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代党员》2014,(11):32-32
好的政治生态,防止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保证的是“干事者得利、有为者有位”。一系列针对党员干部和党政机关的改革举措,不是让公务员不好当了,而是让贪官不好贪了,让庸官不好混了,让恶官不好逞凶了——而想干事创业的人,迎来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2.
董莎莎 《当代党员》2014,(11):21-25
从严治党治吏“新常态” ——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不是一阵风,中央已用机制和制度将其固化,“公务员不好做”“官不好当”将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  相似文献   

3.
郭忠 《党课》2008,(9):48-51
近年来,拥有4100多名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湖北省裹樊市裹阳区,针对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不好管”、流入地党组织“管不着”、党员作用发挥差的状况,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两建三推双管”新模式,既为流动党员安了新“家”,又让他们在新“家”里“动”了起来,极大激发了流动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如。  相似文献   

4.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是继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政治报告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讲话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和“战略任务”的高度,首次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生态是最美的画卷,文明是最美的语言,党建是最有力的保障”。近年来,蒙阴县围绕建设“绿富美”生态家园,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万绿丛中党旗红”活动,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相融共进、互促提高的路子。动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212作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中央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将之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了从“三个文明”向“四个文明”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1月11日,江西省上犹二中组织300余名新团员,开展了一次以“建设生态上犹、呵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清理白色垃圾,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给新团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团课;  相似文献   

9.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很有影响的学派。瑞尼尔·格仑德曼关于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内部争论不休的问题。最近,“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瑞尼尔·格仑德曼在(新左派评论)第187期发表题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挑战)的长篇文章,批评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中心主义”倾向,就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格仑德曼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三派意见。一派是“马克思主义异端”的观点,主张抛弃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其路径选择可以有: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转向知识资源的科学增值;从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向集约型生产方式;从“单向索取”转向人与自然合理的“物质交换”;从环境“修补”转向“生态善治”;从自然的“主人”转为自然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李涛 《奋斗》2009,(12):7-8
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并努力向生态、产业“双优势”转变的伊春林区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重要的职能部门,组工干部作为抓党建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必须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和新部署,按照“三服务、两满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唐悦 《山西青年》2023,(1):36-38
“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瞩目成绩,高校积极参与其中,开展实践探索与创新。新冠疫情改变了教育教学生态,后疫情时代高校承办“国培项目”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只有立足“十四五”新局,直面困境,创新培训模式,开展精准培训,打造优质课,寻求突破路径,才能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即“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精神实质就是:既要求保住青山绿水,为贵州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没有不好的单位,只有不称职的班子;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不称职的领导……”江津区供销社主任杨正奎攒劲的演讲,博得了台下“考官”们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5.
王爱军 《当代党员》2014,(11):16-16
你有改革不适症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于是有部分党员干部患上了改革不适症,感叹“公务员不好做”“官不好当”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承诺,是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更高要求。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兵团实现“率先”的战略基础,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兵团实现“率先”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重读《邓小平文选》,其中一段话很值得党员干部咀嚼深思:“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要有所“畏”,也要有所“不畏”。  相似文献   

18.
班子换届,领导干部更替交接,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接力”得好,工作层层推进,不断发展;如果“接力”得不好,工作就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要在领导干部更换后找好推动发展的新契机,关键是前任和新任领导要加强沟通交流,搞好“接力”。  相似文献   

19.
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深入阐述了实现“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举措,核心就是要着力推进“三区”建设,即: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区”建设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两步走”部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构成了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两新”目标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之“新”思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体现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发展观之“维”;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科学发展观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