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08,(10):116-116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比如一年、两年、三年,期限是明确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这种合同在工程建设方面比较多.工程结束合同也就结束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
答询     
现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原固定工也都与企业法人签订劳动合同。但我打算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知可否,望解答。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随着职工就业的难度增加和跳槽的增多,促使了劳务市场的繁荣,有很多人重新选择了工作单位,需要签劳动合同;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的人,随着期限的届满,也需要续签劳动合同。笔者提醒广大职工,谨防一些用工单位在劳动合同方面布设的陷阱。具体说来是:一是霸王合同。用人单位以老大自居,在合同条款中有我说了算的痕迹,令求职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受害对象一般为高科技人员等。  相似文献   

4.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08,(1):53-53
什么情形下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今年1月1日起生效。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有下列三种情形,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  相似文献   

5.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分析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有些人对这一条文进行了严厉的指责,认为若干年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成为用人的常态,将出现用人单位用人"能进不能出"、或"能进难出",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情况,乃至退回到无异于"固定工"和吃大锅饭的年代.这种批评往往是一些用人单位仅从自己利益考虑,而没有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制度价值来深入认识同题.……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从制定到实施,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出现不少误解和误读,尤其是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和争议。通过对这些认识误区和争议的理性分析,审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的合理性及制度价值,并探讨其缺陷,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4)
正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劳动者在工作中遭遇争议,有时会被仲裁或法院判定"与单位不构成劳动关系",这是为什么?在校学生兼职与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案例】2014年元月初,在校大学生小魏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单位兼职,但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5年元月底,单位突然通知小魏领工资走人,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小魏认为,自己的工作时间超过一年,单位无权将自己赶走,还必须视为已与自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需支付11个月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仲裁结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18)
案例:1987年,某机关单位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工人,刘某、胡某应聘被录用,与该单位签定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刘某、胡某两人继续留在该单位工作,其间该单位未向其作出辞退的表示。2007,刘某、胡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要求该机关单位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用工合同,但遭到该机关单位的拒绝。刘某、胡某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进而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钱浩2001年到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工作,2006年7月,钱浩与该汽车配件公司签订了为期7年的劳动合同。因为操作技术较好,2013年7月合同期满后,公司提出要与钱浩续签劳动合同,钱浩表示同意。但协商过程中钱浩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公司却拒绝了,为此钱浩将汽车配件公司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18):32-32
【新政看点】 8月7日,人社部发布的《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用工单位在辅助性岗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用工总量的10%,且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传得沸沸扬扬的"华为辞职事件",出现了戏剧性的结局。广东省劳动保障厅有关权威人士指出:企业鼓励员工主动辞职、领取经济补偿金后,再重新上岗订立劳动合同,这不能规避新《劳动合同法》有关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不能  相似文献   

12.
近日,《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解读。很多企业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理解成"铁饭碗",这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6,(6)
读者来信:我在工作期间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甲方是我工作单位的上级集团公司,合同期限到2006年12月份。半年前我因病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单位也同意了。但工作单位的上级集团公司(甲方)认为他们没有同意,所以在我离职之后一直扣留我的档案关系至今,我的各项保险也都断档。他们让我交所谓的培训费来换取档案。请问,工作单位已经同意我离职,它的上级集团公司(甲方)是否也应同意?我的离职算不算违约?企业在员工离职之后是否有权扣留档案关系,并要收取所谓的培训费呢?如果企业无权扣留档案,请问什么部门可以帮助要回我的档案关系?专家解答…  相似文献   

14.
1981年3月,季士刚被招入中国农业银行南阳市卧龙区农行工作,先后从事出纳、会计、信贷等工作,2004年9月,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季士刚说,2005年11月,银行未与他协商即以末位淘汰为由强行将他推入所谓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60元,另加100元,扣除个人应缴保险、养老金等后实发103元至今。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底,我与某科技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一年,试用期为三个月。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公司领导告诉我,公司还要对我进行考察,如果我愿意的话,公司将自动延长我的试用期,否则就与我解除劳动合同。我想知道,公司这么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你好! 我于2007年5月1日通过应聘进入一家私营企业,担任办公室文秘工作。当时企业与我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我每月工资2000元。2010年5月合同期满后,企业不再与我续签劳动合同,说合同期满劳动关系已经终止,让我另寻其他工作。但我认为我在单位工作了3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单位应当给予我补偿。请问,像我这种情况有权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相似文献   

17.
援助热线     
一份工作两个试用期是否合法2007年底,我与某科技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一年,试用期为三个月。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公司领导告诉我,公司还要对我进行考察,如果我愿意的话,公司将自动延长我的试用期,否则就与我解除劳动合同。我想知道,公司这么做合法吗?山东/李先生  相似文献   

18.
我在民营企业工作了20多年,去年发生车祸后一直在家休养。单位说我属于非因工受伤,在家休养期间没给我发工资,最近又要求与我解除劳动合同。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我和公司签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最近即将离职。当初的合同约定,我在公司“无年假”,实际上我也一直没有享受年假。现在,我和公司的合同马上要到期了,我可以要求公司支付我未休年假的补偿吗?如果公司应该支付,又应该支付给我多少呢?  相似文献   

20.
现行劳动制度中有关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劳动关系建立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审判实物中发现,建立劳动关系时往往容易发生对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利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由于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对签订劳动合同的强制性以及劳动合同的程序等方面的不足,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尤其是在私营企业中,雇佣无合同、劳动无保险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在国有性质的用人单位中,也存在着不重视劳动合同的情况,有的用人单位至今没有按规定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劳动合同期限已经届满,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