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法观念最初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反映了西方社会发展的特点。由于行政法产生的历史与思想基础不同 ,西方国家行政法发展又分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与以英美为代表的英美法系行政法发展模式。两大法系各国行政法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 ,决定了他们在具体原则和内容上的差异 ,但其发展趋势又有共同性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产物.东方和西方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理念,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种不同的文化对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代来华的西方人对妈祖文化有所认知。最早把妈祖文化的信息和图像带回西方的是明代后期来华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为全面地以近代文化眼光认知妈祖信仰的是清代后期来华的英美传教士。这两次西方人对妈祖文化的认知,由于其时代背景不同、进入中国文化考察的深度不同、来华西方人文化认知的手段和目的不同,其前后认知差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饮酒不仅是人与人交流不可避免的活动,还能折射出中西方文化差异,酒不再仅仅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通过比较中西方有关酒的不同神话传说、酒文化的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解读中国酒文化(以汉民族的白酒为代表)和西方酒文化(以葡萄酒为代表),探讨中西酒文化差异,发现中国人饮酒为了追求酒以外的东西和西方人饮酒为了追求享乐。  相似文献   

5.
美籍俄罗斯人纳博科夫与中国的钱钟书是二十世纪文化领域里分属西方与东方的两位大师级人物,他们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以及作家学者经历。本文从他们对于文学的理解、对于细节的珍视等方面对他们文学观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探索东西文化中属于共同的东西与各自独特的烙印,拓宽不同文化的对话通道。  相似文献   

6.
公安英模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英雄性格凝练所成,代表中国公安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西方消极腐朽思想也随之潜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负面消极的社会思潮对公安英模精神传承带来巨大冲击,本文从文化传承、内容挖掘、方式创新等方面入手,解决在多样化社会思潮冲击背景下公安英模精神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7.
康拉德在其代表作<黑暗的心灵>中描述了航海的故事,<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马林诺斯基描述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文化的第一部人类学专著.他们的作品都反映出他们对于海洋的向往、对于异族文化的眷恋、对于西方文明的反思,同时以现实主义的文学反映出了人类学文化.所不同的是,康拉德在他的小说中通过航海的故事探索了西方人的心路历程,同时发出了对人类精神的追问;马林诺斯基则是通过对异族文化的描述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他的"文化的科学"的民族志作品中明显带有现实主义小说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去加强党的建设,是一个艰巨又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江泽民总书记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们党建设的基本经验,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过去,在论述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时候,通常也表述了党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这两层含义,而明确指出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与两个代表相并列提出,则是第一次。 (一) 1、先进性是全球文化发展共同追求目标。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趋同化及相互斗争的复杂态势,各种文化在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分别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考验。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维持其存在的主要形式。从西方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9.
从moon—shaped初探“月亮”的中西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不同,理解时难免存在歧义。中国文化中形容人的眼睛常用明眸似月。英文用moon-shaped描述眼睛,其涵义应是闪亮的大眼睛,不是弯月形的眼睛。中西文化中月亮的含义不尽相同。中国文化中月亮有一种阴柔凄清之美,而西方文化中月亮则有一种刚性之美,这实际上代表了各自民族的性格特征,或者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在平等的基础上东西文化相互学习,应该是中西乃至各个民族文化融合的理想。没有对双方文化的深刻理解,人类很难彼此欣赏各自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建构文明时代文化形态学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的演化历程作了形态学的考察.文章认为,西方在中世纪及其以前存在过与东方文化完全相同的农业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区别的因素是西方文化在希腊时期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由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文章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而是基于人性一致基础上的同一类型的文化,其区别仅在于二者发展的迟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所处国家的不同和接受文化传统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与理解当今西方社会,理解对方的人文精神,必须了解《圣经》在西方文化传统及当今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圣经》是基督教经典,也是西方文学、历史、法律和哲学的源头之一。在当今的西方社会,《圣经》仍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围绕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思想从多角度、多方面给予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当前,伴随着国内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一大批致力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深度阅读的年轻学者活跃在学术界,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读书班”的几位主要成员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原著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学习心得,反映了他们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现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围绕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思想从多角度、多方面给予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当前,伴随着国内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一大批致力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深度阅读的年轻学者活跃在学术界,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读书班”的几位主要成员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原著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学习心得,反映了他们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现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在中外戏剧史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成为西方人较早了解中国文化的一面窗口。它的成功传播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元代的多元文化,是作品艺术成功的关键,也是西方人中国记忆的主要依据;二,明清两代作品思想主旨的确立,是西方人中国想象的文化基础;三,西方的文化输出,和与东方对话的需求,是作品成功传播的外部原因.《赵氏孤儿》的成功传播,给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叶,隆隆炮声震落了赫赫天朝的尊严和威风,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在东西方之间出现了历史性更易,在传统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从旧时代走出来的人,尤其是士子文人,既留恋旧文化,又要迎接新潮流。许多曾经鼓吹学习西方的激进的思想斗士如康有为、严复,甚至完全由西方文化培育出来的饱学之士辜鸿铭,后来都在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下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对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离异到回归的心路历程和深沉困惑。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围绕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思想从多角度、多方面给予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当前,伴随着国内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一大批致力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深度阅读的年轻学者活跃在学术界,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读书班”的几位主要成员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原著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学习心得,反映了他们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现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围绕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思想从多角度、多方面给予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在当前,伴随着国内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一大批致力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深度阅读的年轻学者活跃在学术界,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外马克思主义读书班”的几位主要成员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原著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学习心得,反映了他们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现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西方汉学史和中国文学外译史上,阿瑟·魏理(Arthur Waley,1889—1966)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尽管他热爱中国历史与文化,著译等身,在英语世界中名闻遐迩,但终其一生却从未到过中国。他所了解的中国,主要是通过书面阅读,是存在于书本中的、历史上的中国,是充满想象和建构的古典中国。由于魏理的职业和声名,他与到访或居留英国的中国文化人有诸多交往。这些中国文化人都是当世精英,一时翘楚,对魏理来说,他们代表着活的中国,同时也是现实中国的符号。与他们的交往,使魏理与现实中国总算有了某种直接接触,对于增加魏理对中国文化的亲切体认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翻译中国诗歌小说,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时间"的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家不断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奥古斯丁之前,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传统时间观是西方关于时间观念的主导思想。然而,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基督教时间观改变并影响了罗马后期及整个中世纪西方人的时间观念,他从"上帝的创造"和"心灵的伸展"两个向度对时间进行的分析和思考受到后世哲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本文也将从这两个向度着手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公法文化是私法文化的对称 ,这种区分是基于公法与私法的性质、内容及运行机制不同作出的。公法以刑法为典型 ,私法以民法为代表 ;公法文化是主要体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刑法化的法律文化 ,具有鲜明的国家化色彩 ,私法文化是重点突出个人化利益的民法化法律文化呈现出浓郁的个人化特质。从这个意义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进行比较 ,不难看出 ,由于中国传统的礼治文化、地理环境、民族习尚和专制政治制度等因素影响 ,绵延几千年所形成的完备的刑法、发达的官制法和民法的不独立及其被刑法化 ,充分表明了中国古代的公法特质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典型的公法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