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夏,省委书记关广富一行来到被称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屋脊”的火烧坪乡青树包村调查,满目葱翠的田园蔬菜和草丰畜壮的高山景色把来此的领导吸引。关广富鼓励当地干部要利用高山的自然资源,争取三年内达到太平一头猪、一只羊、一百元畜牧收入和户平一头大牲畜的目标。三年过去了。长阳县委书记关于青树包村实现了“四个一”目标的调查报告送到了省委,省委书记以“值得一读”的批转,向全省通报。又是三年过去了。1993年该村再传喜讯:全村的人平纯收入达到1412元,有半数农户修楼房,90%的农户买彩电、摩托车、洗衣机等高档电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弹丸之地的昆明嵩明县大营村成为四方商贾云集之地,成为闻名遇尔的西南第一、中国第二皮张专业市场。大营村地处寻甸、嵩明两县交界的昆昭公路旁,是一个回族聚居的半山区村。全村有827户3370人,有耕地2900多亩,其中水田仅有700多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互978年以前,这里“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用钱靠贷款”,当地流传着“穷大营,寡纳郎,一年要有半年荒”的民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然而,群众生活仍然十分困难。1986年,大营仍被列为市级贫困村之一…  相似文献   

3.
马顺龙  沈翀 《半月谈》2004,(15):19-20
一个本来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只因26年前这里的18位农民冒险按下“包产到户”的手印.而被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史册。  相似文献   

4.
黄永君 《当代广西》2007,(19):46-46
石贵村是象州县象州镇的一个小山村,全村53户192人。上世纪90年代初,该村仅有水田100亩,人均只有五分冷水田,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青黄不接时靠政府的救济粮度日。当时周边村屯的群众在政府的号召下利用水田和平坦的旱地大力发展甘蔗种植,而石贵村人多地少,而且村里的集体土地坡陡、石头多,不宜种蔗,眼看着周边村屯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石贵村却还在吃救济粮。  相似文献   

5.
沂蒙山区,重峦叠嶂,绵延不绝。自古以来,这里民风淳朴。由于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贫穷始终伴随着一辈一辈的沂蒙山人。 谁又能想到,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一个亿元村——临沂市罗庄镇沈泉庄地这里迅速崛起,沈泉庄被黍为“山东沂蒙第一村”。而“沈泉庄”与一个名字——王廷江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构建特色优势经济 建设特色文明新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有640户2528人的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从改革开放前一个“吃粮靠统销,用钱靠卖柴”的贫困村转变为一个以种植金桔为主导产业的富裕村,2005年该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3万元。阳朔县高田镇历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民居旅游,80%的村民从事旅游业,有 80多名农民导游,农户年收入2万元左右, 高的可达1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30多万元。深入这两个典型,透过他们的发展历程,寻找一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和经验,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在救济粮的发放上,一改过去单纯救济的办法,积极探索新路,实行有偿救济与无偿救济相结合的双轨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问题的提出火烧坪乡位于海拔一千四百——一千八百米的高山地区,俗有“长阳屋脊”之称。全辖九个村,共有二千一百九十一户七千六百七十人,四千零六十九个劳动力,有耕地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五亩。由于气候高寒,加之每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部分农户靠吃国家救济度日,仅元八八年至*九九三年共吃国家救济粮食一十三万四千九百四十斤。由于救济粮的发放历来是无偿救济,使*…  相似文献   

8.
大黑坨村位于素有“冀东粮仓”的河北省乐亭县城东南18公里处,临海仅有七八公里。这个村建于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李大钊的先祖正是在那时在此“安家落户”。大黑坨原先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但19世纪末在这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遂使大黑坨声名远播。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在大黑坨村,后来,“大黑坨”便和共  相似文献   

9.
宿鸭湖是中国第一大人工湖,温柔婉约,风光旖旎,如一朵馨香馥郁的奇葩绽放在汝南县西南。她的西岸,就是著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罗店乡(原为王桥公社)。这里因王桥农民画而闻名遐迩。如今,这个乡共有中国农民书画研究协会会员36人、省级农民书画协会会员47人、农民画骨干500多人,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农民画家群。他们当中,既有年近古稀的老人,也有年仅10岁的儿童。多年来,王桥农民画在国家级画展中展出获奖39幅、在省级画展中展出750幅,被中国著名版画家、书法家陈天然喻为“盛开在宿鸭湖畔的鲜花”。怀着好奇,我走向王桥农民画;带着泥土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农民代表、一个官员代表;一个提建议,一个办建议——眼前这张照片上,右边那个叫敖万建,是湖北省当阳市交通局局长,左边那个叫洪仁成,是当阳市王店镇黑土坡村党支部书记。两个人都是当阳市五届人大代表,平时各忙各的互不相识,说起他俩的相识相逢,还有一段故事呢。从王店镇九湾村到王店镇原有一条“泥巴”路,是附近6个村的交通要道。群众称这条路是“晴天一把刀,下雨乱糟糟。”要到这里收购生猪、花生、香菌等农副产品的武汉、宜昌商贩,因路难走,卡车常常到了这里便掉头离去,所以群众急切巴望改造这条“泥巴”路。洪代表将这些情况了解清…  相似文献   

