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勇 《瞭望》1999,(18)
中国股市在度过了跌宕起伏的十年后,再次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这给管理部门、投资机构和广大股民提供了反思的时间。有人用“疯狂”二字形容中国股市走过的最初十年,而《证券法》的即将实施被多数人认为是股市理性回归的重要契机。毕竟,股市与经济增长一样,需要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将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实行统购统销及合同定购等计划管理方式,且至今批发环节以上的粮食市场仍未放开。而“入世”在即,我国整个商品流通必须逐步市场化,以适应“入世”后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要求。尽管粮食流通市场“入世”后,仍有几年的调适期,市场开放是个渐进的过程,但由于我国粮食流通长期以来的封闭性惯性影响,要想适应“入世”后向世界全面开放市场的环境条件,必须从现在起就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10年,美元货币印刷总量超过以往40年印刷总量,全球官方储备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倍之多,中国的官方储备由2000年1656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1.3万亿美元。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打破连续一年多维持利率不变的格局而降息50个基点,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还有降息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的今天, 全球经济走势对我国的影响愈加 明显,股市自然也莫能外。而随着近来股市大盘回暖,市场中人似乎忘记了中国经济亦在世界之中这一点,低估甚至漠视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和股市的影响。 其实,这种低估外部影响的错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就犯过一次。1996年展开的长达一年半的大牛市,以上海市场涨三倍,深圳市场涨六倍而在1997年5月中旬结束,随后的1997年的7月,以泰国货  相似文献   

5.
对决策者而言,目前的股市是转折更是挑战,挑战来自于“如何让投资者相信,未来的中国股市是一个以市场取向、而不是被其他非市场因素左右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6.
外资引进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股市对“入世”的反应过于简单化转轨时期我国资本项目外汇如何管理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 来,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增长迅速,我国已连续数年为世界第二大外资引人国,引资数量仅次于美国。虽然来自周边国家的引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随着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以及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和体制方面的推进,我国独特的大国优势和市场吸引力仍将对外资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十五”期间我国的外资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大量外资的引人,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内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对我国三…  相似文献   

7.
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去年全球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涉及中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11个月,美国实施的各类贸易救济案约如宗,其中一半以上针对中国。  相似文献   

8.
孙燕 《民主》2012,(7):51-51
在中国这个不太规范的股市.大股东圈钱是出了名的.不少大股东动不动就融资,说不分红就不分红,有的连续十多年都是“铁公鸡”,因而被视为“霸王”。他们一手遮天时.“金刚怒目”令人惧,是为“霸王怒”,  相似文献   

9.
在稳定市场的同时,通过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恢复股市投资信心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及股市自身调整影响,我国股市自去年10月以来波动幅度日益加大,目前股票市场的最大跌幅接近60%,90%以上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2/3以上的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超过大盘的下跌幅度,资本市场对于宏观经  相似文献   

10.
对于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市场,国际经济学家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均没有形成确切的结论。中国股市二级市场走势显示,机构投资者并未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本文通过丹尼尔·斯普尔伯[1]提出的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对倒和概念炒作等操作行为的机理,用现代企业理论解释股票市场缺乏机构长期投资的绩优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的博弈显示出制度缺陷及监管不力等,最后提出了需要用系统性思维看待和解决股票市场问题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股市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其中很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非流通权的存在。其主要表现在: ──由于非流通股的存在,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不在二级市场间进行,并与二级市场价格的高低没有联系。但效益越差的企业往往重组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导致二级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证券市场人才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严重削弱。 ──非流通股的存在所产生的市场均衡价,远高于基于全部股票流通的市场均衡价,从而造成平均市盈率过高,使各类企业通过二级市场重组兼并上市公司的成本过大。同时也不利于吸引广大投资群体入市,市场中投机…  相似文献   

