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还是私营企业主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必须创造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国私营企业主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是具有剥削和劳动双重属性的私营企业主阶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力量,必须坚持和完善对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的政策和法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在肯定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需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十三大的这一提法,一方面肯定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从理论与实践上,要求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问题,作一些深入的探讨。一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工劳动为基础,存在一定剥削成份的经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就是要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建立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由此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即社会主义在任何条件下,都绝对地排斥带有一定剥削成份、并且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私营经济。  相似文献   

3.
社会群体与中国私营企业主群体探析李慧而这些年来,我国私营企业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目前私企户数已达70.9万户,雇工1040万人。迅速发展的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主队伍,引起了人们对“如何对私营企业主定性”,“私营企业主是否形成了一个阶级”问题的关注和争议...  相似文献   

4.
李立 《各界》2010,19(3)
改革开放30年来,私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私营企业主队伍逐步发展成了一个稳定的私营企业主阶层,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能否实现政治社会的稳定、化解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因而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问题值得我们给予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私营企业主是一个新生的社会群体,围绕其生成和发展的动力与机制,国外学界存在市场转型说、政治经济说和社会文化说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市场转型说认为,我国私营企业主是政府管制松动后市场化发展的产物,且将随市场增长而日趋成熟和壮大;政治经济说则强调,政治权力并未随市场扩张而削弱,而以其特有的网络和影响力在市场化过程中影响私营经济及作为其人格化载体的私营企业主的成长和发展;社会文化说则揭示了传统价值和共享规范在推动私营企业主成长中的意义和贡献。三种学说在相互论争中共同推进了有关我国私营企业主生成机制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随着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私营企业主群体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提出独特的利益诉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福建省商会组织成为私营企业主阶层利益聚合和利益表达的利益代表机制和平台,使福建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表现出新的态势。本文以福建省商会组织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些组织对福建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实践的推动,深入分析福建省商会组织在促进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落马高官看官商勾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和法律地位已经明确的今天。应当清醒地看到,私营经济发展进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这些问题与当前腐败问题有密切的关联。一些官员或与对其拉拢腐蚀的私营企业主一拍即合,或主动寻求与私营企业主“联姻”。当前尤其要警觉的是私营企业主与官员的相互利用、钱权联合进一步加深,隐含的内容很多。  相似文献   

8.
所谓私营经济,是指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由私人投资兴建、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成份。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私营经济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不断延续。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尽管私营经济作为被改造的对象,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消失了,但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蓬勃发展,私营经济又在中国大地产生、发展,并以不  相似文献   

9.
阶级是一个以共同的经济地位为基础的具有共同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社会集团。阶级形成的首要条件是经济关系,重要条件是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从经济关系上看,我国的私营企业主具备了形成为一个阶级的经济前提;从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上看,我国的私营企业主不会最终形成为一个新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0.
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份不仅有排斥性,也有相容性,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相容性占据主导地位。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分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其他经济成份就是公有制以外的所有制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  相似文献   

11.
现在,私营经济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范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也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经济发展。在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私营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一、社会经济成分的基本规定性 要正确认识私营经济作为经济成分的有关问题,首先要弄清经济成分的含义及其性质确定。 所谓社会经济成分,是指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组成部分的经济形式。研究社会经济成分的性质以及各种经济成分间的关系,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研究经济成分的性质,必须把握两点:一是把握好方法论。要明确,事物的性质或属性只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条件下的一种补充经济成分,是比个体经济层次更高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为基础,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它规模较大,效益较高,比个体经济更具有发展潜力.如果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私营经济便是这一经济增长点的核心.到1996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发展到81.9万户,从业人员117.1万人,注册资金3752.毛亿元.为了促进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私营企业要依法经营;另一方面,私营企业主都希望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本文…  相似文献   

13.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两次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措施为:加强资本集中、帮助提高个体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水平、科学决策和加强政府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宏观调控等。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对待私营企业主 ,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分析和认识私营企业主作为我们党的群众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私营经济,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私营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令人注目的问题。然而有些问题,如假冒商标、偷税漏税、行贿购销等,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并非私营经济所特有,不能只打私营经济的板子。●只要允许私营经济存在,社会分配不公状况就必然存在。私营企业主高收入引起的分配不公的社会震荡,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公有制经济仍处在“大锅饭”与低收入这一状况激起的。●完善税收体制,健全工商管理制度是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经济杠杆和重要条件。●对私营企业的治理,应放到社会经济大环境上来。在公有制经济活力不大的情况下,私营企业的活力和它的大量消极影响同时存在。加速公有制经济的改革,是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2,(50)
正是基于对私营企业主的理解,不管理论界内外是否有少数人主张将他们划进“资产阶级”范畴,绝大多数从事实际工作的人、特别是私营企业主们都认为,发展私营经济决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私营企业主不是资产阶级。 那么,私营企业主究竟是什么呢?广东省委党校校务委员陈甲优教授认为,中国私营企业主既不能划入资产阶级,也不是能划为工人阶级,而是一种新的阶层,不能用过去的帽子来罩住他们。  相似文献   

17.
何俊生 《理论探索》2005,3(4):77-78
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但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剥削者。这是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把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定性为剥削,既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利于私营经济自身的发展和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私营经济是一种不同于国外资本主义和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新型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的大多数人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既有凭借资本等生产要素而获取非劳动收入的一面,又有参加劳动而获取劳动收入的另一面,关键在于正确区分“非劳动收入”与“剥削”。业主与员工的关系正在党和政府的教育、引导下,向着自愿基础上互利的劳动合作关系方向发展,对此需要继续加强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吴迪 《学理论》2009,(24):95-96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决定交换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和交换具有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他们的著作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论述。正确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和交换的决定作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决定交换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和交换具有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他们的著作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论述。正确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和交换的决定作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