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真正解决社会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不是想办法怎么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挤出来,而是把社会资本引导到投资知识、创造、信用这些最有长久建设性的因素上,而这靠喊口号、发倡议是没用的。  相似文献   

2.
我在这里工作半年多了,还没有发现一个随地吐痰的。我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不是靠强制,而是靠自觉。真正文明的社会应该靠自觉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人道社会,旨在真正实现人道目标.但马克思主义认定,伦理人道主义只是一种空想,因此,真正可行的人道主义、人道社会必须是科学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而唯物主义历史观做到了科学的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内在统一.这又是由于人道主义、人道目标是它的灵魂.这样,马克思把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化了.但这不是用科学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去消融人道主义.而是使人道主义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和实践意义.这正如马克思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但却是从根本上改造和提升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消融它一样.  相似文献   

4.
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真正动力陶岳潮,孙红锦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既不是阶段斗争,也不是人民群众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尽管它们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自己的作用。只有改革(确切地说是体制改革)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8)
在宗教与其他社会文化形式的关系中,宗教与道德的关系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密切的,宗教常常被认为是道德的源泉和保证。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道德的真正保证不是宗教,而是社会的人际关系。然而,尽管道德的来源不是宗教,作为一种独特的信仰体系,宗教所能提供的信念资源也是现代道德所需要的,宗教是一种可能的现代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是简单的工业化,而是要彻底摧毁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根基、跨越资本主义形态,逐步跃进自然、社会、人一体全面科学发展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城乡.为此,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推进发展理念思维方式转交,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李娟 《理论探索》2007,3(4):86-88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共同富裕不单是物质上的富裕,而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固定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  相似文献   

8.
孙雁 《党政论坛》2008,(16):45-45
“洗钱”,英文“money washing”一词直译而来,而其真正的发源地并不是英国,而是20世纪初的美国芝加哥——阿里·卡彭等为首的黑帮团伙的一名“财务总监”购置了一台自动洗衣机,开展洗衣业务,  相似文献   

9.
徐晓红 《学理论》2009,(28):177-178
语言中所折射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若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需首先根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本文探讨了当今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原因及其发展变化。旨在逐渐改变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真正从语言上消除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渊源,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沉淀与发人深思的启迪,而它的真正形成、发展和成熟,是在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恢复和指导、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概括起来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切切实实地进行探索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应用到实践中来c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邓小平的现代化辩证法,不是一般辩证法,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它是同“中国式的现代化”实践不可分别地连结在一起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实践,产生了…  相似文献   

11.
秦晓鹰 《求知》2009,(12):43-44
建立健全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一项紧迫的预警工程。对今天的执政党来说,这并不是一件锦上添花、可有可无之事,而是直接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维护和提高政府公信力、避免激化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2.
青年是社会人群中录重要的组成部份。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很关心青年的成长。安徒生就说过:“为争取未来的一代,我决不顾个人成败得失。”然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青年。唯心主义哲学家在研究人的时候指的不是具体的人,而是抽象的东西,即理念、精神等等。旧唯物主义者仅仅把理性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脱离了人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7,(3):46-46
刘孟飞撰文指出:“从严治党要注重维护党的形象,阴暗面揭露太多容易损害党的形象”——这是党内的一种颇有代表性和倾向性的说法。在其影响下,对党内有些问题的揭示就顾虑重重、设限很多;对有的违法乱纪案件就不是严肃处理而是从宽发落;对有的党内同志因此而产生的困惑及不满情绪,就以“维护党的形象”为由而搪塞应付,甚至予以压制。实际上,从全局的意义看,这种说法和做法并不是在真正维护党的形象,恰恰相反,是有损于党的形象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三部门的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第三部门的概念是T·列维特等人提出的,即非公非私:既不是国家的政府组织,也不是市场领域(私人领域)的产业组织。这些部门不是热衷于营利,而是致力于公益目标。第三部门的形成具有时代特征,不同于以往人类祖先的宗族、部落、村庄、教会、行会等,它是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日益形成国家和公民社会二元化结构的结果。对第三部门的真正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美国霍布金斯大学赛拉蒙教授主持的非营利性部门国际比较项目使得对第三部门的研究伴着全球性的社团革命而兴起。第三部门组织的发展几乎卷入了现代社会(尤其西方发达国…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如何积累资本、如何找钱找项目,而是要寻找、探索一种支持中国市场经济的精神,塑造一种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灵魂,找到使中国企业成长壮大不断涌流的精神源泉。一个没有使命感和精神追求的企业不大可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我们所说的资本精神,就是这种能够指引我们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6.
张颖 《理论参考》2009,(8):26-27
网络舆论价值对社会和谐的建构作用 1.建言献策,促进政策科学和民主。社会和谐意味着以人为本,凸显出人的主体地位,社会和谐中的网络舆论价值的实现不是一种声音的表达而是多种声音的共鸣,体现着政府和公众关于国家建设和处理社会事务的共同意志。网络舆论是公众参与国家事务的手段,是公众行使参政议政权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金豹 《求知》2008,(12):46-46
中央组织部张金豹在《党建研究》发表文章指出,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组织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不断增多、新矛盾日益凸现、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安于现状、停滞不前.就会落伍。解放思想要做到:1.解放思想不是放纵思想,而是更好地遵循规律、坚持真理:不是率性而为.而是更好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是丢掉传统,而是更好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有完善的矛盾调处机制作保障,使各类社会矛盾得以及时化解的社会。上海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大调解体系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大稳定、大调解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同时,初步建立的化解社会矛盾综合平台还有一些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尤其在发挥“第三方”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19.
李群娓 《学理论》2009,(10):188-189
教育的第一要义是德育教育。忽视德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职,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应尽的职责。如何抓住每一个机会、利用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够沐浴在德育的阳光里健康茁壮成长,这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探索并积极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下基层,应当解决好三个问题:“为什么”、“干什么”和“怎么办”。“为什么”决定下基层的心态,需要解决在下基层之前,才能真正下得去、下得实。至于“干什么”和“怎么办”,则直接影响下基层的深度和效果,是衡量领导干部下基层实际成效的重要标尺。 要看发展能力是否上水平。领导干部下基层,不是“微服私访”,更不是“观光旅游”,而是要透过基层实际实事求是发现存在问题,分析个中原因,给出解决思路。正是这样一个“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有效检验和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发展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