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邡市湔底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卢刚全告诉记者,湔底镇从事食用菌种植、加工等的从业人员达1.1万人,去年种植木耳等食用菌达1.1亿多袋,年销售收入2亿多元,2005年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他说,农民靠种植食用菌致富了,但每年多达1亿多袋的废菌渣因无法处理而四处堆积、倒进河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镇党委、镇政府想了很多办法解决污染问题,现在许多农户已经告别了柴禾、蜂窝煤,用上了方便卫生的新型燃气,这种新型燃气不是天然气、液化气、沼气,而是使用木耳废料作原料经特殊处理而产生的气体.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7,(8)
<正>牡丹江市面向市场需求,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建设原料基地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发资金为牵动,整合各方面力量,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五年来,我市投入农发资金1.27亿元,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同比增长73.2%。目前,全市食用菌栽培规模达到41亿袋,总产205万吨;农民人均收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7,(22)
正近年来,黑龙江农业综合开发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食用菌产业由"小特产"向"大产业"快速跨越,加快了产业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2014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农发资金8.4亿元,撬动社会资金、工商资本、金融资本25.6亿元,扶持龙头企业21个、农民合作社52个;支持建设食用菌菌包厂24家,年产菌包9亿袋;扶持新建食用菌棚室5542栋,年产黑木耳(干品)840万公斤,产菇类产品(鲜品)1896万公斤;带动2.1万户菌农从事菌业生产,户均增收2.4万元,带动临时务工人员7.56万人,人均增收1.4万元。一、发展食用菌产业,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推动"小特产"向"大产业"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去年,从宕昌县首期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暨现场观摩会上获悉,食用菌菜已成为宕昌富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目前,该县已建成食用菌生产拱棚40座,年产平菇40万袋70万公斤,实现产值210万元。食用菌是世界公认的保健产品,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去年,随着兰渝铁路、国道212线改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宕昌县内人流物流剧增,城区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供不应求。县  相似文献   

5.
大关县天农蔬菜产销协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肉禽蔬菜基地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2007年,全县蔬菜产量6.02万吨,产值56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2元。全县主要实施冬季农业开发的5个乡镇共19个村160余个村民小组,1.8万农户7.4万人,人均增收7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印江自治县按照省委、省政府"5个100"工程的战略部署,加速推进木黄食用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着力将食用菌产业打造成促进群众增收,引领农业产业转型的主导产业。产业有基础发展有潜力"当时我就向群众承诺过,主要是带动发展。如果效益可以,大家可以平分利润。"木黄梵天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友明告诉记者,公司以合作社的形式发展,已有240多户农民加入,入股资金800万元,基地发展1000亩,合作社自己种植500亩以上,预计产值可达30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习惯用语     
正东启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康近几天心中忐忑,办公室电话一响吓一跳,住宅外警车一叫心一惊,夜里总是噩梦不断。老伴儿问他,黄书记总搪塞过去。没人的时候,他就呆坐在沙发上自言自语:"村里陆副书记前天被带走了,不知道他都交代了什么。前年村改厕项目回扣给我的5万元,去年村虚造杂工套取后分给我的3万元好处费,今年农民救济款套取分得的1万元,他不会都供出来吧?说好了一对一呀!  相似文献   

8.
木耳100万袋、其他食用菌10万袋。然而,就在合作社的效益越来越好之际,管护区党政班子成员却全部“退社”--让利于职工。肖善会说,我们管护区党总支就像一个孵化箱,小鸟破壳了、翅膀有羽毛了,我们就退出来,任其自主成长、发展,直至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猴头菇之乡"是中国食用菌协会给海林市的美誉。2017年海林市猴头菇种植达到1.5亿袋,总产量占全省的92%、全国的56%,猴头菇产业带动全市8个乡镇、30多个村屯,拉动农民增收1.5亿元,解决农民就业5100余人,海林猴头菇也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挥农业综合开发支撑作用,打牢富民增收产业基础。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坚持土地治理和产业化两类项目有机结合,推动猴头菇产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7,(2)
<正>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域内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63%,是理想的食用菌繁育之地。"十二五"期间,牡丹江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8亿元,并带动其它支农项目资金投入,使全市食用菌产量翻了一番,效益翻了两番,农民收入连续11年居全省首位。2015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41亿袋(块),鲜品量达205万吨,实现总产值123亿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生产已成为青铜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财源。截至去年年底,全市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6万平方米,年产值近250万元。青铜峡市有着丰富的稻草、秸秆等可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原料资源。1983年青铜峡市由浙江金华引进食用菌生产技术,在引种栽培的基础上,该市农技推广中心又开发研制出可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冬季食用菌生产的栽培技术。青铜峡市委、政府以此为  相似文献   

