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彤 《廉政瞭望》2012,(9):59-59
听一个男人在电视上讲他和藏獒的故事。他说他的藏獒和他的感情非常深,首先。只认他一个人,只有他可以摸,可以逗。其次,他的藏獒非常有灵性。一次,他去新疆,玩了半个月,几乎玩疯了。  相似文献   

2.
监考     
他从小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每次考试,他都是和倒数挂上名。老师都不想叫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个笨蛋、白痴。父母听到这样的话,暗.暗地为他担心着。  相似文献   

3.
中奖500万     
他和她结合时,都是二婚,他对她很满意,说是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她对他很赞赏,说是终于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他和她都宽容大度、知情达理,他从不问她过去的婚姻,怕提起往事伤了她的心,她也从不追问他先前的家庭,怕破坏了两人和谐的气氛。他说,我们今生有缘,天造一对;她说,我们是前世有约,地设一双。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13,(23):28-30
巍巍韶峰山,清清韶河水,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他从韶山走出乡关,走向中国,走向世界。毛泽东同志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为党和人民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格风范,永远受到人民群众赞誉;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5.
任彦 《党建文汇》2007,(2):49-49
从小,他就有从大学中文系到职业作家的人生规划。1955年,他的哥哥要考师范了,但是,家里没钱供两兄弟同时读书,父亲只好让年幼的他先休学一年。1962年,他20岁时高中毕业。“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和经济严重困难迫使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招生名额,结果,成绩在班上排前三名的他名落孙山。高考结束后,他经历了最痛苦的两个月,所有的理想、前途和未来在瞬间崩塌。他不知所措,记不清多少个深夜,他从床上惊叫着跌到床下。  相似文献   

6.
杀手与瓦匠     
寺人披。史书上是这么称呼他的。寺人披算是史上最早的武功高强的阉人。 现在,谈谈埃希曼。那是一个纳粹军官,他负责组织运输,把几十万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但是,他本人并不是一个残暴的人,他喜欢犹太人的音乐和文学,他本可以收下一笔钱,然后放过一些犹太人,但这会使他“良心不安”——埃希曼先生是个“正派”的绅士,他拒绝受贿。他严格高效地执行他接到的命令,即使明知他的列车在开往毒气室。  相似文献   

7.
认识他,是在医院里。虽然穿着蓝白相间的病服,依然挡不住他的年轻和英俊。 发现骨癌,是两个月前,他正办理出国手续。拿到签证的时候,他高兴地飞奔,但是路上他摔倒了。右腿软软的,抬不起来。去医院检查,是骨癌。医生让他立刻住院动手术,截去右腿,这是保住生命的唯一方式。但是.他拒绝了。  相似文献   

8.
情系千万家     
陶银生 《党课》2012,(7):66-68
他朴实无华,像哺育他成长的大地一样憨厚;他兢兢业业,如一头老黄牛,一生没有任何奢望,只是默默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他没有刨下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对老百姓的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他就是河南省劳动模范张振芳。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资本     
马晓伟 《党建文汇》2010,(11):47-47
多年前,有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想进通用电气公司。很快,他的梦想就被残酷的现实击得支离破碎。后来他进了一家适合他的小公司。他学的是机电制造,在公司里担任技术顾问。他不断地学习和钻研,终于练就了一身了不起的功夫,无论什么电机,他只要听一听声音,不用打开机箱,  相似文献   

