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看,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2008年9月27日下午,随着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门的开启,航天员翟志刚穿着中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浩瀚的太空迈出中华民族第一步。中国在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六个年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08,(24):42-43
密封座舱: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 航天员自身并不能白发抵御恶劣的太空环境,只有建造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才能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记者:航天员的年龄有什么要求?中国人适合当航天员吗? 宿双宁:从总体来说,当然年龄大了不太好,但美国的老格伦70多岁了照样可以上去。我们最近一次出去执行任务,感觉我国的航天员们非常优秀,我个人认为他们50岁前都没有问题。当然时间还是越早越好了。 在航天员训练和今后的载人航天中,中国航天员身材适中、灵活敏捷的体质特征,以及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载人二期突破以月球探测工程、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第二代导航定位卫星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航天员出舱活动和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长期在轨技术等为代表的一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发现杨利伟     
我国的首位太空访客杨利伟,是如何获得首飞殊荣的?本文作者吴川生是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政委、航天员所在单位的最高领导,亲历了中国航天员选拔、培养、筛选首飞航天员梯队,直至最后一刻确定首飞人选的全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杨利伟既具备了担任首飞任务的过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更为获得首飞殊荣而付出了超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东华大学,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总是最忙碌的人群之一,而这份忙碌也收获了丰厚回报——由他们研发设计的系列专用服装,跟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升入太空,成为保障航天员太空工作生活的利器。  相似文献   

7.
时事聚焦     
《瞭望》2008,(41)
中国(2008年9月28日-10月10日)"神七"飞船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9月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安全自主出舱,返回舱状态良好,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胡锦涛等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  相似文献   

8.
一定要把加速培养造就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作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不久前宣布,今年10月中的一天,我国三名航天员将搭乘已完成研制生产的神舟七号飞船升入太空,其中的一名航天员,将首次迈出中国人太空行走这举世瞩目的一步。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是我国30年来科研理念、科技体制、科技实力等  相似文献   

9.
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开始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三次问天之旅;这将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迈出飞船 两个奥运,两样精彩的掌声未息,在酒泉、在荧屏前,众多的境内外媒体和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正屏息静待另一件大事的发生。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5、4、3、2、1。随着零号指挥员郭忠来清晰有力的倒计时口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点火—控制指挥徐文西迅速抬起右臂,果断  相似文献   

10.
刘妍 《党政论坛》2009,(22):6-6
太空行走又被称为出舱活动。狭义的太空行走指的是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广义而言,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11.
艾立华 《学理论》2008,(23):46-47
人间几欲上天堂?访嫦娥,问吴刚。华夏英杰多梦想,征玉宇,破天荒。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精灵般穿透夜空,跃然天庭。9月27日16时41分,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缓  相似文献   

12.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任务的副总经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大队大队长袁家军,在神七发射升空后这样诠释此次飞行任务的意义:神舟七号航天员将首次离开飞船进行出舱活动,这是中国航天迈向宇宙空间的一个新起点,中国人将第一次真正触摸和感受到地球以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一周网谈     
《瞭望》2008,(40)
9月27日下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成功实现中国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令无数网民激动万分,各主要网站铺天盖地而来的跟帖留言中"向航天英雄学习"、"愿祖国更强大"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这一"主旋律"外,十一"黄金周"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状况再次成为网民热议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一月·环球     
《侨园》2012,(7):3+5
<正>世界惊叹中国"天神之吻"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6月18日14时许顺利完成,3名中国航天员从神舟九号走入"天宫一号",第一次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实验舱中"留下脚步"。在世界媒体热议中国人向太空梦想又迈出一步时,人们也在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00%成功的骄人纪录。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发文称,  相似文献   

15.
从电视屏幕上观看“神五”发射,在兴奋之余,难免有几分担心:为能否顺利升空担心,为能否进入预定轨道担心,为返回舱能否顺利返回担心,更为宇航员的安全担心。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从飞船的设计、制造、安装、发射到升空、返航、降落,哪一个环节出现了毛病,都会发生不测。然而,人们看到的是,飞船顺利升空,准确入轨,1200平方米的主降伞完好无损,飞船降落“精确”到误差只有一公里,更让人惊喜的是,航天员杨利伟竞然是自己从机舱里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3月25日22时15分,我国“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艘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的正样无人飞船,在持续绕地球飞行进行一系列项目的科学试验后,飞船返回舱将返回地面。继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和“神舟”二号飞船之后,“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入太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实现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以及第二步第一阶段——航天员出舱、飞船与空间舱交会对接。目前,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第二步第二阶段——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设。中国的空间站什么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说,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总体构型是三个舱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03,(11)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随着我国首位航天员迎着东升的旭日安全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捷报传来,举国上下,群情振奋,万众欢腾。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又一非凡壮举。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又一不朽丰碑。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灿烂辉煌的现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对于推动我国高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强  相似文献   

19.
智慧的短处     
智慧也有短处?是的。就象树长大了容易折断和船大了不易调头一样。航天行业可谓智者云集,可他们也有许多解决不了的难题。而这其中的有些难题,如果让小学生去解答,可能就很简单了。美国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笔会写不出字来,因为在失重状态下,笔芯里的液体是不流动的,于是美国航天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一种能写出字来的笔。然而,这个难题竟然被俄罗斯研究人员轻易地解开了,  相似文献   

20.
刘天明 《侨园》2013,(12):14-15
<正>三位航天员鼓励剪报奇人赵志刚:假如"神十"还能看到你的剪报我们还给你签名。这是怎样一个人物呢?请看——一1973年3月16日,赵志刚出生在张家口市万全县马连滩村,从记事儿起他就对绘画和美术有着浓厚兴趣。当时,赵志刚的二伯父在村里负责收发报纸刊物,报纸上登载的黑白新闻图片常引起幼年赵志刚的好奇。他开始偷偷把报纸上登载的一些重大新闻照片剪下来,贴在《红旗》杂志上。那时,农村业余文化生活贫瘠,剪报成了赵志刚孩童时的最大快乐。几年下来,他贴了几大本子,看着自己的"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