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竹子为可再生资源,鼓励增加一次性竹筷的产量,加大秸秆筷子、淀粉筷子、可降解塑料筷子的生产规模"一次性筷子"的命运近来再次引人关注——北京市300家餐馆决定在半年内停用一次性筷子。此举在餐饮业能掀起多大的波澜,目前尚难估计,有媒体认为,这"敲响了一次性筷子离场的钟声";另有相当多的市民却不这么乐观,他们认为以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市场需求状况而言,在没有合适的替代产品时,一次性筷子仍然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轻言退市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2.
郭文斌 《党政论坛》2011,(20):52-52
拿吃饭来讲,纯粹~顿饭不吃容易做到,一顿吃得特别多也容易做到,最难做到的是在中途把筷子放下来。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要把饭量控制到一半呢?答案是,它有利于消除我们的焦虑。  相似文献   

3.
史书记载,殷纣王用 象牙制作筷子,大臣箕子 为这事惶恐不安,担心殷朝将要灭亡。五年后,殷朝真的灭亡了。箕子认为,用上了象牙筷子,必然不肯用陶器装食物,一定要用犀牛角杯和玉碗;发展下去要吃象肉、豹子胎;再发展下去要穿锦绣良衫,游乐于高大楼台……奢靡之风由此而起,国家腐败指日可待,江山易主也在情理之中。畏其卒,怖其始;察其始,知其卒。箕子的这两句话,让我们知道了慎“始节”的道理。启示一:领导干部防腐拒腐要慎始。有个别的领导干部认为,行大事者不拘小节。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打点“…  相似文献   

4.
贾珍居丧     
山阿棉 《各界》2013,(7):78-79
《红楼梦》多写居家琐事,怎么吃饭,用的什么筷子,谁和谁一桌吃,都有讲究。也写了几件大事,除了贯妃省亲,就是两次丧事,婚事反倒写得草草。为什么这么大张旗鼓地写丧事呢?因为丧事在古代特别隆重,历时久,排场大,花钱跟烧钱一样,  相似文献   

5.
木器时代     
王德兴 《党政论坛》2011,(16):26-26
著名外交家王正廷出任驻美公使期间,一次和美国友人聊天。友人说:“西餐用刀叉,而中餐用筷子.可见贵国还处在野蛮阶段。”王正廷当即答到;“此言差矣!考察一下人类进化史可知.人类先用石器,再用铁器,然后便是木器。贵国人尚处于铁器时代,而中国人巳进入木器时代了。谁文明谁野蛮.还不一清二楚吗?”  相似文献   

6.
山人 《侨园》2014,(9):42-42
以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号“东坡”命名的菜肴“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等可谓家喻户晓。苏东坡于美食,尤其喜爱吃鱼。苏东坡居常州时,—位朋友烹制的河豚味道极佳,准备让他尝尝鲜。于是,他办了满满一桌河豚酒席,蒸的,烩的,炒的,煨的都有。苏东坡一见这么多鲜美的河豚,一句话也顾不得说,拿起筷子就吃。  相似文献   

7.
张栋 《团结》2013,(4):68-69
纳雍县王家寨镇政府的一天从食堂的自助面条开始。张龙庆是王家寨镇的副镇长.也是一位民革党员.八点半他从家里来到镇政府.照例钻进食堂.抓一把面条扔进一口坐在硕大砖砌煤灶上、热汽腾腾的大锅里.用筷子搅两下,就算上班了。  相似文献   

8.
拿吃饭来讲,纯粹一顿饭不吃容易做到,一顿吃得特别多也容易做到,最难做到的是在中途把筷子放下来。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要把饭量控制到一半呢?答案是,它有利于消除我们的焦虑。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08,(22):38-39
一、英戈·尼尔曼的《中国呼唤你》 作者英戈·尼尔曼在书中让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以及久居海外后归国的中国人讲述个人对中国的体会认识,从而构成了一幅中国全景图。恰恰由于书中难免的矛盾之处,从而使它比某些单一的试图解释中国的书显得更能说明问题。书中采访的有:民主德国驻华使馆最后一任武官(现在北京经营一家德式屠宰场及餐馆)、从幼时开始就坚持用筷子吃饭的瑞典演员、一个可疑的美国投机者及其丈夫、  相似文献   

10.
当你患了肝炎或痢疾时,医生常常会这样嘱咐:回家一定要注意隔离,用自己的茶杯、餐具,和他人分开就餐。有了病人,这样做当然必要,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家家户户都实行分餐,聚餐宴会也设立公用的筷子和汤勺,始终防患于未然,岂不更好? 世界许多国家都采用分餐制,每人一份汤和菜。我国许多宾馆、饭店、食堂也已实行分餐,或在餐桌上预备公筷公勺。可是,我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仍普遍地习惯于一家人你一筷子我一勺地同食一席菜,共饮一碗汤,给传染病“大开绿灯”。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少传染病,如病毒性  相似文献   

