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宴可以说是最隆重、规格最高的正式宴会.国宴是国家元首或政府为招待国宾、其他贵宾或在重要节日为招待各界人士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在我国,国宴一般是由国家主席或国务院总理为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问而举行的正式宴会,地点通常选择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举行.1959年前则在北京饭店、中南海勤政殿等地举行.  相似文献   

2.
朱镕基总理绝少题词,这是国人共知的,但也有例外。今年4月16日朱总理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曾亲笔为该校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真是不题则已,一题惊人。老实说,乍一看到这4字校训,确实让人难以相信这竟是堂堂一国总理的手笔。一般地,大领导题词,总是从大处着眼,诸如“做好会计工作,服务经济建设”之类,是所谓高屋建瓴。“不做假账”呢?它是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不做会计的人也知道,做账理应真实,客观,不能做假,更何况是国家会计学院的高材生?“不做假账”或“如实记账”之类的基本常识,就像“1+1=2”一样不必在大学课堂上提起。而我们的总理以“不做假账”作为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要求岂不太低?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外滩,硕大的白底红字的“美国肯德基家乡鸡”昼夜争辉,伫立其下那真人般的肯德基家乡鸡创始人美国山度士少校的塑像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异国情调。据美国方面声称:肯德基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设有8000多个连锁店,没有一家是不成功的。秘诀何在? 不妨让我们走进肯德基,无论是首都还是上海的连锁店,它的格局是相同的:大理石地面、镀铬立柱式座椅,线条简洁明快的柜台和头戴白色高帽的可爱的女招待。 3年前在中国大陆登陆的肯德基至少给我们这  相似文献   

4.
你可曾记得这一段笑话:一位过路人在客店留宿,吃了店老板的一只熟母鸡。由于他没有带足钱,欠下了这只鸡的帐。三年后,这个人又路过这个客店,向老板还钱,老扳拨弄了好一阵算盘,要他还五百只鸡的钱,客人与老板论理,老板说:如果三年前你不吃掉我那只母鸡,它就会生许多蛋,蛋可以孵小鸡,小鸡长大了又可以生蛋……那人没法子,最后找阿凡提帮忙才打赢了这场官司。煮熟的鸡自然不会下蛋,但如果借出的是活鸡呢?实际上,现代企业的很多“老板”都懂得向银行借“鸡”生蛋,以蛋还钱的诀窍。但这个“鸡”可不是  相似文献   

5.
接到采访一位“特殊人物”的任务,我拨通了他家的电话,“行,没问题!”他在电话里非常干脆、爽快。他叫刘一行,广州市第七中学高三学生,患有先天性白化病。站在他家的铁门前,我却犹豫了,见面时要不要循礼握手呢? 门开了,他笑眯眯地,但没有伸出他的手。我看见了你眼中掠过的一丝惊异,我吓你一跳了吗?白色的头发,白色的眉毛,白里泛红的皮肤,像个外国小伙子,是吗?走在街上,陌生人看我的眼神都很特别,有一些人一见面还跟我“Hello”哩。(笑)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老画家,他也以为我是个外国留学生。其实,我  相似文献   

6.
北京人仗义,却爱“挑刺儿”(找毛病)。能让他们挑不出毛病的事实在是太少了。一天晚上,一位叫万嗣全的中年男人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要做个报告,讲亚运会的重大意义。按照惯例,干这事儿总是不合算的。想想吧,面对那么许多精明过人的北京人,你还不得让他们折腾个够?! 这不,他一坐上主席台就让人“挑”上了:什么亚运会组委会秘书长,我怎么不认识?这是哪个庙来的和尚?接着,还有更“邪乎”的:怎么长这样啊,对不起观众!!! 不料万秘书长一气讲了近三个  相似文献   

7.
大新路152号,万宝冰箱厂门市部。每天,门前马路上都停着十多辆人力三轮车。车主目不转睛地盯着等候购买冰箱的顾客,却都不敢上前兜生意。只有一位戴眼镜的“四哥”是例外。待“四哥”与一个个顾客谈妥,车主们哄的围住他:“四哥,哪个客给我?”……偶尔有一两个新来的车主擅自与顾客接触,耳旁即传来一声叱责:“懂规矩吗?这是四哥的地盘!”以上情景,很易让人联想到解放前黑社会势力控  相似文献   

