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江 《党建文汇》2005,(10):25-25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上调到1500元.并规定各地应统一执行,不允许擅自浮动。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有82.5%的人反对个税起征点全国“一刀切”,认为应让各省依当地收入水平适当上下浮动。舒圣祥日前在《羊城晚报》上撰文认为,统一起征点能够保持税制的统一、简单,更是一种长远意义上的“大公平”。  相似文献   

2.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11,(8):71-72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相似文献   

3.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于1980年9月颁布施行,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确定了个税800元的起征点。2005年10月27日,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从800元调整到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09年2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2009年全国税收工作要点》,明确今年税务机关将重点开展38项税收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何不是5000     
显志 《当代工人》2011,(18):22-23
6000万人免税 今年年初,当全国人大征集对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时,对于3000元的个税起征点,48%的民众认为应该修改,35%的民众直接表示反对。但在6月27日二审开始时,全国人大仅仅是将第一级税率从5%下调到了3%,起征点未作任何改动。这是个熟悉的开头,民意似乎又要被忽略。  相似文献   

5.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征收个税,多采用累进税率按家庭年收入计征。 根据经合组织发布的数据,2008年29个工业化国家最低收入平均为14,04万元人民币/年,人均GDP平均为31.2万元人民币,中央政府个税起征点平均为5.6万元人民币/年,个税起征点是最低收入的40%,是人均GDP的17%:  相似文献   

6.
自今年9月1日起,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3500元数字背后有哪些具体条款?个税起征点提高以后又将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7.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具有调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完善宏观分配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等作用。然而,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此政策评价、褒贬不一,存在财政减收、影响政府公共职能履行、困难群体得利少、高收入群体得利多、削弱居民纳税意识等指责。需要转变观念,重构个税制度设计目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应与中等偏上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指数挂钩,实现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均衡税负,推进个税计征从个人向以家庭为单位转变。  相似文献   

8.
个税法的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是一个热门话题。尽管个税起征点调升目前已无悬念,但依然难以平息各种观点的对立。人们对个税起征点的态度包含着多重心理,有着眼于区域性收入水平的,如一些人抱怨,在上海、深圳等城市,人均月薪1500元属于低水平了,难道还要交税吗?也有人指出,25年前,月收入800元  相似文献   

9.
2月27日,正在上班的小马,看到网上跳出一条新闻:温家宝总理和网民在线交流,称今年将提高个税起征点。他立即给老马打了个电话:“爸,个税起征点要调高了,依的工资变相涨啦!”  相似文献   

10.
论提高个税起征点及其税制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防止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完善宏观分配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重要之举。然而,理论界和一些管理部门评价、褒贬不一,存在财政减收、影响政府公共职能履行、困难群体得利少、高收入群体得利多、削弱居民纳税意识等议论。需要转变理念,重构个税制度设计目标,起征点的提高与中等偏上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指数挂钩,实现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均衡税负,推进个人计征向家庭计征转变。  相似文献   

11.
政策吹风     
《先锋队》2011,(15):41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最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对拉动内需有积极影响 提高个税起征点早就该提高了。政府收入远远高于GDP增速,居民收入远远低于GDP增速。长期如此,政府规模越来越大,居民收入比例越来越小,不利于扩大消费,只有个人腰包鼓起来才能消费。因此,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商业零售、餐饮旅游等公司有积极影响,但是究竟有多大不清楚。——北京大学经济专家苏剑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0):27-35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第三次上调已进入法律程序,“减税”正逐步走进民众的生活。2011年的个税改革,将开启中国人“匡富国强”的新经济思维。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核算司郑学工以个人的名义测算发现,如果算上居民一部分购房支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居住的实际支出已超过8162元,合计每人每月支出680元以上,约合每户1958元/月。之前不算贷款城镇人均居住月支出111元。这也引发个税起征点热议。之前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0年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每月1123元,其中没有包括居民自住房屋的支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社会上一直关注的个税起征点是否应该上调争议,财政部近日发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报告首度正面回应:大幅提高起征点后,受惠多的将是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得益少,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受损。  相似文献   

16.
尚晓昆 《党课》2012,(17):90-91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所得税收入在国民税收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与争论。当前,提高个税起征点及个税征收能否以家庭为对象等问题成为关注焦点。个税征收改革究竟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17.
起征点和减除费用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人们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比如,本来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额为800元,可有些人总把它说成起征点。应该说明的是,这两个概念不仅仅是用语不同,而且在税收实践上也有着明显区别。“起征点”说的是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应当征税的界限,通俗地讲,就是征税对象的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并超过的,就要按全部(包括起征点以下)的数额征税。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200—8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领50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应在规定的幅度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适用的起征点,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假如某省  相似文献   

18.
从3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从原来的1600元/月上调至2000元/月。但是,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建议,个税起征点应该调至5000元,减低个税税负,以促进消费,保障民生。宗庆后的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有句俗话:“世上有两件事你逃不过:一件是死亡,另一件就是缴税。” 在美国,税法规定了“宽免额”,该概念类似于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的“起征点”或“免征额”。但个人所得税“宽免额”不固定。一般来说,美国个税法规定的“宽免额”约为7500美元,这个数额是按年收入计算的。由于美国最低法定年薪都有上万美元,因此几乎每个有收入的人都必须缴税。  相似文献   

20.
张哲 《党建文汇》2011,(10):20-20
希腊政府9月宣布了一系列新经济紧缩措施,以便获得避免债务违约急需的救援贷款。新措施包括加快结构改革、裁减国营机构员工、减少退休金、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