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植树时,当前,许多地方纷纷组织干部群众植树造林。据有关资料显示,三十多年来全国累计已有103.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648.8亿株。如此之巨的数字,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但是,在参  相似文献   

2.
王达阳 《党史博采》2011,(10):31-32,60
倡议——砍一棵树要赔种三棵 开展全国性的义务植树活动是邓小平倡议的。这个倡议始于1981年夏天。当时四川、陕西遭受特大水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9月16日,牵挂民生安危的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找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任国家农委主任的万里,对根治洪灾提出自己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11,(5):48-48
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同少先队员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胡锦涛强调,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依靠改革,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4月6日是第29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报纸上说有150万军民投入了植树护林,栽花种草。为建设绿色北京,咱不能缺位!我们义达里胡同的居民也都行动起来了,在自家门口动手养护绿地。”4月7日,西城区义达里社区党委书记田士敏见到前来采访的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一生中应人之约所作题词、赠言很多,但在他的文选里只收录了两条:一是关于植树造林方面的;二是于1983年10月1日给北京景山学校题写的“三个面向”。邓小平这两个写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题词,关注的是科教兴冈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这里,谨就“三个面向”这一题词诞生的经过做点介绍。  相似文献   

6.
曹前发 《湘潮》2014,(9):16-17
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时,总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考虑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生态环境,决策上马“三北工程”等提到关系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彰显出邓小平作为政治家的伟大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7.
钱江 《湘潮》2005,(11):18-21
植树造林,是战争年代之后的胡耀邦魂牵梦萦的大事。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1956年3月,在延安召开了“西北五省区植树造林大会”,并由此在全国青年中掀起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高潮。但这次青年植树造林活动,其高潮掀起也快,退潮亦猛,留下了许多值得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8.
坚守的力量     
为官时,杨善洲一心为群众谋福祉;退休后,他带领乡亲植树造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无论为官、做事还是做人,杨善洲用一生的坚守,在百姓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2010年10月10日,83岁的杨善洲因病告别人世。当地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涌出家门,为他们的老书记送行……杨善洲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自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11,(2):57
2010年盐池县绿化任务超额完成:人工造林93938.6亩(不含秋季造林),完成任务的138%;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万亩,完成任务的100%;封山育林24万亩,完成任务的100%;全民义务植树100多万株,完成任务的200%。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征收排污费100多万元,依法整治污染源21个,依法调查处理环境投诉23起;保护水源地6处。被吴忠市政府和自治区政府推荐为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县,先后荣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先进集体、全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先进集体、全区饮用水源地基础环  相似文献   

10.
吴志勇  张兴国 《奋斗》2009,(9):49-50
黑龙江是林业大省、生态大省,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一项造福子孙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年初以来,全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开展全民性的植树造林活动,强力推进污染减排,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1.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草绿了,花开了,走进原野,枝丫滴翠,满目葱茏,一派升腾,祖国神州到处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光阴荏苒。2011年,是小平同志倡导的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三十一周年。 31年前,小平同志建议全国人大通过一项议案,规定凡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  相似文献   

12.
<正>农十师一八七团把职工文化活动作为推动团场发展,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做到了两个结合。一是职工文化活动与劳动竞赛相结合。在春、夏季农业生产、植树造林、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全团各单位都积极开  相似文献   

13.
制度的力量     
正上世纪70年代,印度拉贾斯坦邦曾掀起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当地政府制定了一项政策:每栽一棵树就奖励13卢比。这项激励措施让很多农民抱起树苗、拎着镐子,一见到荒地就栽上一棵小树。  相似文献   

14.
不归我管     
大志是我们局长的秘书,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写东西善于吹捧应景,深得领导器重。 前些日子,我们局长亲自挂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搞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大志在第一时间写了一篇通讯稿,第二天就见报了。说来凑巧,那篇稿子被某位市领导看到了,这位市领导跟我们局长面和心不和。这次,他看到我们局植树1000多棵,就有些怀疑。  相似文献   

15.
正邓小平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积极倡导和践行者。从1982年开始,每年3月12日这个特别的日子或该日前后,邓小平总要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去种植几株树苗,忠实履行植树义务,为祖国的一个又一个春天增添几分秀色,用实际行动去积极引导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浪潮。而且总要带着子孙一起去植树。植树育人,意味深长。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相似文献   

16.
刘振清 《党史天地》2006,(11):13-16
今年是董必武诞辰120周年,曾经担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有着浓浓的林木情,他非常关心和重视林业发展,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倾注了大量心血。本文记述董必武抓植树造林的几件事,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他在促进林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生态思想是在人类寻求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我国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和毛泽东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邓小平生态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生态思想包括重视保护植被,倡导植树造林;反对大量开荒和过量采伐森林;强调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法制建设等多方面。邓小平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生态环境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在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生态环境理论,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社会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邓小平的生态环境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衍霞 《世纪桥》2008,(4):5-5,2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祖国的绿化建设,植树造林。我国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绿化祖国的伟大事业之中。通过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  相似文献   

20.
邹开明 《党史文苑》2011,(20):39-40
邓小平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倡导全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主张尊重规律、统筹兼顾发展林业;提出林业建设实行制度化、法制化等。重温并研究这些思想,对新时期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