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腐败与委托代理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波 《中国发展》2002,(2):59-62
本文提出,民众与国家、公职人员之间的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失灵是腐败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文章描述了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运行机制,分析了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失灵的原因,提出了这一假说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段小力 《前沿》2009,(1):19-21
村官腐败给农村和谐稳定、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社会风气造成了危害,制约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在农村落实。本文对村官腐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提高村官待遇,加大其腐败成本;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新生代村官的选拔机制;坚持村务公开,增加村官的腐败风险;坚持司法独立,健全监督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3.
梁霄 《人民论坛》2013,(11):154-155
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系统腐败现象频发,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腐败的成本和收益、腐败行为发生的客体、非理性腐败和反腐倡廉政策的成本收益评估等问题,这有助于使腐败研究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更趋完善和系统,对腐败现象的解释力更强,从中引申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4.
许博  孙锲 《青年论坛》2006,(1):13-17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在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的行为,这些负面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秩序和经济继续发展的动力,腐败首当其冲。本文试图从腐败主体的微观成本与收益入手进行分析,探讨腐败的机理及发生过程的规律,并依据分析提出相应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薇 《学习与实践》2006,(10):11-20
腐败既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个涉及诸多领域的制度现象。腐败活动源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是在腐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前提下出现的一种合乎经济理性的行为。彻底的反腐败应该是一场长期的、全面的制度性的努力,即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改变腐败活动的成本收益状况,把腐败活动的私人总收益降低到最小,并把惩治腐败的社会总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孙桂娟 《长白学刊》2008,(2):116-117
腐败滋生蔓延是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在我国,腐败者所付出的成本低是腐败滋生的原因之一。在现有体制下,与其所实施的腐败行为相比,腐败者在经济上、政治上、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所承担的精神压力等方面投入的成本较小。公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公共权力过分集中且缺乏必要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是腐败成本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个人与社会互动的产物。腐败产生的原因既有现存体制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机会,即具有结构的使动性,同时也是在行政体系中占据一定职位、拥有一定权力的官员将腐败作为记忆痕迹内化并在行政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现存的腐败体系既是个人腐败行为的产物,也是个人腐败行为产生的条件和中介。  相似文献   

8.
宋健 《今日海南》2014,(3):30-3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此,应当认清腐败实质,洞察腐败机理,坚持综合施策,不断提高有效防治腐败工作水平。腐败的本质是以公权谋私利。腐败源于人性的自私,是权力的伴生物。从腐  相似文献   

9.
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云 《思想战线》2006,32(2):44-48
腐败行为的存在有着深刻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原因。以清廉收益和腐败收益为变量建立效用模型,通过效用最大化分析得出非正式制度影响清廉收益和腐败收益之间的替代率,从而进一步影响腐败行为;正式制度主要是通过影响腐败的期望收益,进而影响公职人员的预算线,最终影响到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0.
腐败成本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本文从腐败主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腐败过程中存在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受罚成本的分析,阐述提高这三种成本,可以提高腐败者进行腐败行为的门槛,减少腐败行为,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腐败行为支付的道德成本,主要体现在伪装行为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与心理疲劳、随时可能被发现而受到法律惩罚的心理恐惧、以及腐败行为被发现后带来的声誉受损等方面。道德成本对腐败行为的制约力,取决于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高低、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强与弱、多与少、腐败行为人道德水准的高与低以及腐败行为被察觉概率的大小与所遭受处罚的轻重。为此,采取加大腐败成本的方式去反腐败,就要把高水准的道德规定与组织规则结合起来对潜在腐败行为人施加直接影响;以常规、快速和适时的处罚提高腐败行为被惩治的概率,给腐败者以持久的心理压力;同时公开腐败行为相关信息,使腐败行为人承担的道德成本由隐性成本变为显性成本,形成巨大舆论压力。  相似文献   

12.
建设工程项目中腐败现象的根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中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漏洞使不法分子牟取暴利成为可能。必须加强制度预防、技术预防、监督约束预防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等措施以杜绝腐败。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不道德行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不道德行为属于集体不道德行为的子类。从企业伦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不道德行为问题的特征、危害和成因 ,可以看到 ,必须加强企业行为道德规范的建设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4.
事业观,是指对事业的总的看法,即对事业的意义、目的、个人与事业、社会等关系的价值判断。事业观对人的一生所产生的影响重大。正确的事业观,将引导人们为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错误的事业观,将误导行为人步入歧途,迷失方向,甚至造成对社会的危害;没有事业观的人,将碌碌无为,平淡一生,失去人生意义。 事业观自古有之。越国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整治国政,十年生聚,灭吴称王,成就霸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从整体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覆盖面狭窄、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等。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构想来发展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6.
试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矛盾的特点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的中国 ,正处于农业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历史重要关头。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 ,农业的生产方式、农村的社会结构乃至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农民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传统与现代、先进与保守、文明与蒙昧、法制与野蛮的激烈的矛盾冲击使我国农村呈现出前所没有的错综复杂、千姿百态、多元化的景象。在积极与消极、进步与颓废、正面与负面、剧变与失衡、困惑与摇摆现象并存的农村 ,许多社会问题集中出现 ,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如果处理不当引导不足 ,将会导致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受阻 ,社会危机频发。从…  相似文献   

17.
论警察权运行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警察权并设立规制其运行的法律制度对于保障警察职能的实现,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免受警察权力的不法侵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制警察权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包括警察权力的设定制度、运行程序制度、法律监督制度、法律救济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大公无私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然而,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这一特殊时期,人们又感受到了大公无私的现实存在.其实,人们以往对"大公无私"一词的麻木或反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大公无私的不当理解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公安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轫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革”中遭到压制,改革开放后获得复苏和发展。伴随着社会环境及文学环境的变迁,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主体性也呈现多样性发展。五十年代公安文学作品中主体单一,多为“高大全”的人民警察形象。八十年代后,警察形象的构成走向多元与多向,时常表现为带有人性弱点的英雄形象。进入九十年代,公安文学的主体范畴进一步扩大,一方面警察形象在公安文学作品中的比重减小,另一方面,与案件相关的各色人物,包括灰色人物和犯罪嫌疑人的比重不断增加。公安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多样性不仅是社会与历史交汇碰撞下的公安文学特殊性质的合理展现,同时也体现出社会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