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苏民 《民主》2012,(9):16-18
叶圣陶是20世纪我国卓越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几乎亲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各个时代和教育改革的整个过程,加上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士、著名文学家、出版家、  相似文献   

2.
这篇论文试以作家与文论为轴线,辅以文化、社会与政治三方面的背景,重新审视迷惘的一代所反映的文化与思想潮流。因侧重点移动,观察角度由单一变为多重,评价也另立了尺度。迷惘的一代作家群和新文化运动迷惘的一代作家群在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而显著的地位。他们这一代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脱下军装,冲上文坛,以反战和理想幻灭主题开始创作活动,成为20年代民族文学“主导的声音、主导的艺术家”。其中约有10位主要人物的活动和影响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肯明斯、威尔逊和多斯·帕索斯的名字灿若星座,标志着美国现代小说、诗歌和文论的精致与发达已进入世界前列,1956年,马尔柯姆·考利以迷惘的一代首席编年史家的身份发表《第二次文学繁荣》一书,总结并肯  相似文献   

3.
范文明 《学理论》2009,(7):109-111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虽然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逐渐淡出人们的政治视野.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其思想轨迹中的闪光点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陈独秀1904年发表之《论戏曲》为基础,通过对其戏曲特点、戏曲改良、戏曲教育功能的阐述,试图证明20世纪初的陈独秀在戏曲观方面的超前性、客观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2)
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五千年来所铸造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下成为文化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在动因。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西化思潮流派逐渐分化,转而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民族主义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5.
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石油大会战。在铁人王进喜一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中,一批批大庆石油人凭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源源不断地为祖国输送着石油,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代代的石油人传承、发扬、演绎、改革、创新这一光荣的传统,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际遇和不同背景下的铁人精神、三超精神。  相似文献   

6.
政治参与概念取决于民主概念,不同的民主理论有不同的政治参与观.20世纪以来,在反思古典民主理想和现代民主现实差距的基础上,西方学术界先后形成了精英民主理论、多元民主理论、参与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等四种当代民主理论流派.由于各自的理论视角、价值取向和对公民特征认识的不同,这四种民主理论的政治参与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其所赞成和支持的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分别是参与投票、影响决策、参与决策和政治讨论.四种政治参与观逐步转变的过程既是对西方社会20世纪以来所面临的不同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也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以“××族”命名的流行“族群”层出不穷,青年一代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特点、职业等,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被认为是“族”一代的90后青年,进入军营后如何实现由“族群”到合格军人的转变,是新时期部队政治工作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分析他们的“族群”特征,探讨其转变方法和过程,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袁鹰 《民主》2013,(7):45-48
赵朴初老人不仅是国务活动家,精研佛法的宗教界领袖,也是诗词曲和书法大家,用散曲体裁写现代题材讽喻时事,更是他的一绝,开散曲的一代新风。20世纪60年代初的《某公三哭》,传诵一时。“文革”大动乱中,由于他是国际文化尤其是东方国家的知名人士,得到周恩来总理的竭力保护,免受迫害,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21世纪,“以人为本”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一些何责任感的理论工作者开始重新提倡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人为本”再次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声音。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终于融入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正式被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宣布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政治发展目标,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这标志着“以人为本”从知识界的一种理念转变成为党和政府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元 《各界》2011,(8):38-41
上个世纪初,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刘半农撰文赞扬朱载堉:“惟有明朝末年,朱载墒先生所发明的十二等律,却是一个一做就做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的大发明……直到现在谁也不能推翻它、摇动它……”。但是,依然没有引起国人的重视。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李约瑟的推崇,一代科学巨匠朱载堉的名字才逐渐为人所知。随后,“科学家”、“艺术家”等头衔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模式:世界共同的话题、不同的理解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西方不少人预测:21世纪是亚洲和太平洋世纪,亚洲太平洋时代正在降临。从那时起,世界关注的焦点就逐渐向亚太地区聚集,特别是中国这个被称为“睡狮”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走向和变化更是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的首要目标就是民主政治的实现。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现状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并留下了历史的深深印痕。因此,在中国迈入全面实行民主政治之路的21世纪,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和实践,于当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华元 《民主》2010,(3):44-46
<正>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发动的这场思想启蒙运动,揭露和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反对专制统治和迷信盲从,主张"独立人格"与"平等人权"的新道德,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解放出来,影响深远,使这一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相似文献   

14.
即将过去的20世纪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命运多变的一个世纪,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顽强进取的一个世纪。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个世纪,也将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振兴的一个世纪。在世纪之交的春天,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80周年,迎来了五四精神神圣洗礼的第80个年头。80年来,五四精神──爱国、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在中华民族走向解放、走向文明富强的道路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五四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中国内化与外患交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主要障碍。五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党     
《团结》2010,(3):25-25
中国近代的政党,是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外国政党政治的传人,适应救亡、变法等政治斗争的需要,于19世纪末产生的。20世纪20-40年代。随着民族解放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展开。在中国形成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国民党和代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两大政党,还有一些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其他党派。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近90年历程中,伴随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重大转折,党内民主建设理念的强化和协商民主传统的弘扬是我党建党理念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以追求最高水平的党内民主为自己的宗旨。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并带领全国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17.
世界正处在新旧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对于新旧世纪的描绘,未来学家曾断言: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网络时代。现实发展的种种迹象表明:网络正在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正视扑面而来的网络大潮,又要看到网络的迅猛发展将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从而顺应时代潮流,因势利导地研究新对策,以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网络大潮  网络,指的是国际互联网。1997年我国规定标准名字叫因特网。它起源于1969年底美国国防部组织的四台不同计算机联网。19…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两次危机与两次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代和70年代的两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在20世纪所经历的最严重、最深刻的两次大危机,而在这两次危机后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则是资本主义在20世纪实现的最有影响的两次转型。这两次危机和转型基本上表征了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为我们了解资本主义在这百年当中的历史轨迹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9)
孙中山与鲍罗廷的革命友谊是在20世纪20年代,在苏俄与中国共同需要的背景下建构的,在改组国民党与筹建黄埔军校的政治交锋中升温,在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形势极具转变中落下帷幕。他们不仅仅是外籍顾问与革命领袖的个人友谊,更是当时中国与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缩影。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至今的人口迁徙,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当前,中国流动人口政治管理出现了管理方法落后、手段单一、主体缺失等问题.流动人口政治管理方法应从传统方法向现代方法转变;管理手段应从以行政和思想教化手段为主向以行政、经济、法律和思想教化手段并重转变;主体应由以政府为主向以政府、执政党和民间组织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