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中君 《各界》2013,(5):38-41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著名的官渡之战落下帷幕,曹操大获全胜,俘虏袁绍部队八万人。曹操以胜利者的姿态,下令把这八万俘虏全部坑杀。只有一个俘虏受到曹操厚待,但此人拒不归降,反而向曹操大呼:“我不是投降,只是被你的部下俘虏。”这个人,就是袁绍的主要谋士泪授。  相似文献   

2.
傅斯鸿 《各界》2014,(11):2-2
《三国演义》说:“为将之道,岂可不知地理乎?”可武圣人关羽却不知道地理。关羽在许昌北门的灞桥上拒金挑袍,离开曹操之后,前往河北袁绍处寻兄。此时,曹袁两军正在黄河两岸隔河对峙,袁绍率领大军进驻黄河北岸的黎阳。黎阳在许昌的东北方向,关羽去袁绍处寻找刘备,从许昌北门出来,应该往东北走才对,然而关羽并没有这样走。  相似文献   

3.
评说三国     
陈晋 《瞭望》1991,(48)
刘表于汉末割据荊州,为一方霸主。《三国志》卷6《魏书·刘表传》称刘表“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毛泽东在此批注道:“虚有其表”。接下来,毛泽东把刘表的——些所作所为同曹操相比:当史家叙述刘表使人杀了几十个投降的人时,毛泽东认为:“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当史家记叙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时,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  相似文献   

4.
华北平原上的衡水湖畔,曾是三国时代曹操与袁绍争雄的古战场。袁绍嫉贤妒能,曹操广招贤才。结果袁败曹胜。 如今,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乡镇企业纷纷崛起,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益,占据了衡水地区经济的“半壁江山”。据统计,全区乡镇企业已发展到8.2万家,其中,产值500  相似文献   

5.
曾旭明 《学理论》2010,(8):100-101
东汉末年,朝廷失去对地方控制,各路军阀都企图控制地方州郡作为政治资本。曹操审时度势,将处于四战之地的兖州作为根据地;并以兖州为跳板,在与北方维持同盟关系的同时,向中原地区和东南方向扩张势力,为与北方袁绍进行的争夺天下霸权的官渡之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群雄并起,共争天下。当时坐镇荆襄地区的刘表,“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然而最终却由盛转衰,为曹操所灭。刘表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呢?本来,刘表在各方面均处于强势;政治上,刘表是汉室宗亲,在崇尚皇权的国人中有一定威望,不仅远胜于出身“竖宦”的曹操,而且高于号称家门“四世三公”的袁绍;论名望,刘表年轻时是反对宦官专权的士大夫  相似文献   

7.
择人任势──企业管理之要术欧孟华三国袁绍.号称谋士如云,驻将如雨.人才济济。但袁绍不会选才用将,田丰、沮授因进谏而被他下狱;许攸、张、高览本想为他效力,但因被怀疑而叛逃曹营......。选将不当,用兵不明,是袁绍很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这是"军队的...  相似文献   

8.
陆士华 《民主》2010,(3):52-52
曹操墓公布之初,美国探索发现频道以《说曹操,1700多年后,曹操到了》为题,报道了高陵考古挖掘成果,文章标题作得令人佩服,一句话带了好几层意思。“说曹操”当然是“曹操到”,如果不是“曹操到”,就不会说这句话。  相似文献   

9.
刘肃勇 《侨园》2014,(2):55-55
曹操字孟德,安徽毫县人,公元155年生于长辈人曾是宦官的家庭.曹操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孝敬父母,20岁时通过乡里举荐孝廉步入东汉王朝官场,历经县令、州牧官职,参与镇压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由此涉足军旅,拥兵征战,逐渐壮大为一股军阀劲旅.再经多年的军阀间的混战厮杀,先后翦灭了长江以北的吕布、袁绍、袁术、刘表等各股军阀割据势力,统一了北中国,成为东汉末年最有军事势力的大军阀,等同实际上的皇帝,致使东汉末献帝刘协成虚位,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0.
舟自横 《各界》2010,(1):77-79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陈宫基本都是伴随曹操或吕布而出现。曹操行刺暴虐无比的董卓,犹如当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震惊天下。曹操逃亡途中在中牟(今河南中牟)县被抓,而认出他来的正是县令陈宫。心怀忠义、对曹操印象已先入为主的陈宫,并未像个追星族那样扑上去表达敬意。他“熟视曹操,沉吟半晌”,先戳破曹操的谎言,把他收监,“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毛宗岗点评陈宫此举为“细”。而此时的曹操受到如此待遇,心中已猜到几分。  相似文献   

