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潘洪其 《民主》2006,(10):43-43
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到近日重庆巴南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有群众坐着回答汪洋的询问,工作人员提醒他们站起来,汪洋生气地制止了工作人员,“干什么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他还回忆了今年下乡的另外两次生气。一次到某县广场散步,几个警察立即驱离休闲锻炼的群众,他批评了这种做法:“这样我们和封建军阀有什么区别?”另一次到区县考察,他下车时发现,烈日下另一个路口被拦住了一长串车,也让他十分生气(《书记下乡“三生气”》,《人民日报》2006年8月29日;《市委书记怒斥:这样和军阀有何区别》,人民网2006年9…  相似文献   

2.
记者在福州市采访,常有人这样劝说:“去写写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吧,他们是代表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公仆!”而当记者去采访福州市的几位主要领导时,他们又动员记者:“多写写市民群众吧!”采访中,记者不仅为福州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廉政勤政的扎实作风所感动,更为福州市领导与市民这种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而感到欣喜。  相似文献   

3.
一些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后,新任领导上任伊始,身边的工作人员就忙着为领导重新装潢办公室,操办换车子、换手机、换电脑等,引起群众反感,称之为领导换届后的公物“换届”。 这种做法危害有三:其一,拉开了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领导干部上任后,首先为自己营造所谓的“良好”环境,给群众造成贪图享乐的印象,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其二,极易导致上行下效,引发下  相似文献   

4.
潜水员,是指那些潜入水底,摸清底细、情况的工作人员。  “潜水员”的特点是身入,不仅是心入。  “三句话不离本行”,谈到“潜水员”,自然就想到我们政工干部,也应该当“潜水员”,像“潜水员”那样深入得下去,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了解职工思想上的各种想法、看法,职工中有什么难点问题需要领导解决,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改革开放,利益格局、利益关系大调整,新旧观念碰撞越来越激烈,新旧文化的抗争越来越激烈,群众中新旧生活方式的对撞越来越激烈,新旧体制的对抗越来越激烈,加上群众个…  相似文献   

5.
近日媒体报道,在某市召开的反腐倡廉会议上,领导痛斥不良政风说: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没有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对老百姓吹胡子、瞪眼睛;有的政府工作人员玩弄权术,大搞权钱交易;有的纵容、默许自己的子女、配偶及身边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名义捞取好处,凡此种种,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社消息,河北一些县领导“衙门作风”非常 严重。群众有事进政府大院十分困难,进领导 办公室更难如上青天,个别地方的“重要领导干部”还在县委、县政府的最后面建筑起了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大院里面套小院,门外有专人把守,里面鲜花绿树环境优美。许多干部群众称这种现象为“二衙门”现象,还有人称之为“紫禁城”。  相似文献   

7.
当前,正值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换届之际,有的地方换届工作已基本结束。随着新的领导到任,原有的小车随即“退休”或“换岗”,一辆辆“提档”或“升级”的小车取而代之,这种现象被群众戏称为“小车换届”现象。小车“换届”在少数地方已成了一条潜规则,领导一换,车辆也随之更新。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的一次抗洪抢险现场,群众自带的抢险材料用完,要求领导调拨材料。在场的县镇领导竟以“如果出现伤亡谁来负责”、“材料损失谁来承担”为由,与群众进行了约4个小时的谈判。无奈之下,群众表示“出现伤亡不让领导负责”、“造成损失群众自己赔偿”,如此才使这几位领导“稍稍安心”。而就在这拉锯式谈  相似文献   

9.
石东 《瞭望》1999,(46)
机关工作看起来像“万金油”,谁都能做得了,其实不然,干起来不易,干好了更难。尤其是对于机关新手,很多最基本的工作程序都不清楚。当领导的有个“婆婆嘴”,手把手地教,是个好事,但不是个长事,总要有个章程,让人照此办理,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生手也会变成行家里手。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民政局制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30个怎么办”,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接上级电话通知时怎么办?”这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碰到最多的“小问题”;许多人对此并不在意,但恰恰是这些小事有时却出广大问题。而大多数机关工作人员在刚到机关时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时,深有体会地说,到一个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这位领导同志的话,既是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提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房地产管理局的领导们在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时有点“怪”,但却“怪”得可爱。 不成文的规定:先走访,后批示 哈尔滨市房地产管理局的领导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时,往往先深入现场走访、调查,摸清情况后,再批示有关部门办理。在这个局领导干部中,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近 读评书《穆桂英挂帅》 ,书中写道 :“穆帅出征前 ,独自闭目瞑思 ,自我告诫 :帅印在握 ,应一马当先 ,行军须策马在前 ,临敌当挥戈上阵……方能不辱使命。”读后颇为感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主战场上 ,许多工作犹如一场场战役 ,无不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挂帅出征”。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有些领导对自己挂帅的工作知之甚少 ,甚至全然不知 ,对此 ,基层干部、群众颇有微词。细细想来 ,一些基层领导存在“只挂帅不出征”的现象 ,绝非仅是领导方法、工作作风的问题 ,而是思想作风存在问题。个别基层领导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 ,不愿做具…  相似文献   

