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10月1日,节日的天安门广场,鲜花盛开,彩旗招展。佩戴军衔、肩章,身着新式服装的人民解放军官兵,在这里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这是我军第一次授衔后展示军容,让全国人民激动不已。第一次授衔的提出和准备建国前,我军曾于1939年和1946年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但都因战争环境,未能实现。建国后,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成长壮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正规化、现代化发展,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5O年9月,中央军委成立了掌管全军干部工作的领导机关—一总干部管理部。该部成立伊始,就设置了“军衔奖励处”,着手…  相似文献   

2.
赵劲 《党史文苑》2022,(9):16-19
<正>1955年国庆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首次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内,一幕盛大的授衔仪式就此展开:毛泽东向朱德、彭德怀等10人颁授元帅军衔;周恩来向粟裕、徐海东等10人授予大将军衔。此外,还有1000多位高级将领分别被授予上将、中将和少将军衔;全军各部队指战员也都先后被授予各衔级的军衔。这次授衔所代表的不仅是将军的个人荣誉还代表着我军已开始向正规化方向发展。这次授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大授衔,前后也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杨飞  常雷 《党史纵览》2010,(2):46-48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3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他不满13岁即参加红军.25岁扬名章缝集,33岁担任我军第一个机械化师师长,至58岁仍亲自挎着自动步枪步行在热带丛林中指挥部队进行边境自卫作战.  相似文献   

4.
《党建文汇》2006,(2):10-10,21
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军圆满完成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方案确定的任务,如期裁减员额20万。据介绍,全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工作从2003年展开。3年间,全军共裁减编制员额20万,我军总员额下降为230万,  相似文献   

5.
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昔日在穷乡僻壤中出没,穿着粗布军装,吃着玉米面和小米.扛着“三八”大盖的“土八路”,眨眼之间.换上笔挺的马裤呢军装.扛上金灿灿的肩章,不仅我们自己感到像换了个人似的,人民群众也有“刮目相看”的感觉,在我军指战员崭新的形象前,他们崇敬、羡慕又感到十分的好奇。在授衔后的一段时间里,只要街头一出现着新式军装、佩戴军衔的指战员,  相似文献   

6.
粟裕曾是刘少奇麾下战功赫赫的战将,刘少奇对粟裕的信任与推举也是不遗余力的。1955年全军授衔,负责决定元帅人选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之一的刘少奇力挺粟裕,但最终为什么没成功?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4,(8):35-35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3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从而成为迄今为止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1997,(6)
徐海东慧眼识才用刘震1955年在我军首次授衔时,年仅40岁的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当时我军57位上将中最年轻的几位之一。而刘震将军迈出他军事指挥生涯的第一步,是与徐海东将军的慧眼识才分不开的。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西征,湖北省委重建了中国工农...  相似文献   

9.
单杰华 《党史博采》2002,(10):43-44
上将在我军军衔制度中是有着特别意义的一级军衔。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实施过程中,上将仅次于元帅和大将,级别高,人数少。二是因为在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党的生活》2014,(12):41-41
问: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什么?答: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问: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当前最紧要的是把哪几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当前最紧要的是把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即"四个牢固立起来":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党性原则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1994年7月底的一天,解放军总后勤部礼堂,威武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将军授衔仪式隆重举行。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周克玉宣读了由江泽民主席签署的晋升令,邵维正被批准晋升少将军衔。他是全军第一位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的政治理论教员。  相似文献   

12.
刘岩 《党史博览》2007,(11):30-34
1955年9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衔授勋典礼.此次授衔,全军有10名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1000名高级军官被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64万名中、初级军官被授予校、尉官军衔.  相似文献   

13.
李新市 《党史文汇》2012,(12):17-20
1955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解放军第一机械化师,任命吴忠(1921—1990,四川苍溪县人)为师长。8月,在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当时他才33岁,是全军最年轻的少将。这里介绍的是吴忠在淮海战役中堵截和迟滞黄维兵团所表现的大智大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为共和国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2,(9):33-33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主动提出不要军衔,对全军指战员是一个很大的教育,解决了评衔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在毛泽东的带动下,我军许多高级将领纷纷提出让衔或降衔。  相似文献   

15.
正1955年全军评定军衔时,总干部部领导向毛泽东呈送授衔报告。当毛泽东看到皮定均按资历拟申报少将衔时,当即表示:"皮旅有功,由少晋中。"此后在审阅全军将帅授衔名单时,毛泽东又在皮定均的名下注了6个字:"皮有功,少晋中。"不久,皮定均被破格授予中将军衔,时年41岁。1976年7月7日,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从漳州乘直升机去东山岛三军演习现场视  相似文献   

16.
"以我为主"的方针引出郭兴福教学法 1955年4月到1957年12月,叶剑英元帅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监部部长,负责全军的军事训练工作.在这三年时间里,他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后离开训练总监部,担任新成立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负责全军军事学术研究、院校和部队的训练工作.叶剑英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军队的训练工作,认真总结了我军学习苏军和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我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裘实 《党史纵横》2001,(3):37-40
1988年 9月 23日,成都军区大礼堂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后西南片区首次将级军官授衔仪式。大礼堂外军旗招展,鼓乐齐鸣,鲜花盛开。大礼堂内官兵云集,一双双年轻的眼睛带着敬佩、羡慕和向往的目光投向主席台。人们惊喜地发现,在一片将星闪烁之中,有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性。她就是此次授衔的全军 114位将军中仅有的 5位女将军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李希楷。 成 长   李希楷, 1932年 4月 26日出生在北京,祖籍江西武宁,是清朝将军李烈军的后人。祖父李国珍是清末举人,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后曾任国务院参…  相似文献   

18.
杨飞  王欢 《党史纵览》2011,(7):35-38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年仅33岁的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从而成为迄今为止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从不满13岁参加红军闹革命开始,到25岁扬名章缝集大战,再到33岁担任我军第一个机械化师的师长  相似文献   

19.
徐平 《党史博览》2010,(7):9-13
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在北京中南海举行了隆重的元帅、将官授衔授勋典礼,揭开了解放军授衔的序幕。关于中南海授衔勋典礼的盛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此后在各地相继举行的授衔仪式,则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将星照边关     
1976年7月14日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突然把皮定均将军的照片框上了黑边。皮定均是去东山岛参加三军反登陆演习途中飞机失事而牺牲的。一颗明亮的将星殒落了 ,我党我军失去了一位勇武刚烈的高级指挥员。江泽民同志1992年为其题词 :“一生戎马行 ,丹心为人民。”皮定均是我军著名战将 ,在战争年代叱咤风云的“皮旅” ,驰骋疆场威震敌胆 ,战功卓著 ,是一个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我军高级将领。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时 ,主管部门拟授他少将军衔 ,毛泽东主席审定时 ,在其名下特批“皮有功 ,少晋中”六个大字 ,这是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