11.
邓洪卫 《党政论坛》2012,(18):40-41
许攸跟曹操是老同学,两人关系很铁。许攸喜欢叫曹操“阿瞒”,“阿瞒”是曹操的小名。两入还经常在一起谈论志向。  相似文献   

12.
曹操初见苟或时,大呼“吾之子房也!”,后来的事实证明,曹操是过于乐观了。  相似文献   

13.
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记得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的铜雀台,它座落在京深高速公路邯郸段临漳境内东侧的三台村,三座高大的土台历经一千八百余年的风雨冲涮,仍依稀可见昔日风采,如见它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打败袁绍后占据了邺城。他在大规模营建邺城的同时,分别于建安十五年、十八年、十九年,在西城墙的北部,以墙为基,修建了铜雀台、金虎台和冰井台,形成了邺成内壮丽的“三台”景观。三台由南向北一字排开。铜雀台居中,高十丈,南边的金虎台和北边的冰井台分别高八丈。三台相距六十步,上有两座阁道式浮桥相连接,“旋则三台相通,废则中央悬绝”,足见当时三台建筑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  相似文献   

14.
余显斌 《各界》2011,(9):41-44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著称,在争夺汉中战斗中,刘备让刘封出阵。曹操大怒,泼妇骂街道:“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刘封大怒,挺枪骤马,冲向曹操。曹操所谓黄须儿,即曹操的儿子——历史上著名将军曹彰,凭战胜攻取之功,被封为任城王。多年后,唐朝李渊之侄李道宗骁勇善战,李渊也非常高兴,道:“此我李...  相似文献   

15.
白马晋一 《各界》2014,(12):2-2
提起公孙瓒,在历史上应该也是一个英雄(人称白马将军)。可英雄是个比较级,在强人辈出的三国时代,公孙瓒终于做不成英雄。因为,他和另一位英雄袁绍做了邻居。  相似文献   

16.
李治亚 《各界》2013,(5):3-3
三国时期,“高富帅”当然有,比如袁绍、刘表、周瑜、孙策,他们都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人物,人长得帅气,又能独霸一方。不过,当时他们并不是主流,真正流行的却是各式各样的丑男子。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后,得到了大哥刘备的消息,于是按照他和曹操的约定,封金挂印辞别曹操要去寻找刘备,这就有了脍炙人口的“千里走单骑”和“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周泽雄 《各界》2010,(2):59-62
袁绍这个人来头大,势力大,派头大,然而又魄力小,谋略小,肚量小。他是一个现实社会中的泡沫人物,曾经把自己吹涨得不可一世,高山仰止,突然间,随着晴空里一声裂帛,又迅速败落,捎带着还落下一个千古笑柄。  相似文献   

19.
萧家老大 《各界》2013,(4):56-57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其中三个人最为突出,一是曹操,二是刘备,三是孙权。而在这三个人中,曹操、曹孟德历来被称之为奸雄,刘备、刘玄德则被称之为枭雄,唯有孙权、孙仲谋被冠以英雄之名。也正是这个英雄孙仲谋,在处理国事时,  相似文献   

20.
赤壁之战后,曹孙刘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三大势力,曹操虽败,但依然占领着原东汉13州中的8个州,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远远强大于孙刘;而孙权则在赤壁之战中让曹操见识了自己的水军的强大,使曹操认识到一时难以消灭孙刘。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