12.
娄伟  孙健 《瞭望》2001,(13)
B股市场突然对内开放,融资功能弱化的 B股市场顿现生机。 B股复牌交易后,连日价格暴涨,有行无市。   从目前来看, B股的规模不会太大,但是以后随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B股市场将扩大并和 A股市场合并,已在人们的预期之中,这也是投资者纷纷捷足先登的重要原因。但 B股毕竟有一个向 A股靠拢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有多长 ?在这一过程中又会发生一些什么 ?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又该如何保持必要的理性 ? B股对内开放不仅是 激活 B股市场的需要 更是改革中国股市的 重要一步   这次境内居民不允许参与 B股交易的“政策禁忌”被打…  相似文献   

13.
印度推动信息产业后来居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信息系 统技术有限公司”,是第一家 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的印度公司。1999年3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该公司股票每股价值仅为34美元,到12月底时上升到330美元,上升幅度为870%。日前公司已跨入美国《福布斯》杂志排名的全球500家大公司之列。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纳拉亚纳·穆尔蒂被誉为印度的比尔·盖茨,成为印度青年的偶像。 “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是近十多年来印度信息技术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目前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已占据了…  相似文献   

14.
此次研讨会上的热点争议是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2006年年末随着上证指数大幅度上涨,泡沫再次成为资本市场讨论的焦点。特别是上证指数到了三千点之后,国内关于股市是否虚高,是否泡沫,以及一些国际机构对中国股市的判断产生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中国股市是“黄金十年”,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中国股市在2007年一定要下跌30%,甚至下跌50%。  相似文献   

15.
李艳芝 《理论导刊》2000,(11):21-22
90年代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急剧扩张期, 1990年— 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由 103亿美元增加到 644亿美元,增加了 5 3倍,年平均增长近 3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348 7亿元,增加到 452 57亿元,增长 12倍,年平均增长 44%,连续四年我国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吸收外商投资的大市场。   进入九十年代后半期,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幅度的下降和出现以物价指标下降为表现形式的通货紧缩现象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许多外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投资者们开始理智的分析在中国投资的可行性。而…  相似文献   

16.
南都 《党政论坛》2010,(12):36-36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格局在调整,作为新兴市场领头羊的“金砖四国”拥有全球42%的人口,世界经济总量的14.6%,贸易额占全球的12.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如果四国保持过去十年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预计到2050年,四国的GDP之和将超越除加拿大以外的西方六大经济体,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集合体。  相似文献   

17.
全球流通业加紧布局中国的背景下,中国流通业如何应对流通业,顾名思义,是指“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产业”。其涵盖大家所熟知的批发、物流和零售等诸多领域,在以“资源、财富充分涌流”为标志的现代经济体系下,流通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受“短缺经济”及“重生产、轻流通”等传统观念影响,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流通领域虽取得市场改革的发展契机,但整体竞争力仍处于弱势。而就在这一时期,世界500强中,流通企业占据了1/10以上的席位,沃尔玛等已跻身世界最强企业之列。随着人世“后过渡期”结束,全球流通业加紧布局中国。在“内忧外患”这一背景下,中国流通业现状及未来去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市场约束广东经济增长的新﹃瓶颈﹄●张朝祥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国民经济在持续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两年明显放缓,市场约束已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增长的新“瓶颈”。1996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是1980年的85倍。广东目前每年...  相似文献   

19.
1998年的中国证券市场比较平稳,但并不平静。二级市场没有走出像前两年那样波澜壮阔的行情,但也峰回路转,有声有色。资产重组在创造或企图创造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的神话的同时,不断给股市注人活力,几乎成为贯穿全年的炒作题材。高科技使投资者在迷茫中隐约看到了股市的希望。在独当一面地成为炒作题材的同时,资产重组和高科技又相互呼应。正是它们,再加上其他一些被频繁转换的局部热点,使1998年的股市值调整而不深坠,逢利好而欲走高。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减少四成1998年的市场扩容通过发行新股、发行债券(包括可转换债券)、配股…  相似文献   

20.
胡俞越 《学理论》2008,(5):54-54
2008年我们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必将反映我国在这3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使更多人可以分享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切实好处。当然,任何国家股市上涨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中国也不例外,当前适度的调整有利于化解由于股市过快上涨所集聚的风险、巩固股权分置改革成果,为中国股市未来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那么,中国股市究竟会不会出现“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