11.
一个昔日种田的庄稼汉,靠刻苦自学跨进了神奇的数学殿堂,这位“农民幻方专家”——1985年5月,风光绩丽的南国名城广州。我国数学界具有相当权威水平的“中国组合数学第二届年会”正在这里召开。与会的一百多位国内外著名数学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本届年会惟一的一名农民代表  相似文献   

12.
回眸多情的山水——扎根在这里的人说:这是家园。远道而来的人说:这是梦境。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19万年前的“长阳人”在这里点燃了长江流域人类文明的第一堆篝火。  相似文献   

13.
曲靖市富源县富村乡富村村公所喜鹊树村是一个贫困小山村,全村只有71户276人。改革开放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中心,基本解决和改变了“三靠”(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三缺”(缺水、缺电、缺科技)、“三乱”(乱堆、乱放、乱  相似文献   

14.
《人大建设》2008,(1):F0004-F0004
上世纪80年代,位于郑州市北郊的宋砦村还是一个仅有600多人的贫困村,村民靠种粮卖菜维持生计,集体经济根本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5.
李国华  张爱民  丁和平 《群众》2006,(7):44-45,48
泰兴市是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离市区东南20华里,在省道江平线东侧,有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文明示范村——张桥镇西桥村。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00亩,村民402户,1420人。这个曾经“吃粮靠供应、烧草靠煤炭、用钱靠救济”、人均纯收入不到30元的穷乡僻壤,经过20多  相似文献   

16.
八百里南漳历史悠久,人称“三国故事的源头”。便河村就坐落在南漳县北郊。10年前的便河,是一个村集体负债130万元,5个干部3个辞职,群众怨声载道的后进村、落后村。而今天,便河村拥有集体资产1400多万元,三大产业产值达到6300万元,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160多万元,1996年就成为全县唯一的农民一切税费全免的村。1999年起先后获“省第二届模范村民委员会”、“省基层建设五好村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等殊荣。提起便河村的变化,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称赞一个人,他就是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襄樊市十佳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市人大代表的便河村现…  相似文献   

17.
毛艳 《今日民族》2004,(10):37-41
今这个村子有着一个“名不符实”的名字——哈力。在达斡尔语中,“哈力”的意思是“山谷”。然而这个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部的自然村却坐落在依山傍水的平川上。村子的西面是向东南蜿蜒流去的诺敏河,村东是“敖包提敖拉”(有敖包的山)。听村里的老人介绍说,这个名称并不是因为该村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得名的。1923年由嫩江东岸东布特哈地区哈力村的十几户郭姓达斡尔族居民迁到此地建村,他们把原有的村名也带到这里,嫩江东岸的哈力村建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建在“那音库谟”的山口而得名。据说达斡尔族的本意是“打虎…  相似文献   

18.
杜诺,无论是家庭妇女,还是任一村之长、办事处主任、副镇长,她都保持壮族农村妇女的衣着,一双乌黑透亮的双眸,总是给人以热情、干练之感。就是凭着这热情与干练,执著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她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唯实的领头人从前的莫勺村是“端着金饭碗,吃着救济粮,守着金宝山,生产靠借贷”的有名“口袋队”,每年要吃国家1.5万公斤回销粮,贷款1万多元购买籽种、农药。全村是低矮的茅草房,穷得叮当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象春风一样吹进了莫勺村,杜诺被村民推选为一村之长。作为一村之长,她深感…  相似文献   

19.
马家沟村位于陕北安塞县,自1992年引进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以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民棚栽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这里已成为陕北地区最大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走进马家沟,听到的是一个个农民靠种植蔬菜、水果大棚而致富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大咸服村是莒县青峰岭水库的库区村。全村426户,1370口人,1276亩耕地,如果除去500亩荒岭、荒沟,人均可有效利用的耕地不足0.6亩。每逢汛期,青峰水库的水便淹到村心。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大咸服村曾经的贫穷与落后。过去,全村年吃救济粮35万斤以上、“菜金“3万多元。生产靠扶持,吃饭靠供应,花钱靠救济,是个名闻遐迩的“三靠村“。到199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46元。每年青黄不接之时,全村缺粮断顿的户就达70%以上。治安状况极为混乱。为迅速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县委、县政府责成政府办公室定点帮扶。近三年来,县政府办公室连续选派三名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副科级干部进村蹲点。经过与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大咸服村在全县库区村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库区村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可从下表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