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日益受到职工欢迎、社会关注的工会法律援助有了全国统一的"规矩"。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08年8月11日正式印发了《工会法律援助办法》,明确规定"工会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2.
《时代风采》2009,(11):24-24
日益受到职工欢迎、社会关注的工会法律援助有了全国统一的“规矩”。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08年8月11日正式印发了《工会法律援助办法》,明确规定“工会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3.
续辉 《工友》2008,(11)
工会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必要补充,是维护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是促进企业、社会稳定的缓冲器、减压阀。那么,工会干部、法律工作者在怎样做这项工作呢?  相似文献   

4.
工会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必要补充,是维护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是促进企业、社会稳定的缓冲器、减压阀。那么,工会干部、法律工作者在怎样做这项工作呢?  相似文献   

5.
熊虎 《工友》2008,(11)
工会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必要补充,是维护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是促进企业、社会稳定的缓冲器、减压阀。那么,工会干部、法律工作者在怎样做这项工作呢?  相似文献   

6.
工会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必要补充,是维护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是促进企业、社会稳定的缓冲器、减压阀。那么,工会干部、法律工作者在怎样做这项工作呢?  相似文献   

7.
《工友》2008,(11):20-23
工会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必要补充,是维护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是促进企业、社会稳定的缓冲器、减压阀。那么,工会干部、法律工作者在怎样做这项工作呢?  相似文献   

8.
全国总工会日前颁布了《工会法律援助办法》,规定工会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县级以上工会将建法援机构,为职工提供无偿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14,(8):18-20
自《中华全国总工会2012-2014年推进职工法律援助工作规划》(以下简称《法律援助三年规划》)实施以来,全国各级工会扎实做好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切实有效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国各级工会建立法律援助机构1.4万个,有法律援助工作人员4.3万人,工会法律援助志愿者6.4万人,相比规划实施前的2011年,分别增长了55.6%、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13,(9):36-38
2013年上半年,省总工会法律工作部深入成都、南充、广元等市及所属部分县(市、区)工会,通过听取介绍、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全省工会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一、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四川省县级以上地方工会职工法律援助机构203个,组建率100%;省产业局工会职工法律援助机构34个;建立乡镇(街道)职工法律援助机构699个。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3640名;专兼职律师、法律顾问710名;职工法律援助志愿者8736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13,(8):26-27
面对广东非公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劳资纠纷多、敌对势力渗透活动多等客观现实,广东工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做好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努力维护职工队伍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大力推进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以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为主体,构建工会主导、律师承办的职工法律服务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健全以律师团为主体的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网络。目前全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工会加大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的力度,相继建立法律援助机构,为职工和工会组织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为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建立健全工会法律援助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福建工运》2000,(6):18-19
法律援助是一项崭新的社会保障、服务事业,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人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规定,“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一条还规定,“企业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提出意见调解处理;职工向人民  相似文献   

14.
范雁冰 《工友》2008,(2):26-26
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简称帮扶中心)集困难救助、信访接待、法律援助、职业介绍、创业服务五位一体,对职工实行"一站式"服务,为职工群众和政府、企业行政排忧解难做了大量工作。帮扶中心如何更好地帮扶?本刊特邀请政府和工会的有关人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全国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初见成效自1998年5月《全国总工会关于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的意见》中要求工会“逐步建立职工法律援助制度,设立法律援助基金,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和工会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到1999年6月,全国已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四川、云南等省、市,以及广州、大连、宁波、葫芦岛、张家口等30余个地、市总工会成立了法律援助机构,设立了法律援助基金,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这些职工法律援助机构对经济困难的职工、工会干部提供法律帮助,减免收费,保障他们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受到职工欢迎,扩大了…  相似文献   

16.
调研缩微     
进一步推动职工法律援助工作   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周向琳通过调研,对职工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建议: 1.完善有关法规。建议有关部门对工会的职工法律援助机构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性质、地位、人员等方面予以法律确认,使该项工作能够不断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建立工会劳工律师队伍。目前上海市工会系统聘请的兼职律师不足百人,有的是工会法律工作者,有的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与 400多万职工的人数相比,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依法维权的需要。此外,由于目前司法部门对兼职律师的年检、审照要求较多,希望有关部门能…  相似文献   

17.
工会法律援助工作是国家法律援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工会法律援助制度既是贯彻 中央关于群团改革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法律规定、加强工会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维 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特别是群团改革以来,工会法律援助制度 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运行机制有待完善、资金保障仍显不足 等问题。研究认为,应从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协作机制、培育人才队伍、创新工作机制、拓宽经费渠道等方面 入手,创新发展新时代工会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10,(1):31-32
磁县现有19个乡镇工会、13个系统(产业)工会、4个行业工会、770家基层工会委员会,覆盖全部1205家基层单位。全县有职工112276人,工会会员110843人。2008年以来,县总工会在推进定向职工法律援助制度中,建立了组织网络,完善了工作制度,拓宽了工作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11,(10):21-21
2011年9月27日.“全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做好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玉普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工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来.增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做好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实践,谈一谈工会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审查案件时应当审查的项目及要求。一、受理权限审查职工向工会法律顾问团申请法律援助事项,首要一条是本机构有无受理权限。结合《工会法》、《工会法律援助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规定,简要概述如下:1.申请人主体是否适格。申请人所在工作单位是否在援助机构所在地(以下简称本地);申请人如属于外来农民工并且申请事项属于劳动争议类别的,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