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超期办案的现象。它侵犯了被取保人的合法权利,影响了诉讼效率,违反了立法精神,妨害了司法公正。取保案件“超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取保案件“超期”问题是法律监督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
在办理自侦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检察机关依法采取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后,仍然不能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期限内办结。为了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所控制,保证案件顺利办结,往往采用监视居住期限即将届满时变更为取保候  相似文献   

3.
关于取保候审的几个问题唐伯荣一、对同一对象不应重复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在侦查期间对某犯罪嫌疑人取保,移送审查起诉后,如果仍然需要对该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还要不要重新办理手续?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是不是还要再次办理手续?与此相联系,公检法三机关能...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有一起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女,在哺乳期内,被取保候审)负主要责任,致一人死亡。由于没有达成民事赔偿协议,被害人近亲属强烈要求严惩犯罪嫌疑人,不同意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  相似文献   

5.
林海 《检察风云》2012,(19):38-39
文书反刍报道一①处"目前该案已移交检察机关进入取保直诉阶段,两名违法嫌疑人被以故意损坏财产罪起诉。"《鄂东晚报》7月16日的一则报道这样写道。然而这句话着实令人困惑。一则,"违法嫌疑人"一词的用法有些蹊跷,似乎是仿造"犯罪嫌疑人"所造出的词汇。二则,既然已经进入取保直诉程序,如果起诉程序已经开始,那么就应该称为被告人;如果尚未起诉,但已移交检察机关,那么也应该称为"犯罪嫌疑人",再叫作"违法"嫌疑人,恐怕不妥。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考核评估一些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工作中,我们随机抽查一批刑事案件卷宗,涉及取保候审对象44人,发现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保而不审,不继续开展侦查工作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针对的是犯罪嫌疑人,取保对象结案时多数应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处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该中断对案件的侦查。但是,抽查的44名取保候审对象中保而不审情况比较普遍,真正意义上的继续开展侦查活动的一个没有,有的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只是找犯罪嫌疑人简单地谈了1次话,做了1份笔录,以备查考。已被解除取保的15人中,被给予治安处罚的6人,未受到任何处理的9人,无一人再进入刑事程序处理,取保候审绝  相似文献   

7.
《人民检察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知犯罪嫌疑人。”但是,《规则对取保候审措施由公安机关向人民检察院转换的程序术作进一步规定,给实际操作带来一些问题。其一,公安机关取保候审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公安机关何时结束取保候审措施?人民检察院何时办理新的取保候来手续?如…  相似文献   

8.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那些罪行较轻,不应逮捕,但又需加以限制的犯罪嫌疑人。但在实践当中,由于适用取保候审不当,导致部分犯罪嫌疑人取保后逃跑。湖南省衡阳市郊区公安分局今年1至4月对已经拘留的30名犯罪嫌疑人办理了取保候审,占拘留总人数的42.8%。其中,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只有5人,占取保候审总数的19.2%。此外,报捕25人,检察机关批捕后实际只逮捕14人,其余11名犯罪嫌疑人因报捕前取保候审而逃跑,占应批捕数的44%。造成检察机关无法审查起诉、法院无法开庭审理。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刑事诉讼的…  相似文献   

9.
刑诉法自今年1月1日实施以来,广大司法人员对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普遍持欢迎态度,认为这一制度的确立更加灵活、合理地解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法提出保证人的难题,便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更加完善,更易于操作,因而保证金制度被广泛使用。但在实践中毛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倾向,有的视保证金为万能之物,竟将保证全担保作为取保候审的唯一担保方式;有的虽然同时使用保证金和保证人担保,但往往侧重于保证金的担保作用而忽视了保证人的监督作用。只要收取了保证金,保证人是否履行担保义务便不闻不问了,致使保证人也认为他仅起个穿针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个别干警对律师提前介入诉讼环节没有很好地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不积极配合的现象。 一、对律师提前介入表示“不欢迎”。在侦查阶段,有的干警不告知犯罪嫌疑人有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权利;有的对犯罪嫌疑人提出聘请律师的要求迟迟不转告;有的对律师拒不接待,不告知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名。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95年1月1日至97年12月31日,我院共办理各类取保候审案件101件116人,具体情况分类如下:1、按年度分:95年取保人数28人,96年取保人数57人,97年取保人数31人。2、按诉讼阶段分:立案后直接取保人数21人,拘留后取保人数33人,逮捕后取保人数62人。3、按办案部门分:反贪局办理40件42人,法纪科办理9件14人,刑事检察二科办理49件56人,控告申诉科办理3件4人。4、按取保后的处理情况分:取保后结案的62人,未结案的54人,结案的基本情况是:判决11人,免诉35人,…  相似文献   

