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卫 《前线》2009,(11):40-41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根据首都国庆60周年北京市筹委会的总体部署,在市委领导的直接指导下,组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市百姓宣讲团”,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宣讲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北京人l民群众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据1949年统计.职工80%以上是文盲.农民90%以上是文盲。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劳动人民等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参与业余文化学习.在1952年、1956年、1958年分别掀起了三次群众性文化学习高潮.到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市基本上扫除了文盲。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原因.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北京市又出现了一些青壮年文盲。为彻底解决文盲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市再次开展了大规模扫盲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和市委相继印发了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文件.对开展这一教育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中诞生的毛泽东思想.其重要载体就是毛泽东的大量著述、文稿。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在世界范围传播中国革命的经验.中共中央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毛泽东著作的翻译工作.这也成为新中国对外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由于北京的首都地位且为较先解放的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政权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在北京市基层政权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中共北京市委充分地利用了自身具有高度的组织性与纪律性的特点与优势,组建了一支有一定规模且以党、团员为主体的干部队伍;通过组织的教育,克服了新、老干部之间的矛盾,使党的干部基本上适应了城市工作和执政党地位的需要;在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监察与监督上,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本文透过北京的个案研究,从干部建设的角度观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为适应自身的地位和中心任务而转变的实践与艰难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我们专程前往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大红门村.访问了一位曾参加过开国大典活动的农民.他就是大红门村原党总支书记、今年已83岁的张福香老人。  相似文献   

7.
《前线》2009,(3):31-31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了更好地宣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展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北京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宋湛 《北京党史》2013,(6):38-39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对市公共卫生局关于处理医疗事故的几项规定的请示的批示(1963年9月5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大力加强卫生事业建设。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就医人数大幅增加.医疗事故也时有发生。对此.卫生部门认真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采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
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历次整党整风学习活动都会触及的重要内容。彭真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担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他在领导北京市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同时,不仅身体力行群众路线,而且很重视对全市党政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  相似文献   

10.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毛泽东教育全党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防止腐败产生的经典论述,也使我们产生一个感觉,中共的反腐败斗争,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解放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从共产党进入城市的时候起,严格组织纪律、反对腐败堕落的斗争就已展开了。  相似文献   

11.
徐京 《党史纵览》2013,(1):8-1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地开始了一场从高校继而扩大到中小学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直接导致这一思想改造运动发生的原因是高校教师与执政党在高教改革问题上的冲突.实际上是欧美教育模式与苏联教育模式的冲突。当时.中国共产党解决这种冲突的办法就是发动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改造。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前夕,西藏地区约有人口120万.藏族占94%。1949年7月.以摄政达扎为首的西藏地方反动势力,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开始策划“西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加快分裂活动的步伐.在1950年1月派出“亲善使团”。先后赴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活动。谋求国际社会对“西藏独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许云 《北京党史》2007,(3):55-58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北京市海淀辖区范围内接管了旧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一批新型大学和众多科研院所。海淀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进行城乡开发建设,服务驻区中央和市属机关以及科研院所。目前海淀区已发展成了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区。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实施5周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有关精神,从今年5月开始,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共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福建日报社、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8家单位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5.
杨欣烨 《学习月刊》2013,(16):13-14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60年以来我国地名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70年代末 我国地名研究主要以地名标准化为主.开始探讨地名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自华  许赤瑜 《北京党史》2010,(1):F0002-F0002
<正>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老干部局、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北京电视台联合拍摄了电视文献片《北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前,我军在戎马倥偬中很难进行大规模的阅兵式。但各部队在战役、战斗发起前,经常进行类似于阅兵的誓师活动。从礼仪和规模上看.我军在新中国成立前所举行的阅兵式主要有以下五次:  相似文献   

18.
石云霞 《学习月刊》2011,(20):119-119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界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进行了系统探讨.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将这方面的研究提升到学科的高度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柏才教授等撰著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导论》(民族出版社2011年3月版)为标志.是一个新的突破性进展。该专著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基层普选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主建政之举。北京市郊区首次基层普选作为北京市普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区普选相辅相成,并呈现出与农村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历史特点。一、北京郊区划乡及其对普选工作的意义北京郊区的首次基层普选开始于郊区划乡和调整基层行政区划。华北行政委员会成立后,于1953年2月9日至10日举行了第一次委员会议。刘澜涛在作《关于华北区1953年几项主要工作任务的报告》时指出,1953年华北区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的中心工作,应根据中央制定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召开普选的乡、县、省(市)…  相似文献   

20.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教育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被纳入国家规划轨道,开始向正规化、现代化转变。普及义务教育事业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义务教育亦称‘普及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它具有普及性、平等性、世俗性、无偿性、强迫性。义务教育由国家举办.给予受教育者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生存技能.本文的“义务教育”是在此意义上使用的。改革开放前30年间.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不少历史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