12.
贫苦农民出身的王昭耀,官至安徽省“三把手”。在16年间,他先后收受44人贿赂共计294次,合计704万元,另有810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6年11月29日,安徽省委原副书记、省政协原副主席王昭耀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在济南市中级法院公开审理。法庭上,王昭耀全部认罪,并愿意现身说法,警示广大干部,争做从宽处理的典型。目前,王昭耀被关押在公安部秦城监狱。他经常趴在铁窗前流泪,感慨人间的酸甜苦辣。从1990年至2005年,王昭耀利用担任安徽省阜阳地委书记、安徽省政府副省长、安徽省委常委、副书记、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的便利,以权谋…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员高云山是东辽县白泉镇安慈村一组农民,他从1985年开始养鸡,历经十余年发展,现在他的家庭养鸡场固定资产60多万元,年饲养蛋鸡1.3万多只,产蛋13万公斤,产值40多万元,年纯收人超过10万元。他成了当地有名的“养鸡大王”。 高云山富了以后,不忘党员的职责,帮助许多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为了解决养鸡户买雏难、买饲料难。防疫跟不上等问题,经有关部门批准,他于1997年8月创办了“东辽县高云山养鸡协会”。协会吸纳了种鸡场、孵化厂、饲料厂,组建了鸡病医院和服务队,设有本地和外地销售网点,为养鸡户提…  相似文献   

14.
陇南市政协原副主席任登宏,因涉嫌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总计近300万元,于2008年12月29日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他也走过了一条"农民—教员—干部—领导—罪犯"的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任登宏贪腐金额在近年来国内陆续曝光的一批案件中算不上巨大,但他的一些认识和言论,暴露出的贪官的"灰暗心态",使他成为又一个值得研究的腐败样本。  相似文献   

15.
案例:孙德庆,乳山市诸往镇田家庄村的农民。1997年冬天,他来到福建省福清县找到林某,以1:8的比例购买假人民币(以下称假币)3.7万元。回来后,他窜到栖霞、平度等地以1:4.5的比例出售。出售了1万多元假币后,他又决定自己使用假币。在栖霞,他居然一次就用假币购买了价值达1.9万元的黄金制品!仅跑了一趟福建的孙德庆,腰包就鼓涨起来,还包起了年轻漂亮的  相似文献   

16.
关玉龙是建平县马铃薯协会党支部书记兼会长。几年来,他带领群众,采取"支部 协会"的方式,做大做强了马铃薯产业,使农民走上了富裕路。目前,他领办的协会辐射周边7个乡镇,带动1万多农户,马铃薯基地面积达30万亩,同时引进了淀粉加工项目,种植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当地一位农民说:"老关领着我们把不起眼儿的‘小土豆’变成了‘金蛋子’,大伙都感激他呀!"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武胜县青年农民赵某,2002年向全国各地卖多种花卉营养土13万袋,获利十万八千元,创造了把泥巴变成“金砖”的奇迹。赵某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搞过种植、养殖,做过小生意,都没发财。为了养家糊口,他外出打工在广东省一家花卉公司推销花卉产品,在推销过程中他发现城里人爱种花养草,卖花种、花药、花书、花盆的不少,惟独没有卖花土的。通过了解他得知城里需要花土,而他的老家正有适合花卉生长的腐叶土、泥炭土。于是他回到老家,用腐叶土、泥炭土各种了5盆花草,结果效果不错。他想:把这些泥土拿到城里卖,一定好销。赵某立即在自家地里挖…  相似文献   

18.
章立 《共产党人》2008,(10):41-43
2008年3月8日上午,在宁夏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参股企业中农金合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中宁配送中心门前,来自大战场乡的回族农民柯义明一下就购买了30袋配方肥。问及他为什么舍近求远到县城配送中心购买化肥时,柯义明爽快地说:"这里价格低、质量好,这一趟我就少花了几百元,多跑几步路,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19.
正他是农民的儿子、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年间,他把一个负债近百万元的中腰堡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村;5年间,他把一个柳绕地区贫困落后的乡镇变成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辽宁十大"魅力乡镇",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奋进之路,被总结为"周坨子镇经验"广为推广。他,就是辽宁省新民市政协副主席、周坨子镇党委第一书记徐占海。  相似文献   

20.
张应松 《廉政瞭望》2006,(10):50-51
他,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年已不惑,听力残疾,以“残疾农民环保者”的特殊身份,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传递火炬;他,面对种种坎坷和非议,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公益之路,节衣缩食,倾尽43万元积蓄做环保公益广告,落款一律5个字——“农民陈法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