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有其绕不开的制度性问题,包括实质上的“国有制—政府代理”下不能解决政企不分,国家所有权约束无效,以及出现官员与企业代理人合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分析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民营化是一条比较可行之路,能最大程度地缓解上述制度性矛盾。  相似文献   

2.
吕军书 《学习论坛》2004,20(5):21-23
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的长垣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长垣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给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深刻的启迪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竞争性国有企业民营化.  相似文献   

3.
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的根源;经理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原因;企业家创新的环境不够宽松,制约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要建立起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就必须明确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强化财产所有者对代理人的约束,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必须从完善经理市场入手,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必须营造良好的企业家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4.
企业产权的结构安排是消除企业组织内部滋生的偷懒现象和道德风险,并进行有效监督,提高效率的制度保障。企业制度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激励机制问题,二是经营者选择机制问题。企业制度是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来解决这两介问题的。管理体制及经营体制的不完善,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改革的主方向是将国家所有制改为混合所有制或将国有企业民营化。  相似文献   

5.
外部性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样,国有企业外部性也会影响国有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正是这些外部性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引发这些外部性的因素主要有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产权模糊、行政干预、股权激励缺失。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关键在于消除国企外部性。一方面,要消除引发外部性的因素;另一方面,根据科斯定理,要使国有企业产权清晰化、降低交易成本以及优化国有企业产权分配,从而矫正国有企业外部性并提高国有企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产权理论与深化改革张银生产权理论是如何产生的,究竟什么是产权,产权改革的实质是强化所有权,还是强化经营权,我国现在的国有企业的产权是否清晰,以及如何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理论难题。这些理论难题解决得如何,...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劳酬失衡、激励不足、权力滥用的缺陷,而约束机制则存在政出多门、权力分散、流于形式的弊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形成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分配方式、用人机制、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产权明晰化思潮,从介绍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权思想入手,分析了科斯定理及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影响,并指出界定私有产权不能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政府加快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被纳入民营化的序列,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但从目前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来看,远未达到预期目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实现实质性突破,必须转变观念,从价值形态上认识存量资产的优势,借存量的调整和优化,实现资产由存量向增量的跨越,确保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明确企业产权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就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李鹏同志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关键是政企分开,理顺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党中央和国务院都把理顺产权关系当作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问题,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不过,目前对于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意见,向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