8.
英国青年胡润在中国工作了几年以后,一直困惑于如何成功。有一次在英国度假,他问他父亲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诀窍,他父亲就反问他:“你给中国带去过什么?”胡润后来回忆说这句问话对他来说有点醍醐灌顶的意思,他明白要成功就是要为尽可能多的人做些什么。循着这一线索,他后来做了一个中国的财富排行榜出来。虽然一开始没有多少人理会这些事,但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富人都知道这个刚刚结婚没多久的英国小伙子。每年9月胡润把他的富人排行  相似文献   

9.
外国人到日本,很快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其中之一是:为何在日本生活如此不易? 众所周知,日本现在的人均收入之高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不过,象欧洲和北美这些发达国家里的人,几乎都不会乐意过一般日本人那样的生活,因为普遍日本人的住房狭小,工作时间太长,物质的补偿和娱乐的机会也极少。我的一位朋友第一次从纽约来到日本,当他漫步在横滨的居民区时,看到窗台和阳台上到处都晾着衣物。他问别人:“你们都没有烘干机吗?”是的,日本现在有足够的钱,让它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那么,为什么人有钱了,扔安于这  相似文献   

10.
1987年8月的一天下午,拱北通往广州的公路上,一辆“日野”豪华大客车在奔驰。澳门来客X似睡非睡地斜躺在舒适的高背靠椅上。他做“水客”的营生已非一日,此行头站在拱北已经顺利得手,下一站是福建,菩萨保佑,相安无事,那将又是一条大鱼……“日野”一个刹车,惊醒了X的黄粱梦。车子已经进入广州市郊。几位先生敏捷地登车。一个小伙子摸摸架子上的一个提包,“这是谁的?”  相似文献   

11.
面对嘲弄     
美国纽约电话公司总经理梅克洛先生年轻时是一个单纯无知的人,常受人欺骗而不知悟。他事事顺从,毫无主见。那时他在火车站打杂工,工人们看他年轻愚昧,便常常搞恶作剧和他开玩笑。有一次,烈日当空,一个名叫贝格伦斯的工头把梅克洛唤到面前,对他说:今天红灯里的油用完了,趁现在没事你到那座圆房子拿些点灯的油来,要红色的,才会发红光。梅克洛马上去做. 他冒着火热的太阳,奔了一里多路,到了那座圆房子,向里面的人说明来意。“红油?”屋子里的人很惊奇地问:“那是做什么用的?”“点灯的呀!”梅克洛说。那人想了一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便对这呆头呆脑的孩子说:“噢,你走错了,你所要的红油不在这个圆  相似文献   

12.
大约四年前,笔者去珠江三角洲采访,在东莞一家工厂门口,发现挂着五块牌子,也就是标志着五家企业。当时我很惊奇,请教工厂厂长:为何举一反五?厂长回答得很有趣: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多一点活路、多一点办法好,还是直奔死胡同,一棵树上吊死?他又用广东俗语解释:“一鸡死,一鸡鸣”,“东方不亮西方亮”,手里的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一个正在广州逗留的颇有身份的日本人向接待方面提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要求。不是说“食在广州”吗?我想吃一样东西您能办到吗? 当然!当然! 一碗粥……哦,好办,好办!是鸡粥?牛肉粥?鱼粥?还是状元及第粥?艇仔粥?皮蛋瘦肉粥……不,我要找一块百年的陈皮熬一碗白粥。哦?!这,这……不管多少钱,我愿出。日本客人淡淡地笑着,中国主人大大地诧异着,为难着——俗话说: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稈草(稻草)。陈皮不难找,但积存百年的陈皮却稀罕得很,简直是个宝。接待者心中暗暗叫苦:陈皮化痰下气,这日本人  相似文献   

14.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尽人皆知的赢的策略,可真要做到就不容易了。有一次,一位美国的商人前往日本谈判,他带着一大堆分析日本人精神及心理的书籍上路了。一路上,他都在琢磨对付日本人的办法。飞机在东京着陆,他马上受到两位专程前来的日本职员彬彬有礼的接待,替他办好一切手续,把他送上一辆豪华的轿车,让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后座。美国人问:“为啥不来一起坐?”“你是重要人物,我们不应妨碍您休息。”  相似文献   

