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行政成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成本是政府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消耗,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经济型政府,可以减轻民众的负担,重塑党和政府在民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2.
据说,成克杰的记忆力很强,南宁哪些酒店有什么特色菜,哪些景点有什么好玩的,特别是哪些舞厅有什么好“小姐”──娇娇、娜娜、琳琳、丽丽……记得一清二楚。 又据说,成克杰的记忆力又很差,同在一层楼办公的工作人员,几年下来,他叫不上几个人的名字,还经常张冠李戴。每年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写作班子陪着他在宾馆忙上几个月,下次再见面,一个人也不认识了。 有鉴于此,我想到了众多领导干部的交友范围。可以把他们的电话号码小册子打开一问,可能多是自己上司的:电话、住址、门牌、甚至上司太太、子女的生日、嗜好……都记录在…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在分析领导干部现状时曾说,现在我们的官员中,迎合型的太多:整天就琢磨领导的意图,迎合领导的心理一此言发人深思。说古代官员迎合型的多并不奇怪,因为在那个社会,能够决定一个人前途命运的往往就是上司,只有察颜观色讨得上司欢心,仕途才能通达。所以那时官员的通病就是在上司面前怎么也直不起腰来,一言一行都想付上司欢心。只要感觉上司对自己满意,吃饭也香甜,睡觉也踏实,反之则寝食难安。但在选人用人已非"个人说了算"的今天,迎合型的官员太多,就让人不能不吃惊了。我想,这可能是与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人…  相似文献   

4.
威信,顾名思义,威,是权威;信,是信服。每个领导干部都想树自己的威信,那么这种威信的建立,是取决干他的权威,还是取决于他在群众心目中的信服程度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信服程度越高,威信也就越高;反之,信服程度越低,威信也就越低。遗憾的是,不少同志却不谐此中道理。他们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势压人,殊不知,岂望运用权威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适得其反。领导干部要想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就必须在“信”字上做文章、下功夫,让群众真正信服。首先,必须要有令群众信服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我听到一个高深莫测的大名,叫做“倒数第二个发言”。 在我国历史上,以高山大河、珍禽异兽、瑞草香花、阿猫阿狗相喻者很多,而以发言次序为名者,实属罕见。原来,此君颇有城府,工于心计。他在开会、学习、讨论工作时,总是坐在上司的斜对面,耳听同事们的发言,眼睨上司的脸色,从窥伺中揣度其好恶。再在上司最后发言之前,把上司以喜色相予,似乎首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4,(10):61-61
周敬青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3期撰文指出,执政党执政在政党、国家与社会构成的三维空间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政治过程。民众是政党、国家与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国外一些政党奉行民众至上的价值取向,从拓展本党民众基础和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寻求获取多数民众支持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孔力 《侨园》2012,(8):14-15
放弃工作回乡务农 1912年1月,刘嘉出生在平顶山市的一个医生家庭,由于家境较富裕,他被送到鲁山师范学校学习.1931年,刘嘉在陇海铁路当上护路警察.由于他办事负责认真,从警士、派出所长直升到铁路护路大队上校大队长.在18年的日警察生涯中,作风正派、为人豪爽的刘嘉经常拿自己的薪金救济同事或部下,威信很高.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一股不良风气正在悄悄蔓延:一些干部热衷于痞话。言者津津、闻者乐道。然而,其害无穷。一是降低了干部的品格。干部的品格主要指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一个出色的干部不仅应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而且还应有优良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语言。这些是干部区别于一般群众的主要标志。一个干部粗话、痞话连篇,虽然一时能够哗众取宠,似乎贴近了群众,但其品格却在这喧笑声中荡然无存。二是影响了干部的威信。如果干部平时痞话、脏话不绝于口,群众也用痞话、脏话来对付,干部威信就无从谈起,其形象也大打折扣。三是助…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和一位在镇政府工作的老同学谈及干部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的问题时,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乡一个四五个人的小单位,就拥有一辆小车,聘请一个专职司机,所长每天上班下班都由小车接送。周末小车就归所长私有,他走亲戚也好,去外面风光也罢,费用是实报实销。你说这样的干部能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威信么?这只是一个带普遍性的例子,比这还严重的,多的是,所以就当今而言,干部在群众中早巳失去威信。”  相似文献   

