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构国家廉政体系是新时期国际社会反腐败的新举措,也是我国反腐败的必然出路。当前我国廉政体系建设存在着体制不顺、法规不完备、问责机制不健全、公开性和透明度不高等问题。为此,要进行体制改革,建立一个相互支撑、相互制衡的廉政体系;进行制度创新,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完善权利问责机制,建立立体问责体系。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我国古代廉政制度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借鉴历史智慧的重要资源。一、我国古代廉政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廉政制度主要表现为廉政教育、法律惩治和制度监察等方面。1.重视廉政教育并倡导廉政古代统治者在反腐制度建设上积极倡导廉政,首先是把思想教化放在反腐倡廉第一位。《尚书》中就提出:"任官惟贤才,官不必备,  相似文献   

3.
刘亚红 《前沿》2013,(10):73-75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部门,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其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预防高校职务犯罪,响应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背景入手,由高校职务犯罪的由来及影响探讨高校廉政的内涵意义及适用性,通过分析电子监察模式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国内外廉政文化建设经验,提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电子监察平台整体框架规划设计,阐述电子监察在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权力运行始终隐藏着一定的廉政风险。当前,一些地方的领导转岗,使得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部分功能被弱化,为领导转岗廉政风险留下了空间。因此,廉政风险防治应当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要针对廉政风险管理中领导转岗行为进行制度建设,将具体的行为、制度、绩效、思想道德建设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都纳入系统风险的控制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廉政制度体系总体状况及其有效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廉政制度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廉政制度体系中的机构性支柱已经全部建立,廉政规则体系初具规模。但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廉政制度体系的各个机构性支柱的发展并不平衡,能力强弱各有不同,与机构性支柱相适应的核心规则存在着严重的缺失,选举问责和分权制衡的横向问责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权力监督制约的闭合性,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廉政制度体系效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必须形成一套合理、健全、有效的廉政制度体系 ,对权力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约束。当前 ,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廉政制度体系 ,应从几方面入手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干部的选用制度 ;制定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 ,建立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 ;加强民主集中制 ,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实行依法行政 ,大力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和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 ;逐步改革干部工资福利和相应的公积金制度。  相似文献   

7.
朱振辉 《求索》2011,(1):167-169
廉政的基本要义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建立完善的廉政体制,必须辅以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作为其监督和保障机制。考辨中国法律史可知,古代中国就已经注重立法惩贪饬吏,设立监察制度以保障百官遵行法制。在依法治吏和执法监察方面,中国古代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研究和讨论古代中国的廉政监督法律制度,对"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公立天下,取信于民"的现代廉政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论述并分析了制度建设在廉政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科学的预防措施机制,是企业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李平贵 《前沿》2011,(9):23-28
国家廉政体系虽是透明国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兴概念,但它却与各国政府及其执政党治理腐败的历史同样久远。国家廉政体系包括支撑国家政治廉洁的一系列机构性支柱和保障机构性支柱均衡发展的核心规则两个方面。从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历程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廉政体系的演进经历了初步建立、遭受重创、逐步恢复、形成特色、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深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廉政体系的演进过程,总结其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为推进我国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廉政制度结构体系由制度环境和具体制度安排两个层次构成.其中,具体的制度安排又包括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及实施机制.要使我国的廉政制度具有制度适应性,就必须对我国的廉政制度结构体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3,(12):86-87
田祚雄、杨瑜娴在《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5期撰文认为,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我国廉政制度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已初步建起一个集教育、监督和惩处“三位一体”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但我国廉政制度建设在制度供给、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2.
廉政范畴视角下狭义的利益冲突,是一个政治学范畴概念,其本质是公共权力的非规范非公共性使用。防止利益冲突是实现有效廉政风险防控的制度安排切入点和反腐败顶层设计的核心环节。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利益冲突的主要范畴以及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构建的困境研究方面,应探索如何在制度设计、评估体系、信息公开、廉洁教育、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层面将防止利益冲突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反腐倡廉教育机制有效整合与对接,实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制度突破,提升廉政风险防控成效与手段创新。  相似文献   

13.
透明国际组织提出的国家廉政体系由系列制度支柱组成,每一支柱都有核心规则予以支撑。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明显受到国家廉政体系的影响。惩防腐败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反腐败更加注重系统性的制度构建。借鉴廉政体系的合理因素,中国惩防腐败体系亟需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预算的监督作用,强化审计机关的独特作用,强化媒体监督的有效性,发挥民营经济部门和公民社会在反腐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在官吏治理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并积淀了丰富多元的治吏经验。长期的政治实践使得统治者充分地认识到建构完善监察体系的重要性,因此传统中国监察制度作为一种以权制权、纠举不法的约束制衡机制,不断获得了统治者的青睐并日趋完善。这些经验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如果祛除价值,仅从技术层面分析,这些治吏实践的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总体上说,中国古代反腐实践是失败的,其之所以难以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在于反腐仅仅停留在官僚阶层内部,不能向社会公开,不能让民众有效参与。中国古代腐败频发且难以根治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无法正确划分公私界限,在恩报的影响下,当在私人领域发生馈赠而需以公共资源加以回报时,制度便会异化,腐败便随之发生。面对古代廉政经验,我们要采取一种开放的姿态,持一种谨慎的立场,既不能全盘接收,也不能全部否定,而是要站在现代的立场上进行抽象继承,具体批判,局部继承,总体批判,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吸收一切文明中的有益成分,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干部管理、监督的科学化。摒弃古代廉政经验中人治的内涵,克服局限性,与此同时赋予其新的价值,使之在现代民主法治的框架内实现传统的现代性转化,进而为当下中国的廉政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加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一要大胆启用官员财产申报和新闻舆论监督制度;二要在发展民主的过程中着力构建权力制约体系;三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权力的全面监控;四要健全具有实用性的廉政制度,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6.
李宪堂 《人民论坛》2023,(11):110-112
以儒、法、道三家互补为特征的传统政治就如何治理腐败和“微腐败”留下了大量切实而有效的经验和鉴戒。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散朋党”作为治国治吏的要务,为了惩贪防腐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监察制度。在官吏的选拔上,诸子百家都主张举贤任能,把任用贤才看作国家治理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渊源深远,历代沿袭形成了一个极为严密细致的体系,把节欲俭身看作仕者廉政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设有考察民意、征集舆情的制度和设施。  相似文献   

17.
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思想认识、法律依据、机制设计、制度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性地推进和完善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毅强 《人民论坛》2012,(35):140-141
"制度加科技"源头防腐是我国廉政科学化的创新举措,其系统性内涵摆脱了单纯制度建设或科技创新的片面性,实现了制度与科技在廉政科学化观念指导下的有机融合。制度预防理论、技术制度协调演化理论与我国的"制度加科技"源头防腐体系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对我国的反腐倡廉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思想认识、法律依据、机制设计、制度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性地推进和完善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建设公立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既是新时期我国反腐斗争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公立高校健康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各公立高校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公立高校的教职人员对高校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对风险点的查找缺乏权威监督、防控措施存在不足等。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今后应以制度建设为基本路径,以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落实和配套为依托,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