13.
李默海 《各界》2007,(6):2-3
孟子是较早阐述领导根本问题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而且阐述了领导应采取怎样的施政方针才能实现“民为贵”的宗旨。孟子“民为贵”对当代中国领导有丰富的启示:首先,在民生方面,领导要体现公平正义的思想;其次,在政治生活方面,领导要体现民治原则;第三,在领导与群众关系方面,领导应强化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4.
瞭望哨     
《瞭望》2001,(24)
领导干部的“人气”黑龙江 仲全维 领导干部的“人气”,应该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群众的认知程度,群众的信任程度,群众的支持程度,群众的赞扬程度。当前,领导于部“人气”指数如何呢?最近下基层调查感到喜忧参半,一些领导干部的“人气”不是很旺,个别的还低得可怜。群众笑日:“平常时一身趾高气扬谁都不认,选举时一脸慈颜悦色都是亲戚”,所以“给笑脸也不给你划勾”。  相似文献   

15.
苏声 《瞭望》1994,(26)
近些年来,争相购买和换乘高级、豪华小汽车,用名车“显派”,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群众对此反映非常强烈,编出一些民谣进行讽刺,如:“不管有没钱,非要买丰田;不管什么级,都要买奥迪;甭看厂子小,厂长坐蓝鸟;没钱靠贷款,也不坐国产。”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少数群众采取特殊的办法表示其反感:北方某厂有的工人对厂领导不顾职工发不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各地领导干 部联系群众的消息不断见诸 报端。 在深圳市政府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于幼军市长讲出了他的肺腑之言:“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千碑万碑,不如人民的口碑。领导干部要自觉当好人民的公仆,站起来当伞,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 河南省沁阳县县委书记王学杰,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表示,一定要时时处处“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以希望代替批评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比如:批评领导时,顾虑重重,明明有意见,却只说希望,怕提了意见领导打击报复;批评同志,抹不开情面,光讲优点,不讲缺点,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怕伤了“和气”,堵了自己的“门路”;批评下级时,不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拐弯抹角,或者轻描淡写,或提点“希望”了事,怕影响自己“威信”,丢了“选票”;年终个人鉴定时,小组意见也是肯定成绩有余,指出问题不足,对一些同志的错误,要提也是“希望”一二,免得日后惹来麻烦,如此等等。同志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矛  相似文献   

18.
“3月 23 日下午,市长郭有勤到城区电缆厂重点解决该厂产权不清、机制不活问题后,又赶到红旗橡胶厂与厂领导共同研究解决产品老化问题,然后与职工们在食堂一同吃大锅饭;3月28日一大早,市委副书记张松仪赶到沁县西汤乡桃园村走访了两家农户,……”刊于长治日报的这则文字,是长治市领导主动公开“行踪”。让群众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的一个真实写照。 长治市领导班子在与群众密切接触的实践中,特别是在“三讲”教育中收集到的意见中深切感受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不但要求领导千部做清白人、当清廉官,而且很想…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2003年9月24日报道,今年7月7日下午,在安徽省全椒县的马坂堤段抢险现场,因群众自带的抢险材料用完,群众要求领导调拨材料,在场的镇领导竞以“如果出现伤亡谁来负责”, “材料损失谁来承担”为由,与群众进行了近4个小时的谈判。无奈之下,群众表示“出现伤亡不让领导负责”, “造成损失群众自己赔偿”,如此才使这几位领导稍稍安心。就在这约4个小时的拉锯谈判中,溃口依然继续扩大,洪水仍在肆虐奔泻!  相似文献   

20.
当前,有一些地区、部门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存在“三只眼”现象,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的措施力b以杜绝。“三只眼”现象,就是指选人视野失宽,产生不良效果。一是‘’近视眼”。当某单位、某部门领导职数出缺时,往往把选人视线放在党政机关、领导身边或本单位、本部门,以‘’熟悉情况、“懂行”为由,稿近水楼台先得月。二是“偏。C眼”。有些领导对熟悉的人心存偏爱,一有机会,首先想到是安排自己身边的人。少数领导用干部不搞五湖四海,而是滥用职权,搞裙带关系,搞小圈子,培植个人势力。不少地方存在着“由少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