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和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现管辖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30万。由石桥铺高科技开发园、二郎科技新城和北部新区高新园三部份组成。16年来,高新区坚持“科技新城与产  相似文献   

2.
<正>回眸"十一五",宁波国家高新区精彩纷呈。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基本建成宁波研发园区,奠定了在全市自主创新的龙头地位;加快推进"三区一城"建设,全力打造"三园三器"创新创业载体,使高新区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创新创业水平明显提升、科技新城  相似文献   

3.
正自1988年拉开高新区建设帷幕以来,我区不断聚集创新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区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我区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区高新区坚持把创新创业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建设和完善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的科技孵化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孵化体系,让创新创业梦想"着地"  相似文献   

4.
<正>宁波国家高新区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打造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业的核心区、高新产业的示范区及和谐发展的科技新城。目前是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单位.拥有首批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全市首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  相似文献   

5.
<正>宁波国家高新区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打造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业的核心区、高新产业的示范区及和谐发展的科技新城。目前是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单位.拥有首批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全市首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  相似文献   

6.
<正>京技管发〔2023〕8号工委、管委会各机构,各街道,通州区、大兴区各相关镇:现将《亦庄新城创新孵化载体认定管理办法(暂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3年3月26日亦庄新城创新孵化载体认定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四区一阵地”定位,加快建设标杆孵化器,积极引导亦庄新城科技孵化行业向专业化、精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1,(7):49-50
“十一五”是江阴高新区从一般的经济开发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转型的五年,是由开放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江阴高新区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确立起“建设现代化科技新城”的总体目标,把科技创新列为战略核心,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发展为方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五年的努力,江阴高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并率先实现了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黄胜平 《群众》2006,(10):41-42
无锡新区(高新区)自1992年开发建设以来,每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以3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分别跃居全国高新区前列。目前全区在2005年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正启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并规划到2010年把无锡新区建设成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实现这一目标定位,必须使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使文化建设成为新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和推进器,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是高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一、抓好文化开发是新区构建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内在需要。第一,开发区自身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9.
《公民导刊》2022,(2):30-31
2021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的"田野"上一派勃勃生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提速,超瞬态实验装置、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成投用;15个高新区引进重大科技产业项目474个、总投资2604亿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是一个集产业兴盛、城市繁荣、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等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指数领先的区域。在"一小时经济圈"内,发达的产业是基础,兴盛的城市是载体,和谐的社会是目标。重庆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了"产业基地与科技新城"同建的发展理念,在进行产业引进、成果孵化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高品质的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避免了工业园区的单一发展模式,已基本建成了一座集产业、科研、金融、生态、时尚为一体的科技生态新城,成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要增长点和都市风貌展示区。  相似文献   

11.
吴珂  王霞 《求索》2012,(2):5-7
"二次创业"背景下的国家高新区面临功能定位及路径选择的战略性调整。对国家高新区功能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表明,一方面,国家高新区城区功能的长期缺失阻碍了高新区的转型及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高新区的空间也在迅速扩张,其功能开始出现分化,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活配套功能逐步完善,开始向城市功能区转型。因而当前紧迫的工作是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城区功能,以使国家高新区真正成为其所在城市的科技创新区、产业支撑区和宜居新城区。讨论部分提出的高新区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和城区功能等三大功能连锁共融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可以也应当成为国家高新区下一步发展的一种探索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当硅谷的名头热遍大江南北,成为各类高新园区争抢的标签时,20岁的高新区(滨江)选择放下它那张声名远扬的"天堂硅谷"名片。"智慧e谷"是高新区(滨江)正在着手打造的一个新品牌。在智能化时代来临时,高新区(滨江)提出了加快从"天堂硅谷"向"智慧e谷"迈进,打造产业、创新、新城三大功能,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快速融合发展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择优发展就是投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关村从1988年成为第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创新先行先试的任务,现在已经是享有全球盛名的中国科技硅谷。2016年中关村产值是4.8万亿,足以说明科技创新正在引领时代的发展。从2014年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中关村打造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孵化器——中关村创业大街,3年来已经孵化了3000多个科技成果项目,现在中关村在全球13个国家都设有联络处和创新中心。依托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中关村在军  相似文献   

14.
大企业是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东湖高新区要紧紧围绕"充分发展、持续创新"这一主题,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招商力度,壮大企业规模;进一步创新机制,建设新型产业不断生成的一流高科技产业基地和集产业、居住、商业、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国际化、山水园林式的科技新城。  相似文献   

15.
地区传真     
<正>南宁高新区力推"南宁创客城"建设南宁高新区努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平台,全力推进"南宁创客城"项目建设。据了解,"南宁创客城"项目规划建设形成"一城两核多平台"格局。"一城"即南宁创客城中心区;"两核"是南宁软件园、南宁大学生创业基地;"多平台"即南宁高新区中盟科技企业孵化园、禾田信息港、弘信物流园、广西申能达孵化基地等民营型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载体空间改造后形成的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新型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其中南宁创客城中心区位于高新区高科路电子科技园2号楼,计  相似文献   

16.
大连高新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21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经过20余年的创新发展,已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创新能力最强、特色产业最鲜明、经济建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获评全国首家"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先进高新区"等称号,其  相似文献   

17.
把高新区建成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主席指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这种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的结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离的难题,使人类的发明或发现能够畅通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90年代以来,我国在利用高新区的聚积和辐射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获得了许多经验,全国高新区的布局已经基本成型。目前,全国 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有 60万科研开发人员, 100多家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技术源于自主技术的占 76%, 600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4,(1)
<正>科技创新工程是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确立的"八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科技部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启动,高要求推进,研究提出"一个环境、两个支撑、三个体系、四个落脚点"的总体推进思路,努力确保每年都有新进展,五年实现大突破。经过三年来创造性实践,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五连冠",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增幅列全国第一,人才综合竞争力全国领先,获批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科技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逐步  相似文献   

19.
创新靠人才,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更多的人才,形成人才支撑体系。高新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创新体系,因此,高新区的人才支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列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政府赋予高新区的功能能否实现。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53家高新区之一,在人才支撑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上应当有所作为。一、昆明高新区人才支撑体系的发展现状昆明高新区的人才支撑体系伴随高新区的建立而建立,并在为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现形成了“三个支架,三支…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8月,是全国55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新疆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国西部和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高新区始终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宗旨,目前已形成了"钻石城中央商务区 产业区火炬创新创业园区 北区工业园区 甘泉堡工业区 区外园区"的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