10.
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贿选现象的特征、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年来各级各地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件来看,选人用人中存在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贿选等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潜滋暗长,直接冲击着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扭曲了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防范和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根除吏治腐败,关系到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三个代表”所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谈谈威信     
什么是威信?威信就是领导者、教育者在群众心目中产生的一种敬仰和爱慕,是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在被领导者、受教育者心理上的一种愉快的体验、满意的感受,和他们理想形象一致性的体现。在企业里,在部队里,在凡是有人群有组织的地方,我们总会听到诸如某某领导“有威信”、“威信高”,某某领导“没威信”、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4,(5):5-5
近日蜗居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大桥桥架上的华裔游民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自称乔的华裔男子在大桥钢梁上用木板搭起了棺材大小的小屋。如此高危与落魄的生活不禁让游民收留与华人在美生活等话题再次进入民众丰啤。对于居住在曼哈顿大侨上的游民,有附近的华裔移民表示,“那个男的并不是唯——个,还有—个女的,我也经常看到她进进出出的。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要搞党员登记?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处在一个困难的时期,我们国家也遇到一些困难,党的威信有些下降.于是,社会上,包括我们党内一些人中,对究竟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共产主义还有没有希望,社会主义是乌托邦还是科学真理,共产党有希望还是社会民主党有希望等问题,产生了疑问.再加上有极少数人宣布退党,也有些消极影响.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应该给所有的共产党员一个机会,让他认真地考虑,是否还志愿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重新温习  相似文献   

14.
在三国历史人物群英谱中,魏廷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却最终未受到重用;他善于思考、富有主见,经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却极少被采纳;他忠心耿耿、全力实现兴汉大计,却被疑有“反骨”,惨遭斩杀;他作为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没有死在刀枪相见的疆场,却死于自己营垒中已故上司安排的圈套。这样一个“鲜活的面孔”,颇为引人深思。魏廷,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人,原在刘表大将蔡瑁手下,刘备兵败途往襄阳,蔡瑁因降曹,拒不接纳刘备。魏廷砍死守门将士,去追刘备未能寻见,就投了长河太守韩玄。韩百因其…  相似文献   

15.
威信属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范畴,是从领导干部自身的思想品德、学识才能、人格处世和管理技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无形无声的精神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和吸引力。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处于领导班子核心地位的一把手来说,其威信的高低,无疑直接影响甚至关系到整个领导班子乃至党的一级组织在其所在地方、部门、行业或单位的形象与权威。因此。领导干部要靠自觉的行动在群众中真正树立起自己崇高的威信,从而不断地开拓工作新局面。那么,领导干部的威信到底从何而来,该如何树立威信呢?  相似文献   

16.
原安徽省副省长、全国“重量级”大贪官王怀忠(号称“王三亿”)曾经对手下一个紧跟他的县委书记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只要你能搞出政绩,就算你能,能上。但不是让老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让我看到政绩。” 这句名言,是王怀忠掏心窝拿出的真经,道出了他作为升官秘诀的“政绩观”——“政绩”是给上司看的,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所以,工作要“围看上司转,干给上司看”。  相似文献   

17.
有的领导上任伊始即旺烧“三把火”,大刀阔斧干“大事”,视关系职工生活的一些“小事”而不顾,结果是领导的“威信”树起来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有的领导上任后,没烧什么“三把火”,而是首先解决单位多年来看似琐碎,却影响颇大的事情,结果是群众拍手称好,这位领导的威信也就不树自立。两件事反映了一个如何对待大事和小事的问题。其实,大和小是辩证的,没有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大事又从何抓起?抓长江治理开发,抓三峡工程,抓京九铁路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大事。但每一件大事都要靠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各个部门的事又要靠每个…  相似文献   

18.
到10月11日,普里马科夫就任总理已经一个月。在这期间,他完成了组阁工作,提出并开始执行反危机的新措施。本应在一周内结束的组阁工作,由于不断节外生枝,整整花了四星期才大功告成。在今天的俄罗斯政坛上,左派力量上升,总统、政府和议会三者之间,权力的天平开...  相似文献   

19.
热观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确定一个既能维护广大民众利益,又不影响政府形象和高等教育形象的安全线,是11月上旬召开的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对此,一些大学校长提出,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这个需要留有余地的底线确定在70%~80%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达洲 《瞭望》1998,(39)
8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与以色列交往的日趋频繁,有关以色列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犹太人国家以及它的人民———犹太人的书,在国内也渐渐多起来,其中不乏力作。徐向群先生的新作《沙漠中的仙人掌———犹太素描》(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就是一本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