15.
1993年5月25日,广州中山大学的一个考场中,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学生正襟危坐,接受考试。他们在考什么? 他们在考“中国托福”。耳机里传来清楚的对话。男:好一个孙主任,吃了东西不给钱。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试卷上赫然印着4个备选答案:A,孙主任是一个好人。B.吃孙主任的东西可以不给钱。C.说话人对孙主任很不满意。D.孙主任以前很好。此题看上去好像小孩子在做智力游戏,然而此题却是HSK50题听力理解题中的一道。此刻,成千上  相似文献   

16.
双良集团的副总裁马福林在上海的时候见过一次胡润。 “有一次朋友聚会,有一个人说要带一个我们大家都听说过但没见过的人来,结果来的就是胡润。” “胡润的记忆力很好,一说双良,他马上说出是做中央空调的,老板叫缪双大,还说出了公司的总资产。我当时对胡润说,你不要再把我们列入你那个榜里去了行不行?我们做得并不是很大。只要你不把我们列入你的榜里,我可以再为你介绍三五个比我们大的企业。当时胡润笑笑不说话。”马福林这样回忆他与胡润的交往。  相似文献   

17.
饮早茶     
《南风窗》1988,(10)
此“秃”治彼“秃”当年,从化县旗杆区多荒山,秃秃地啥也不长。此地人穷,志也短,生财之道少。1980年,三十出头的区长决心把荒山承包给私人,种上荔技,治穷致富。包山的投标开始了,只是应者寥寥。有天,村干部来请示,“区长,人们只肯出5块钱一年,包不包山头给他?”“包!一包30年!收他150元,叫他们好好种果树。”区长咬着牙说。 5元钱一个山头,这“山大王”好当呐。然而,人们还是不种树。区长脑门冒火,心中发凉——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是“做惯乞儿懒做皇帝”。他忍住火,憋住气,从上头争得一笔钱,买了果树苗回区,分到村,让挖好了树坑的农民来拿树苗去种,免费!  相似文献   

18.
县长的帽子     
云南沧源县为阿佤族世聚地带,这是一个小民族,总共不超过5万人,世世代代刀耕火种在阿佤山上,到了90年代还是一穷二白。县长每回去省城开会,都要戴上一顶象征着佤族的旧毡帽,一是表明自己“少数民族”的特殊身份,二是为了便于向省里要救济。长此以往,县长这帽子也戴不安乐。他下了狠心:佤族人吃亏就亏在“帽子”太小,5万人能干什么?号召大家积极生育,把5万变成100万人,不就得了吗? 他果真动员起来,人人坐而“生产”,有一家人生了12个孩子,县里还树为标兵模范。人多了,还是刀耕火种,还是一穷二白,而且,一碗饭摊给几口吃,更加食不果腹。  相似文献   

19.
老愚 《法制博览》2010,(8):51-51
一温泉开业,跟朋友前去尝鲜。大门口,身穿开叉旗袍、露出白皙大腿的迎宾小姐口吐莲花:“贵宾,您好!”朋友无所谓地点点头,我却很不自在,直觉这个词不能这么用。“贵宾”是一个概括性的词汇,一般用在书面语里,而且局限于对第三方介绍客人时用。不知何时,“贵宾”替代了先生女士的传统称呼,性别通用,大小通吃,变成跟“老板”、“领导”、“老总”、“大哥”类似的词语。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我的导游,供职于利比亚情报部的侯赛因先生,急匆匆地来到我的房间,汗流满面地说道:“快点儿,领袖正在班加西等你呢!已经准备了一架飞机”。这是我此番探险性旅行的开端。三十余年以来,利比亚与世隔绝,成了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国家。即使有少数人多次来到此地,也根本不能知道表面情况之下的真实情形!自从卡扎菲在1969年掌权以来,他一直鼓励他的人民,与外国来访者保持有限度的接触;同时,他又将自己品牌的“革命理论”强行灌输给全国人民,由于在上世纪70、80年代外国使、领馆相继关闭,外国公司纷纷撤出利比亚,来自西方世界的访问者实在是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