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色列的暗杀行动早已“全球闻名”,执行这些暗杀行动的就是有名的摩萨德机构。目前执掌摩萨德帅印的是右翼强硬派代表梅厄·达甘。  相似文献   

2.
谋杀! 1946     
唐飙 《学理论》2008,(1):62-63
序 “八·一五”光复。国民党抢夺抗战果实,哈尔滨云谲波诡,各方势力粉墨登场。“雪狼行动”暗杀残忍,我党针锋相对,坚决斗争。李兆麟九次遭暗杀,将军之死,扑朔迷离。真凶落网,拨云见日,寒江春晓,曙光普照……  相似文献   

3.
媒杀!1946     
"八·一五"光复.国民党抢夺抗战果实,哈尔滨云谲波诡,各方势力粉墨登场. "雪狼行动"暗杀残忍,我党针锋相对,坚决斗争.李兆麟九次遭暗杀,将军之死,扑朔迷离.真凶落网,拨云见日,寒江春晓,曙光普照……  相似文献   

4.
高荣伟 《侨园》2013,(9):28-29
<正>居功甚伟以色列建国六十多年来,风云变幻的中东经历了5次大战,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的众多阿拉伯国家被小小的以色列占尽上风,摩萨德居功甚伟。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摩萨德,以色列可能早已亡国。无论是在历次中东战争中,还是在以色列发展的关键时刻,无所不能的摩萨德总是挺身而出,赢得了整个以色列人民的尊重和喜爱。20世纪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美国  相似文献   

5.
张作霖一生遭遇过多次暗杀,其中有3次鲜为人知.历史记载,影影绰绰,模模糊糊,几乎被人遗忘.有"杀人魔王"之称的徐树铮.是这3次暗杀张作霖的主谋.那么,徐树铮为什么要暗杀张作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实施的暗杀?暗杀又为什么没有得逞?几年后,徐树铮又是怎样被别人枪杀的?现在,我们就来解开这个沉埋已久、并逐渐被人遗忘了的历史谜案.  相似文献   

6.
刘肃勇 《侨园》2015,(Z1):88-89
日本关东军为侵占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曾多次逼迫"东北王"张作霖同日本签订"东北铁路的满蒙积极政策",即俗称"日·张密约",都被张作霖拒绝,遂恼羞成怒,决意暗杀张作霖,换上能听从日本摆布的亲日分子,主管中国东北。关东军总司令村岗长太郎便将这一绝密行动交给了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河本大作认为暗杀张作霖的最佳办法,是选定从锦州至沈阳  相似文献   

7.
萧寒 《各界》2013,(2):11-14
汪逆病死 汪精卫,字季新,名兆铭,号精卫,1883年出生在广东三水,5岁入私塾,9岁学书法,少年时期即表现出聪慧才智。1910年,汪精卫参与暗杀清廷摄政王载沣,后因行动泄密而被捕,在狱中赋有《被逮口占》一诗明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川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8.
刘火雄 《各界》2013,(10):30-33
作为远东最后一块"冷战活化石",朝鲜半岛尽管在1953年实现停火,朝韩"暗战"却一直明里暗里地进行着.在你死我活的军事对峙中,双方多次互派谍报人员,从事情报搜集、暗杀破坏等任务.直捣黄龙、欲置对方最高领袖于死地的刺杀行动同样此起彼伏,众多特遣人员为此成为国家利益和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美军的后备役部队近年来几乎参与了全部的战争和维和行动,美国正全力将后备役部他与现役部队一体化。 今年3月,美国民警卫队第49 装甲师接管了美军驻波斯 尼亚维和部队的指挥权。美军后备役部队参与战争行动本来不算什么新鲜事,但这次维和行动却与众不同,它开创了美军后备役历史上的三个“第一次”,即:越战的美军后备役师的第一次部署海外;二战后后备役部队司令部第一次取得对现役部队的指挥权;有史以来后备役部队第一次取得对多国部队的作战控制权。这次引人注目的行动标志着美军后备役部队正逐步走上历史前台。近年来几乎参与…  相似文献   

