举措,精心准备相应预案.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文化规范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 ,文化在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中的作用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文化的规范功能的角度出发 ,分析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道义与利益及其关系。作者认为 ,文化的规范功能在对外政策中表现为文化限定了国家对外政策可选择的范围 ,只有符合或至少不悖于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对外政策才会被社会民众所接受。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既有浓厚的宗教信仰传统 ,又具有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的国家 ,文化的规范功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体现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理想主义为美国的对外政策赋予道义上的目标和意义 ,现实主义使道义目标在实施中符合美国的现实利益 ,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对外政策就是道义与利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府对华出口管制政策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日经贸关系的交往过程中,作为"巴统"、"瓦森纳协定"的成员国,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对我国实施了出口管制政策。这一政策既阻碍了中国从日本进口相关产品尤其是新技术产品和设备的进口,也严重影响了与中国进行贸易交往的日本企业的积极性。在中日两国有关日方出口管制政策的交涉中,中方的交涉一直都很难取得成效。可以说,日本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至今仍然是中日经贸合作中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11.
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援助政策既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美国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国家利益是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驱动力,但利益集团因素以及决策者的个人认知、能力、价值观、背景、个性和党派特征影响国家利益的取向,进而影响国家对外援助政策。只有综合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因素.才能对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关系领域,美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美国不仅因为长期作为超级大国,其对外政策影响了世界每个角落,还具有独特的外交理念,即对道德原则的推崇和遵循。可以说,道德实质性地影响了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每项重大决策,参与塑造了其他国家对美国对外政策及美国本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思想库与美国对外政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对外政策思想库的发展及其特点,阐述了美国对外政策思想库作用于美国对外政策的方式、过程及特点,并进而揭示出美国对外政策思想库作用于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归泳涛 《东北亚论坛》2023,(2):49-64+127
在对华“脱钩”政策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美国开始推进“集体韧性”战略,即纠集所谓的志同道合国家构筑排除中国的技术联盟和供应链联盟。日本在这一新的联盟网络中处于关键地位。美日两国在出口管制、外资审查、半导体制造、移动通信网络和数字贸易规则等一系列经济安全政策领域启动了双边及多边合作,迈出了走向经济安全同盟的步伐。但美国的政策服务于本国优先的国内政治和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与日本等盟友的立场存在分歧。日本则试图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在安全与经济之间保持平衡。面对经济安全政策、经济民族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这三股相互竞争的潮流,美日两国都提升了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有可能形成“联手制华”的格局。对此,中国应坚持竞争与合作并重的战略方向,在加强自身竞争力和韧性的同时,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密切与美国的关系,使美国的对外政策有利于自己,经常希望他们的要求在美国国会内得到反映并获得通过,从而达到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为此,这些国家往往不得不借助院外活动者。  相似文献   

16.
自由主义与美国对外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美国对外政策思想研究中,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目光偏重于新保守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由主义思想,从而落后于美国政治和对外政策舆论方面的某些变迁趋向。本文回顾了自由主义的历史,认为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杰克逊主义”并列为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三大主题,至今在美国仍具有广泛的舆论市场,并在其对外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出口管制体系在西方大国的推动下得到了强化,并开始由体制构建转向加强执行与实施阶段。尽管核生化武器仍是重点管制物项,但杀伤力大的常规武器和高新技术产品正成为新的严控对象。国际出口管制的直接目标是反恐和反扩散,而实质却是管制方对被管方潜在威胁的防范和对被管方高科技发展的限制。鉴于管制方国家间存在着利益差异,国际出口管制体系正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和分散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台湾《国际经济情势周报》1996年2月刊载了分析美国国家出口战略及其实施两年来的情况的文章,现摘登如下: 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公布了由美国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提出的国家出口战略。主要内容是:一、削减政府对出口的管制;二、政府提供直接的推动协助;三、提供有效的贸易融资协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政策主张体现了当前美国政治精英层、智库和学术界的主流认识。两党候选人对外政策比较研究不但对今后美国对外政策走向的预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奥巴马和麦凯恩政治记录及其竞选顾问团思想倾向的分析,认为两党候选人对外政策理念未摆脱各自党派的底色,奥巴马倾向于自由主义,麦凯恩则倾向于现实主义。两人在对外政策上有相同的战略目标、相似的竞选策略,分歧在于具体政策路径。在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经济、安全和民主问题上,两人分歧明显。在对华关系上,奥巴马更注重民主、人权本身,麦凯恩则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20.
体系·社会·国家——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三种研究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巍 《国际观察》2008,28(1):72-78
研究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有三种路径,分别是以体系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和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以体系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强调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结构性特征对美国对外经济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则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美国国内社会不同的利益集团在游说和组织动员方面的力量对比;而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认为美国对外经济行为是国家本身的官僚政治运作的结果.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为理解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但它们彼此互不排斥,在分析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不同时间段,不同问题领域时,具有各自程度不同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