10.
王树增 《党建文汇》2009,(11):49-49
他高二退学。摆摊晃到了30岁,他当上了新东方教GRE的老师,被德国媒体评为“中国最好的英文老师”。他办了个网站,没赚到钱,但他和他的牛博网从未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缺席。他也曾被现实深深地挫伤。但他依旧执著、真诚地要活出自己。他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成了广大青年的座右铭。他就是老罗英语培训学校校长罗永浩——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周恩来的名字和风范,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心向往之。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他既是革命家的典范,也是普通人的典范。他一生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谦虚谨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晚年,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照顾大局,相忍为党,所有这些,都在他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个”中有所体现。他最后的请求和唯一的愿望,只是悄悄地、不留痕迹地把自己的骨灰,撒播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人生自古谁无死,活在人心便永生。他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必将世世代代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本刊将连载著名周恩来研究者秦九凤先生的《盘点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最后一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大哥     
曹春雷 《党课》2013,(1):106-107
他结婚了。婚礼上,他和新娘没有拜高堂,却拜了他的大哥——他的父母早已去世,是大哥把他拉扯大的。躲闪不及的大哥,很局促地接受了这一拜。这个肤色黝黑的山里汉子,坐了几天几夜火车,刚刚赶到了这里。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4):77-78
他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开着一家有名的心理咨询室,来咨询的,常常是情感遇到问题的年轻人。他接手的案例从来没有一次失手,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在杂志和电视台都有专栏,人们都把他当成爱情专家。很多时候,他自己也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4.
李老李雪峰去世已将近5年了。我为他做秘书服务了16个年头,曾和他朝夕相处。在那些日子里,我有时坐在他书桌的对面,有时坐在他的病床旁,听着他丰富知识的传播,听着他对往事的述说,这些情景犹如昨日……  相似文献   

15.
他曾是一位军人,4年军营生活的磨炼和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的熏陶,使他回到地方后对武装工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20年来,“事业重于泰山”这一工作准则,伴随着他经历着风风雨雨,从武装于事到镇武装部长,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武装事业上,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从未动摇过他于好武装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就是乌兰县茶卡镇武装部部长汪浩勇。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中将司令张振汉,一下成了红军的俘虏,从此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从将军到俘虏,羞愧、沮丧、万念俱灰,都有过。是红军的言行感化了他,教育了他,并激励他脱胎换骨。红军吃包谷饭,喝洋芋汤;优待他的是米饭和猪肉。长征途中,发给他新棉衣,配给他一匹大骡子。翻越雪山时,他摔成重伤,是红军战士轮流把他抬过了山:进入草地后,红军战士勒紧裤带,把干粮和野菜留给他吃……是红军这座大熔炉,重新铸造了他的灵魂,使他成为革命的同路人。  相似文献   

17.
歌唱祖国     
几年前,有位年近六十的老者,他八十岁的老母亲去世了。当他谈起此事时,在他脸上、那张沧桑的脸上,我看到了几分无助。那天,他给我讲了他母亲的许多小事,虽然他没有流泪,但我分明感觉到他心里的痛,痛彻肺腑的痛。他有一句话,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你知道吗?不管人多么老,只要母亲在,他就是孩子,是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还可以随时向母亲诉苦和撒娇的……我不想加深他的悲伤,就强忍着泪水,但我深深地感觉到:世界上最疼他的那个人去了……  相似文献   

18.
周维环 《求贤》2008,(2):30-31
在万新街道有一位中等个子.虽相貌平平,但从他明亮的双眸和朴实的言谈举止中.从他扎实干练的工作作风中,都透射出他是位思维敏捷、精明强干的人,他就是万新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宝华,街道办事处的同志们一谈起他,无不交口称赞。班子成员评价他,忠诚事业.作风民主,党性原则强,是个好班长;机关干部反映他.勤政廉洁,忘我工作,模范作用好,  相似文献   

19.
陈赓因其智勇韬略和风趣的性格在中国共产党内外和军内外声名显赫。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第二次东征中,他冒死背出蒋介石,成为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在毛泽东等中共领袖领导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屡建功勋。不仅如此.他的婚恋也同样颇具传奇色彩。他和傅涯最终能够如愿结成秦晋之好,主要得益于邓小平与王智涛为他俩巧传红娘接力棒。  相似文献   

20.
陈云是我们党的一位杰出领导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创造性的工作成效以及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也因此他获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敬重。毛泽东在党的八大期间曾说:“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称赞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