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今日中国论坛》2009,(2):182-183
郑山麓,1956年生于河北文安县。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全国政协书画室画家、全国政协《画界》杂志责任编辑。1999年为迎接澳门回归,郑山麓与其父郑克明先生共同创作巨幅国画作品《九九腾飞大展宏图》赠于澳门特首,并受到何厚铧先生的接见。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戏曲中,以屈原为主人公的剧目为数不少,可惜大半已失传,仅明清数种杂剧、传奇有刻本流传于今,张坚的传奇《怀沙记》就是其中之一。张坚(1681-约1771),一名张坚之,字齐元,号漱石,又号洞庭山人,别署三崧先生。江宁(今南京)人。张坚虽早岁即有文名,但因其为人“磊落不可羁绁,为文不附时趋尚”(陈震《梦中缘·序》),故屡次应试而不售,以布衣终老。曾作《江南秀才歌》以自嘲,因此世人又称其为“江南秀才”,其友人陈奕曾的题词:“乏龙虎风云之遇,才虽富而韩穷;为东西南北之人,经未传而伏老”,可以看作是张坚…  相似文献   

3.
杨苘 《思想战线》2011,(Z2):286-288
《长恨歌传》是唐代陈鸿所写,关于陈鸿的介绍,史书中不多而且模糊。有的题名为陈鸿撰的传奇是否是他所写还有争议。目前对此传的研究主要关注版本问题、与白居易《长恨歌》的关系,思想问题等。研究主要从文本的层面进行分析窥见其作为一篇传奇的艺术特色。作者曾写过编年史,从传奇中可窥见其史家之才。但是其史实的自觉并不影响《长恨歌传》作为小说的幻设的特点。从行文上分析,此传奇兼有叙事学理论所说的叙述的两种基本形态即概述和场景,《长恨歌传》第一部分主要是概述,第二部分则描写场景,这使整篇传奇显得主次分明,宛转曲折。  相似文献   

4.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刘庆云晏几道因沉沦下僚,在《宋史》中无传,连在晏殊传后作附传的资格也没有,因之清代顾梁汾大为感叹:“燠凉之态,浸淫而入于风雅。”近人况周颐对“其名殆由恃父以传”亦怀不平之意。(引文均见《蕙风词话》卷二)夏承焘先生作《二晏年谱》,虽...  相似文献   

5.
韩霄 《求索》2011,(11):185-187
在古典小说史上,《三国志玉玺传》出现在《红楼梦》之前,似乎有着特殊的意义。《三国志玉玺传》与《红楼梦》在叙事艺术结构上以及悲剧意蕴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三国志玉玺传》的“玉玺”叙事结构艺术与《红楼梦》的“通灵宝玉”叙事结构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玉玺”与“通灵宝玉”的悲剧意蕴统领了对众女子带有悲剧命运色彩的动态过程,共同关注了众多不幸女性的心灵世界。从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以及时代背景看来,《三国志玉玺传》可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刊登考据、资料为主的大型刊物《文史》,在出版到三十辑的时候召开过一次座谈会,并且由《书品》出版了纪念专号,学者们纷纷撰稿以志庆贺,众多的高质量文章中,最使我有会于心的是张政烺先生的《(文史)出版三十辑感言》。文章中提到:“研究历史必  相似文献   

7.
从《长江诗意画》看屈义林□陈兵长江三峡是一幅壮丽画卷,历代文人墨客赋诗作画,讴歌三峡的壮美,借以抒爱国情怀。近闻徐悲鸿大师的得意门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有“屈天马”之称的著名艺术家屈义林先生,应加拿大隐珠出版社的约稿,以历代描写长江三峡的诗词为意境,...  相似文献   

8.
《世纪》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 ,旨在为读者了解历史 ,拓宽视野 ,增长见识 ,丰富文史知识。《世纪》充分凭借全国文史研究馆系统文史人才荟萃的优势 ,努力开掘历史当事人的“亲历、亲见、亲闻” ,以第一手资料披露中国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幕、介绍各界知名人士的传奇经历和趣闻轶事 ,并反映改革开放的社会热点和展示当代世界的风云变幻 ,主要栏目有 世纪特稿、史卷拂尘、名流综谱、国共舞台、百年留真、黑匣曝光、社会经纬、故人旧事、域外传真、台港澳幻闻、人间杂谈、笔记掌故等。《世纪》内容丰富、史料翔实、…  相似文献   