11.
木器时代     
著名外交家王正廷出任驻美公使期间,一次和美国友人聊天。友人说:"西餐用刀叉,而中餐用筷子,可见贵国还处在野蛮阶段。"王正廷当即答到:"此言差矣!考察一下人类进化史可知,人  相似文献   

12.
正《韩非子·喻老》里有个"纣为象箸"的故事:纣王做了双象牙筷子,箕子感到恐惧不安,认为象牙筷子必定不能放到泥土烧成的碗、杯里去,必然要使用牛角、玉石做成的碗、杯;就必定不会吃豆饭、喝豆汤,则必然要吃牦牛、大象和豹子的幼胎;就一定不会穿着短小的粗布衣服站在茅草屋底下,必定要穿多层华美的锦衣,铸造高大壮观的宫室。箕子害怕如此结局,所以恐惧这样的开始。果然不出箕子所料,过了五年,纣王建造了用肉食装点的园子,设置了烤肉用的铜格子,登上酒糟堆成的山丘,面对注满美  相似文献   

13.
五六十年代,虽然人们在生活上还处于半饥半饱状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也只是美好的幻景,他们却又发自内心地高唱“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到了八九十年代,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变成了现实,当碗里有了肉、仓里有余粮的时候,人们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人们物质财富虽然充裕了,但又出现了精神生活的空虚。人们对社会分配不公、对世风日下的痛恨甚至超过了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赞许。其实,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状况,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上升时期早就出现过的“二律背反”。商品经济一方面能为社会进步起推…  相似文献   

14.
近来,成为海外华文报刊热门话题之一的是所谓中国的民族意识问题。即:现今中国需要怎样的民族意识──理性民族主义还是感性民族主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意识倾向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素质。我们反对美国的自大狂妄强权政治行为时,切不应使自己的民族感出现盲目的优越膨胀,把自己放在一种简单的感性民族主义位置上,去宣扬刀叉落后于时代,筷子则更具有艺术性,是对和平的象征性渴望。其实质这也是一种保守心态。与之相反,以理性的心态,而不要带有任何成见地学习和认识所有外来事物的真义,丰富和升华自己,才能显示出我们文化大国应有…  相似文献   

15.
<正>哈贝马斯所言,"理性与批判并重才是最好的方式",面对社会问题时我们应当胸怀独立思想、理性思维,但言论和思想的自由探讨并不等于乡野里"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巷议。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实际上是甩手掌柜式的不负责任。毛泽东曾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16.
欧洋 《瞭望》1991,(13)
有人形象地比喻,11亿多的人口犹如一双巨大的筷子,而与之相比,能摆上中国这爿餐桌的“菜肴”却少得可怜。40年来,人口暴长,已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包袱。两位青年学者对这个包袱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工地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电焊工人头戴防护面罩手持焊枪在进行电焊。电焊头触到焊接物产生的火光,温度很高。这种刺人眼目的强光,是焊枪中一根与筷子粗细相仿的电极通电之后发出的。多少年来,在中国,在世界各国,这种电极都是用钨和钍做的,因而叫钨钍电极。殊不知,这种钨钍电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使人受到程度不同的放射性危害。如今,  相似文献   

18.
辛幸 《瞭望》1989,(50)
上海沿街的小面店里,过去灶上总是坐着两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一口熬着骨头汤, 一口是滚动着的开水。灶边小桌上,并排放着一二十只碗,里面都有少许酱油和葱花。吃客一到,面丁锅即熟,捞起来放入碗中,浇一勺骨头汤,拿双筷子就可以吃了。一般人  相似文献   

19.
袁元  高倩 《瞭望》2007,(33)
一次性"卫生"筷存在严重卫生隐患,"一次性"生活难以可持续出外就餐或快餐盒饭再加上一双一次性筷子,这种搭配已成为很多人日常餐饮的选择。而这双频繁出现在餐桌上的一次性木筷,也引发了不断兴起的争议。其中"资源环境破坏论"、与"促进出口、就业论"针锋相对、各执一辞。前者认为,一次性木筷生产消费造成森林资源大面积破坏,应严加禁止;而后者  相似文献   

20.
<正>饶家驹(1578-1946),原名Robert Charles Emile Jacquinot de Besange,出生于法国桑特市,1894年入耶稣会,在英、比修道,获硕士学位。1913年饶家驹到上海传教。他一到上海,"随后穿长衫,拿起筷子来吃饭,读中国书,讲中国话,跑到乡下去,和民众打成一片"。初在徐家汇学习中文,同时任徐汇公学监学,教授法文和化学。1914-1934年,他在虹口圣心堂管理外侨包括日本教徒。期间,兼任公济医院理事会主席、天主教所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