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干部作为学校中一种自然存在的团体,是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到其管理与建设中来,促进学生干部个人成长的同时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文章重点论述了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干部成长的重要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针对留守学生在生活上缺乏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心理上容易出现一些“心病”的问题,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中学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担任心理健康辅导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还定期开展全员、多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向留守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帮助留守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图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蔡美玲老师正在同留守学生谈心。  相似文献   

3.
陆庭辉 《山西青年》2023,(6):193-195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而团体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心理教师要开展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利用高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弥补传统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由此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策略,意图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获得健康且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队伍心理辅导职业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心理辅导职业化顺应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是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客观要求。心理辅导职业化,对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整体工作效率提升都有重要意义。就其定位来看,心理辅导作为一门新型的职业,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心理辅导员与受辅导的学生之间互为主客体,双向互动;心理辅导强调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侧重于工作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学生心理辅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多年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中,笔者发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同样适用于学生心理教育,而且.在心理辅导中有意识地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能提高学生心理辅导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高媛媛  沈静 《山西青年》2023,(20):168-171
本文以一名父母离异、有抑郁症病史的高职学生因“压力过大”引发宿舍关系紧张、轻度抑郁心理辅导案例的形式,研究探讨了父母离异高职学生的心理辅导实践对策及工作思路。首先调查分析发现父母离异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原生家庭矛盾突出,以及父母离异致其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人格所致。其次从提升沟通效果、减轻敌对意识、享受主观幸福和重温爱的甜蜜四个层面,给出了心理辅导实践对策。最后分析指出父母离异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应倡导积极心理筑好“成长理念”、抓住关键节点筑好“防控阵线”、构建帮扶机制筑好“育才育心”、引领离异父母筑好“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7.
以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干预的工具,采取调查、心理测量、测量分析、问卷、观察、活动干预、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干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借助FIS量表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进行测量与结果分析,验证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高职二专学生自卑感降低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案设计与实践是实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功能与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增强大学生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效果的原则,对高校从事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操作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朋辈心理互助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辅导模式,是对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补充与创新。通过朋辈心理互助,高校的心理辅导模式由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转变为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目前,高校朋辈心理互助还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工作制度不规范、载体单一等问题,需要在构建互助组织体系、完善互助工作制度、更新互助载体、寻求互助新方法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任静 《世纪桥》2009,(23):94-95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及心理问题,提出了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辅导员具备心理辅导能力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论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必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静 《世纪桥》2009,(21):94-95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及心理问题,提出了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辅导员具备心理辅导能力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互动式的QQ聊天由于其独特的虚拟隐蔽性和即时高效性备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他们渴望通过QQ能尽情地表达、诉说心里话.寻求心理援助。因此,网络心理辅导应运而生。而探讨师生QQ互动.使之成为学生喜爱和信任的可倾诉心声的快乐成长安全空间,也就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3.
杨帆  胡秋实 《山西青年》2022,(5):99-101
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已被国内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应用于学生健康教育,但团队建设问题却长期制约其功能效度的充分发挥。而从学生、学校、社会层面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特点,校园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充分履行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决朋辈常见成长问题、预警干预校园心理危机的岗位职责,高职高专院校则应力争在组建分工、选拔培养、督导奖惩等方面有所改进,以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朋辈心理辅导团队。  相似文献   

14.
徐航 《山西青年》2023,(3):193-195
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积极心理学聚焦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体验与积极组织制度,从选拔、培训、考核、管理等方面,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建设提供积极思路。  相似文献   

15.
团体心理辅导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娟  赵小刚 《世纪桥》2010,(13):115-115
团体心理辅导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可以运用团体辅导中的游戏辅导、角色扮演、价值澄清法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班会,以提高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自我省悟和主动改变,建立良好的班级风气。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困扰的高风险人群。虽然很多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进行了心理辅导中心的设计,但是心理辅导中心设计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心理辅导是否起到积极地辅助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持续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更要关注于心理辅导中心的设计从侧面带给来访者的心理感受。本篇文章先对高校心理辅导中心设计基本要素进行讲解,最后探讨了高校心理辅导中心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中的主体、客体和教学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德育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要,它需要心理辅导的参与.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成为相辅相成的一种教育手段,而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取长补短,就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以及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某高校网络游戏成癌大学生进行初步矫治实验,结果表明,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最有效,其次是心理辅导,再次是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9.
性格偏激的学生,性格比较急燥,心理承受力较弱,难以面对挫折,老师若能以同情、真诚的态度和辅导技巧,与学生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绪,采取认知等手段,进行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引导和调整,辅以行为的矫治,应该说效果是明照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朋辈辅导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在朋辈辅导中既能够帮助他人实现心理解围纾困,又能够提升自身阅历,丰富人生经验,防止陷入心理问题的困囿。本文在立德树人视阈下针对高校朋辈辅导的工作特点,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后喻文化与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朋辈辅导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为高校朋辈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价值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