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处理医疗纠纷是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院管理,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医疗纠纷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当前在处理医疗纠纷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医疗纠纷管理机制不健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对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不服,医患双方均可到当地法院或向省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诉。但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审理机构,由普通法院民事法庭审理,而现有的法院同志大部分又不懂医学知识,当医患双方各执一辞时,是否医疗事故难以  相似文献   

2.
医疗卫生行业因其行业本身的高科技性和探索的不断性,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医疗事故、医患纠纷是在所难免的,必须对之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妥善的处理。为了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医学发展的需要,国务院于1987年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专门规范医疗损害这一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之后,卫生部和各地也颁布了与之配套的规章。这些规定较好地规范了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妥善处理了大部分医疗事故。但是近几年以来,医疗纠纷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其性质已经从单纯的、个体的医患矛盾发展为综合医学、法律、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医  相似文献   

3.
刘镓 《行政与法》2003,(5):96-96,F003
医疗单位在何种情况下负何种责任,应负多大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很大的争议。弄清这些问题对合理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顺利处理医疗纠纷有重大意义。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文简称《条例》)相对87年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医疗事故的性质、概念、技术鉴定、举证责任、赔偿制度等方面作出了更为准确的规定。本文结合《条例》一些相关的规定,对医疗事故作出解释并把医患关系视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关系,对此合同的成立,合同主体,主体义务及责任赔偿种类及数额作出分析,同时对医疗事故中的鉴定制度及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旨在能够清楚的划分责任,对等的保护医患双方权利,为公平合理的解决医疗纠纷提供理论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李刚 《中国律师》2007,(11):38-40
医疗纠纷投诉大幅增加、医患双方利益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那些损害后果严重、专业技术复杂、责任难以确定的医疗纠纷,有时会持续很多年,涉及医患双方、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以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等诸多部门和人员,调解和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在纠纷处理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对医疗事故的鉴定,鉴定结论也因其  相似文献   

5.
张铁铭  杨言言 《证据科学》2007,14(4):265-267
利用仲裁方式解决医疗纠纷是对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三种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之外的一种有益补充,有效地克服了《条例》中解决方式的弊端,有其优越性.得到了医患双方和社会的认可。笔者通过对仲裁解决1例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6.
医患利益保护下的医疗纠纷赔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公民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提高 ,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 ,部分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下降 ,一些新闻媒体的片面报导 ,以及法院对医疗纠纷案高额赔偿的判决和判决的随意性等因素 ,近年来 ,医疗投诉和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逐年上升 ,且患方要求赔偿的标的额也越来越大 ,医患双方赔偿矛盾日趋激化。一、医疗赔偿中医患双方利益的矛盾冲突医疗赔偿中的矛盾冲突就是医患双方利益的冲突。1 987年国务院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下称《办法》) ,在一段时间内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物价的上涨 ,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患者权利意识的上扬,国内医疗纠纷显现出上升之势,致使医患关系呈现出紧张态势,在医学界和法学界都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囿于计划经济立法模式的局限,现行医疗纠纷处理法律制度的疏漏与冲突,加之医患双方基于不同立场对现行医疗纠纷法律制度的不同理解,造成医疗纠纷的司法处理陷入困境,更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态势。针对此,有识之士曾概括医疗纠纷的司法处理存在六大症结:医疗纠纷处理构成医疗事故是前提、难以进入诉讼领  相似文献   

8.
浅谈医疗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医疗纠纷的概念首先应明确何为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新《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定义 )。医疗纠纷 ,是指由于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单位双方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产生的原因以及法律责任的认识不一致而向有关部门提出的控告。也就是说 ,医疗纠纷是发生在医患之间的 ,针对医疗活动的争执。从这个意义上看 ,医疗纠纷是建立在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法律关系基础上的 ,在医疗活动中发生的民事纠…  相似文献   

