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是中国外交及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为什么会成立中非合作论坛?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对事件经历者的访谈,文章认为各种因素的合力使中非合作论坛得已建立.中非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为这一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非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使这一机制的建立变得日益迫切,经济全球化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机遇,非洲方面的积极推动对论坛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方面的努力使论坛的建立成为现实.然而,迄今中国的对非战略仍缺乏长远谋划,面临严峻挑战,亟需正视和逐步解决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50多年来的中非关系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在政治上坚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信;经济上促进互利双赢,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上加强交流,谋求各自文明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上,紧密配合,建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00年启动的“中非合作论坛”,在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了一种集体对话机制。而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既是中非50年友好关系的见证,也预示着中非关系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3.
中非关系:应对国际对非合作的压力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后,中非关系发展日渐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在机制上,既有的和新生的国际对非合作机制压缩了中非合作论坛的发展空间,而各种涉非三边合作倡议和实践更试图直接或间接地“规范”或“引导”中非关系的发展;在价值理念上,中国模式所体现的发展道路、发展手段以及中国完全平等的对非合作方式,都被西方视作威胁,遭到歪曲和抨击.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大背景下,为维护和推动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夯实中非关系的基础,寻求中非关系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伴随自身快速发展,中国正日益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应,其中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地区的合作最具代表性。自创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的国际公共产品供应角色日益明显,迅速从供应物质性公共产品,拓展至供应安全性乃至思想性公共产品。与内涵拓展相适应,中非合作论坛正在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供应之道,表现出三大特征:理念上,欢迎免费搭车,避免强制搭车;目标上,促进可持续发展,预防援助依赖;机制上,培育制度稳定性,降低不确定性预期。随着国际公共产品供应的理念、目标和机制日渐成熟,中非合作论坛产生了重要的全球性外溢,推动了整个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优化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公共产品供应能力,促进中国特色国际公共产品供应之道的发展和完善,中非合作论坛仍需进一步完善国际公共产品供应的理论支持、制度框架及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和谐世界是中国人关于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的伟大构想。其深深地蕴藏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之中,扎根于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实践。研究发现和平的盈利大于战争盈利、中国独特的国家地理与小农社会形态及持续的政治大一统是华夏追求和谐的社会根源。当前所构建的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和谐的动态进程,其追求的是世界秩序的总体和谐、德威一体的对外关系及多元文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正确看待和谐世界理念的全球适应、中国的国际责任及积极开展和谐世界理念下的文化外交等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和谐世界思想是我国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的外交理念和基本主张。中国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的外交实践主要体现在:推动国际机制的发展;承担维护国际和平的责任;促进国际社会成员共同发展,倡导世界新经济秩序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召开在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审视中非产能合作的潜力、优势与风险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契合时机.21世纪以来,非洲崛起已成趋势,中非合作论坛助推了这一趋势,而"一带一路"倡议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新动能.作为"一带一路"和中国产能合作的伙伴,非洲确实存在各种困境和风险,但是中非产能合作前景光明,而且非洲在与中国的产能合作中具有十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在深入分析当今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并为构建和谐世界进行了不懈努力。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中俄关系逐步回暖,两国不断增进互信,加强发展合作,共同排除干扰,两国关系走向了新的征程,逐步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型国家关系。文章阐述了中俄新型国家关系的形成及特点,分析了俄罗斯在中国国际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并从中国和平发展的角度瞻望中俄关系的前景及对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既善其身兼善天下--从建设和谐社会到倡导共建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 《外交评论》2006,(2):37-41
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中国基于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和内政外交政策基础,对当今世界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时代潮流的战略判断,表明中国不断完善对世界、自身、及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努力加强同外部世界的和谐互动,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谐世界"理念,是内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延伸,体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和文明古国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是中国对构建新时期全球政治范式的思想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