10.
周冉 《各界》2012,(11)
华君武给自己刻了一方图章:“大愚若智”,意思是以为自己很聪明,紧跟形势,其实是个大笨蛋。他说,过去做过的最不好的事情就是画了这些画,犯了这些错误;最好的事,就是画了蒋介石,特务要暗杀我。  相似文献   

11.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先锋引领行动,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这是新时期提升我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战略部署和行动指南。组织部门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实施先锋引领行动,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次绝密行动,从人员挑选到行动实施只有戴笠和胡宗南两人知晓。然而,由戴笠派出的这支军统特务潜伏小组刚进解放区就被抓获了,如此机密的情报是如何落入共产党手中呢?是谁破译了戴笠的加密情报呢?  相似文献   

13.
张宏  张晨怡 《各界》2014,(5):28-3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派一直是人们非常好奇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横空出世却又昙花一现,当红一时却又被褒贬不一。它的两个代表作家穆时英和刘呐鸥,年轻而富有才华,却又先后走入歧途,最终陆续被暗杀身亡,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刘向上 《侨园》2011,(8):46-47
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一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但是,一些或明或暗的反革命分子不甘心就此灭亡,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做最后的反扑,他们一次次将暗杀的枪口对准新政权的各级干部。1951年3月,毛泽东原秘书、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就被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刺杀,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遇刺身亡的高级干部,一时震惊了中央。  相似文献   

15.
诗怪林庚白     
裴毅然 《各界》2010,(5):1-1
南社诗怪林庚白,福建闽侯人,十余岁便负笈北京,热心政治,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加入京津同盟会。民国元年,在上海与陈勒生等创办“黄花碧血社”,专以暗杀帝制余孽为急务。“二次革命”失败后,浮沉宦海,初任参议院秘书,一度代理秘书长,年方二十二岁。  相似文献   

16.
卡拉奇暴力活动何其多本刊特约记者胡晓明伊斯兰堡专电近年来,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的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尤其是最近一段时期,暗杀、爆炸、枪战、绑架、抢劫等暴力事件有增无减,恐怖活动接连不断,报纸上几乎天天有此类消息。请看此间报纸提供的一组触目惊心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总统布什上台不足一个月,就急匆匆地对美国的老对头伊拉克发动了第一次军事打击行动。尽管他本人宣称这只是“例行的行动”,然而,这次空袭目标不在美设立的“禁飞区”,而是直指首都巴格达附近的通讯指挥中心;这次行动除直接参与的 24架美战机和 6架英战机外,还出动了 50架各种飞机参战,行动规模可谓“空前”;空袭事前得到总统批准、进行情况及时禀报总统、事后总统立即对外公开表态。仅从上述几点,人们就不难看出,这是布什新政府精心谋划的行动,决非“例行”公事。 对外炫耀武力几乎是美国历届政府的“爱好”,布什新政府…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掀起过一次次惊天动地的巨澜狂涛。一幕幕刀光血影中,一个个先烈倒了下去,一座座无字的丰碑耸立在中华大地。仅在上海滩,1913——1920的短短七年,就发生了北洋政府暗杀中国国民党高层领导人宋教仁、陈其美、张汇滔的三大政治血案。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1,(16):28-28
欧洲国家政治意愿不足 未来几十年,欧洲对自身边界以外事务的影响力会大大降低,塑造并界定21tU:纪的将是其他地区,而不是欧洲。北约日益边缘化的原因之一是其欧洲成员国的表现。北约在利比亚的行动是一次筹划得很糟糕的军事干预,许多成员国拒绝或无力参与实际的空袭行动。  相似文献   

20.
独联体不平静的三月俱孟军今年3月,独联体国家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是个不平静的月份。俄罗斯著名电视节日主持人利斯季耶夫遭暗杀、阿塞拜疆特种警察部队的叛乱、哈萨克斯坦议会被解散、乌克兰议会废除克里米亚宪法、白俄罗斯总统与议会的冲突、摩尔字瓦德涅斯特河沿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