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国标 《党课》2007,(5):55-57
构筑党管人才的新体制,就要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健全在人才选拔、培养、流动、引进方面的新机制。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重点构建了人才选任机制、柔性引才杌制和发挥作用机制,以优化聚才用才环境。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0,(12):33-33
聚智需要通道.引才得有平台。为吸引各类英才来区创业服务.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组织部在人才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搭建“四个平台”.筑建引才聚智工程.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清水县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四个着眼”,创新建立“精管细理”、“外引内聘”、“激励关怀”、“有为有位”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机制,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安通 《当代贵州》2024,(17):20-21
<正>贵州正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加贴心的服务,奋力打造聚才洼地、用才高地、留才福地,推动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2023年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设置人才项目,创新“平台引才”“以才引才”“行政指导下的柔性引才”等引才工作机制,建立引进重点人才编制“蓄水池”,设立贵州创业人才奖、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奖,以超常规举措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5.
伍备战 《学习导报》2013,(15):44-45
在所有的要素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地处湖南省南大门的郴州北湖区为顺应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和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核心区等转型发展的需要,从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关键环节不断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形成各类人才集聚的“洼地效应”。  相似文献   

6.
《求贤》2014,(8):54-54
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其引进有着特殊规律。如何提高引才效用?重在找准结合点,紧扣发展需求、对接人才。需求。对于基层县市而言,人才承裁力相对较弱,如何破解“引才难、留才难”难题,做好结合文章,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吴帅 《求贤》2013,(12):56-60
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本文首先对我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发展进行回顾,其次在政策分类的基础上对10个城市的政策进行比较,最后针对当前引才政策体系中存在的引才目标重叠、奖励性政策竞争激励、发展性政策差异不足等问题,从完善人才评价与考核机制、创新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袁鹰 《求贤》2011,(4):4-5
2011年我市引智引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锐意创新、强化实效”的:亡作思路,以优化引智引才环境.聚集海外高端人才.提升创新创业素质.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强化引智引才成效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四项重点工程,切实落实各个专项计划.努力推动我市引进海外人才智力工作的健康发展.为我市全面落实“调结构、增活力、...  相似文献   

9.
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大省,要保持其在新时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 头,必须研究和解决制约浙江经济未来发展的瓶颈──人才问 题。人力资源的结构、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不相适应,人 才不足以及吸引人才的环境欠佳势必危及浙江经济发展的后劲。 必须制定正确的人才战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的开放型、市场化、高效有序的人才培养与合理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邛崃市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开发体系,完善人才引进、人才质量提升和发挥人才作用的有效机制,探索出一条人才“产销”的新路子,努力实现了人才“产”与“销”的科学衔接。柔性引才,打破人才“产销”瓶颈。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邛崃市破除人才单位、部门、地区所有的“壁垒”,取消人才身份、户籍“栅栏”,改“审批制”为“准入制”。实施“政府雇员”制,对急需的规划、旅游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采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了7名“政府雇员”;特许15个单位面向高校选聘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人到邛崃工作,并实行弹性…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阜新市创新推出柔性引才新举措,出台15项柔性引才新政策,为集聚"候鸟型"人才提供政策支撑,借智借力助推振兴发展。创新引才方式,不拘一格"招贤纳士"。通过聘请顾问、挂职兼职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校企合作"引进一批。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相似文献   

12.
长宁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的人才工作精神,始终坚持以服务建设美好新长宁重大部署为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加快人才高地建设,创新推出“阳光海选”引才机制,打响了人才工作的“长宁品牌”。  相似文献   

13.
国以才兴,业以才成。当今和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伊犁州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从“人才援伊”的重大现实意义入手,结合实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新一轮“人才援伊”对口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健全“输血”和“造血”功能有机结合的“人才援伊”机制,形成经济援伊、干部援伊、人才援伊、教育援伊、科技援伊协同推进的新局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创新政策措施,努力形成引才、聚才、用才的正确导向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空间和舞台培育市场,建设宽畅、高效的人才交流通道和人才服务平台加大宣传,使科学的人才观深入人心,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健全法制,切实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静组 《求贤》2010,(7):13-13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后,静海县高度重视,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引才用才,强化责任、优化服务,扎实推进人才强县战略。  相似文献   

16.
《求贤》2014,(2):31-31
一是建立“以才荐才”合作机制。近年来,天津市为构建海外人才发现机制,开展了“以才荐才”活动,组织海外协作机构,市重点用人单位和高层次海外人才,  相似文献   

17.
贫困山区由于受交通、地理、人文诸多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落后,招商引资困难,工业发展成为制约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贫困山区如何创新思路,跳出山区发展“飞地经济”模式,是贫困山区县走出贫困、振兴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飞地经济”模式剖析 (一)“飞地经济”的内涵剖析 “飞地经济”是近来经济学界提出的新课题.飞地原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央发布的2023年一号文件指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人才“引”“育”“留”上精准发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的“源头活水”。在“引”上做文章,让人才下乡有劲头。要瞄准发展需求,研判人才堵点问题,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引什么,确保村村有需求清单,企业有引才方案。要广开进贤之路,树起“人人是人才”的引才观,以开放、包容的眼界识才引才,既要引来‘金凤凰’”,又要挖掘本土“田秀才”。要坚持“以才引才、以情引才”,发挥人才“朋友圈”力量,拓宽人才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9.
《思考与运用》2006,(9):44-46
“十一五”期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阶段,也是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按照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开发为核心,在建设技能干部队伍、开发乡土人才资源、创新引智引才机制、培养新型农民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人才历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具活力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地纷纷绞尽脑汁吸引“人才”,并以引进“高精尖”人才为重,却忽视了引进人才的“ 匹配度” 和“适用性”。作为欠发达边远牧区,人才引进应避免陷入“高精尖”的误区,着力在急需和实用上做文章。注重“靶向引才”。“高精尖”人才作为引领者,具有较强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精尖”人才紧缺的情况下,“高精尖”人才对促进边远牧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在上报引才需求时,一味追求人才数量、规模,只注重职称层级,认为层次越高就越好,引进后却发现因无法提供有效平台,导致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