9.
作为省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大多接手经地、市级鉴定,医患双方仍相持不下的案例,找到医患双方都能认可的客观依据,方能使医疗纠纷终结。现报告以药物副作用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客观依据终结的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10.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颁布以来,在处理医患纠纷司法实践中实际上存在着“双轨制”赔偿标准:一个是“医疗事故侵权”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低标准,一个是“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其他医疗行为引起的医疗纠纷”适用《民法通则》及《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高标准。赔偿标准的“双轨制”极易加大医患双方的矛盾和诉讼解决医患纠纷的难度。笔者认为,从构建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角度考虑,应当采取一种“相对合理的对策”而适用法律——如果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患者的补偿明显不合理时,可以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适当提高赔偿数额和增加赔偿项目。  相似文献   

11.
医疗事故鉴定中应当改进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 ,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机构不断增多 ,原来为福利性质的医疗事业单位变为了营利性质的经济实体 ,加上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改革和完善 ,公民的整体素质和人权意识的提高 ,使得医疗纠纷大幅度上升 ,医患双方的矛盾变得尖锐、复杂 ,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难点 ,人民法院受理的这类案件也成倍增长。笔者通过对近两年这类案件的分析发现 ,真正属医疗事故的并不多 ,但要处理那这类纠纷的关键 ,则是要把握好医疗事故鉴定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 ,在医疗事故鉴定中仍沿用国务院下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2.
现行医疗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避免。对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是“两个保护、两个有利”(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有利社会安定和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医务界和司法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纠正过去在医疗事故处理中畸轻畸重和无法可依现象,发挥了积极作用,意义肯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社会人文、经济的深刻变化,有些规定已感明显滞后。其中的缺陷是引起和激化医疗纠纷的根本原因,应当对此加以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医疗纠纷的处理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医疗事故的鉴定也为国人注目,某些地区虽然已经打破了暗箱操作的禁锢,但仍有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三级,即县区级,地市级和省级。在鉴定实践中,时常遇到同一案例在三级鉴定中得出大相径庭的鉴定结论,这就使医患双方及社会各界对医疗事故鉴定的权威性产生怀疑,严重影响了卫生界形象。应该说同一案例的正确鉴定结论只有一个,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鉴定结果呢?笔者认为与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对事实认定存在差异。任何的鉴定包括司法裁判是  相似文献   

14.
蔡春  李晓康  罗昌水 《证据科学》2007,14(3):168-168,167
作为省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大多接手经地、市级鉴定.医患双方仍相持不下的案例,找到医患双方都能认可的客观依据,方能使医疗纠纷终结。现报告以药物副作用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客观依据终结的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医学会作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定组织机构,肩负着社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做到依法组织鉴定工作,才能有效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强调医鉴工作必须贯穿“以人为本”的基本法律理念,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指出当前营造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实施,各种医疗纠纷的处理也越来越规范,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案例越来越多,然而,在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在鉴定过程中,往往要涉及病历资料真实性认定的问题。病历资料是否真实,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能否进行的重要根据,所以对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认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医患双方对病历真实性的争议给医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正确对待病历,如何处理争议病历,已成为医鉴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重视病历的接收根据《医疗…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障医学科技的发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对医疗事故的处理规范予以立法,并建立和司法诉讼相接轨的医疗事故司法鉴定制度.实行链条式的司法鉴定模式,有利于我国对处理医疗争议和裁决医患矛盾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有利于建立一个具有平等正义、公序良俗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医疗事故争议逐年增多。如何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已成为医院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典型医疗事故争议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医疗纠纷法律适用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密侠 《河北法学》2001,19(1):144-146
处理医疗纠纷案件如何适用法律是司法机关深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医疗纠纷的处理范围是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过失,直接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所引起的争端;尽管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但患者不是消费者,医患纠纷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应公正公平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施庆喜  姜立学  杨曼曼  祝音飞 《证据科学》2006,13(4):F0002-F0002,291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实施,各种医疗纠纷的处理也越来越规范,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案例越来越多,然而.在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在鉴定过程中,往往要涉及病历资料真实性认定的问题。病历资料是否真实.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能否进行的重要根据,所以对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认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