12.
“无逮捕必要”不捕案件的审查与监督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司法实践中,对“无逮捕必要”不批捕,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方面是适用难,因为“无逮捕必要”在个案中并非泾渭分明,公安、检察机关分歧大;另一方面是难以进行后续的监督和检查,犯罪嫌疑人是否被移送审查起诉、是否是“取保而不候审”,检察机关在知情方面处于被动状态。为此,一  相似文献   

13.
另案处理是指公安机关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中只将部分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而将其余的犯罪嫌疑人或涉案人作另外处理。采取另案处理的方法是客观实际情况的需要和诉讼效率的必然要求。另案处理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共同犯罪或涉及多人犯罪的案件中有的犯罪嫌疑人在逃,但不影响其他在案犯罪嫌疑人正常诉讼的;二是有的涉案人不构成犯罪,而作其他处理的;三是案件中有的犯罪嫌疑人因涉及其他犯罪而单独处理的;四是有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一时难以查清,证据不足,需要继续侦查后再另行诉讼的。上述情况作另案处理是完全正常…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直存在逮捕措施适用较多、羁押率过高的问题,与无罪推定和国际准则的要求不符,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降低羁押率,建议一方面从逮捕的证据条件、刑罚条件和必要性条件三个方面严格掌握逮捕条件;另一方面寻求逮捕以后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途径,增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在羁押后的变更适用,从而达到缩短羁押期限,最大限度地减少羁押的不利后果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要求,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要推行全程录音录像。实践中具体操作时,在对讯问进行录音录像前是否要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的问题上存在不同认识: 有的同志认为,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是进行录音录像的必经程序;有的同志则认为,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同意均可录音录像。请问,对此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以被告人犯玩忽职守罪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起诉书载明:被告人李××,现任××镇副镇长、县人大代表,家住该镇政府宿舍。1999年4月22日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刑事拘留,1999年5月4日被取保侯审,2000年5月6日被解除取保侯审。人民法院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查明该检察机关在侦察阶段报经同级人大常委会许可对被告人采取了拘留、取保侯审,在取保侯审期限届满时即解除了,取保侯审,此后至提起公诉之日,未对被告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故人民法院认为该公诉案件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6条规定的受理条件,应按该解释第117条规定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17.
取保候审保证金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刑事强制措施与不定期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对提高诉讼效率,保证诉讼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被取保人与公安机关之间建立的是一种"保证契约关系",在取保候审期间保证金所产生的利息应当属于被取保人的合法财产,即被取保人未违反法律规定,在取保候审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连同利息一并退还。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经常采用传唤的方法让其到案,犯罪嫌疑人获悉后,即按传唤通知要求自己到司法机关接受第一次讯问。对于该行为,有的同志认为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理由是自动投案是犯罪嫌疑人自己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其中关键是自己主动,而经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9.
日前,青岛德恒律师所律师在侦查阶段提前介入刑事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病情垂危,便及时间有关单位提出法律意见并代理取保候国。由于律师法律意见得当、医院抢救及时,挽救了犯罪嫌疑人的生命。1997年4月23日,犯罪嫌疑人鲍某之妻来到德恒律师所,委托某乡湖律师为其丈夫提供法律帮助。律师调查得知,53乡的鲍因涉嫌受贿被侦查机关拘留。他患有严重的糖悄病和肝硬化。栾律师依据病历协助鲍妻向侦查递交了取保候审申请书,并于5月7日会见了鲍。会见中,栾律师等敏锐地发现鲍的身体况极差,双眼已近乎失明,两腿站立不稳。这一症状说明鲍…  相似文献   

20.
羁押是指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不能在法定的期限内办结有关案件,致使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超过法定羁押期限的情形。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的办案程序,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羁押条件及其期限都作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问题普遍存在。从青海省情况看也是如此,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