9.
于倩  杨雨文 《台声》2006,(1):67-69
3月12日,上海浦东。在一间别具中国风味的《爱与和平》文艺沙龙里,台商郭承丰先生兴致勃勃地引领记者参观由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知名人士创作的多幅围绕“爱与和平”主题而展开的艺术作品。在上海成功创意并推出了“百草传奇”、“上海本色”两个知名品牌的郭承丰先生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0.
谭振 《当代广西》2012,(11):44-44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广西电视台组织创作的纪录片《走南闯北广西人》已播出。从本期起,本刊特开设专栏,陆续讲述一批“走南闯北广西人”的励志传奇。  相似文献   

11.
《清威略将军吴英事略》是吴英继《行间纪遇》之后撰写的另一部自传体著作,为线装抄本,现藏厦门市图书馆。经将《清威略将军吴英事略》与《行间纪遇》比对之后,发现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源流关系,也有明显差异。尽管《清威略将军吴英事略》一书存在着若干神灵怪异的描述和文章排序错乱等问题,但其保存了一些《行间纪遇》所没有的资料,对于了解、研究吴英的身世、成长过程以及探寻与吴英的相关史迹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现代女作家陈学昭创作风格的形成,探讨女性写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成长的可能性空间,事实证明,女性写作是在一种被男性文学叙事规约和询唤的美学潮流的引领下进行的,适应并不断复制主流话语,是在文学场域得以生存的条件,除此之外,似乎别无他路。陈学昭的创作只有适应主流叙事的那种被界定为清丽温婉的美学情调得到了认可,而作品里独特的、鲜活的、可以触摸的生命意志被遮蔽掉了。对于一个并不自主的制度化场域来说,文学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独特关系,使得陈学昭一类的作家缺少必要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重写台湾文学史/诗史的文化诉求中,作为新世代著名诗人和理论家的林耀德和杨宗翰,不仅以其创新的诗歌文本标举了新世代精神,而且以其深刻的理论阐述挑战了既成的文学史/涛史秩序和建构,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追求。林耀德和杨宗翰关于台湾现(当)代“涛史”的论述在体例、分期、史观上存在某些差异性:在林耀德那里,“世代交替”和新世代论述是他重写文学史/涛史的两个支点;而在杨宗翰那里,世代更替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因此他更侧重于文学史/诗史的深度思考和实际操作层面。然而,在现代性精神指向上他们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颠覆,然后重构。  相似文献   

14.
逯艳 《青年论坛》2014,(4):133-138
建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评价和认知可以明显分为建国初期、"文革"结束初期、80年代以及近期四个阶段。尽管不同时期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对《女神》的文学史价值和地位一致认同,但是出于不同时期文学史观和书写思维的差异,每一阶段的文学史书写者对《女神》的书写角度和表述方式也相应存在差异。而对这些"同"和"异"的梳理与研究,既是《女神》接受史的浓缩,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局部"抽样"。  相似文献   

15.
齐梁文学以宫体诗、骈体文为主要特色,将南朝文学追求绮丽秾艳、柔媚纤巧、格式工整的艺术风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丘迟作为这一时期宫体诗的代表人物,不仅创作了大量宫体诗、骈体文,而且他的书信《与陈伯之书》不仅呈现骈体化倾向,而且还受其宫体诗影响,以其整齐的气势、诗样的语言、精巧的用典表现出宫体化倾向,成为书信体文学的不朽名篇。  相似文献   

16.
张我军主编的《日文与日语》杂志作为“民国以来国人创办的第一份有影响的日语研究期刊”,对日语语言文学学科而言,具有重大的学科史意义;张氏日语系列教材大大推进了日语在中国各阶层普及;作为一位师者,他不仅以有中国特色的日语教学法培养了一批精英之才,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将日语教育引入正轨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研究者、编者、著者、师者”四重身份的重合、互动使张我军成为中国日语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7.
陈在正老师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的一位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之前,他在历史系当系主任时,就积极组织历史系教师开展台湾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台湾研究所成立之后,他先担任副所长,1984年12月至1987年3月任所长。他担任所长期间,推动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台研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个人的台湾史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张霞 《青年论坛》2011,(2):117-123
胡风及其事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精神现象。他将审美和政治纳入主体实践机制,在战士还是诗人的困境中,营造着个人的"政治乌托邦"期盼。而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不同理解以及方法论的分野,使胡风对主流话语的追随和再阐释犹如隔岸的呐喊,成为政治对知识分子的一个巨大反讽。胡风独特的文艺和政治观,以及他的人格追求和文化选择,与历史现场相互辉映,彰显了知识分子在复杂语境下与时代共处的文道之争和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既是我国网络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部分。在网络创作日益繁盛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网络文学范式及风格也表现出自身特点,如文体式样相对集中、母语创作比较活跃以及地域色彩明显等。从当代文学史建构层面而言,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出现丰富了现有文学版块、修正传统文学体制、并逐渐建立起新型的文学秩序。展望少数民族网络文学未来,大数据技术、多民族文学史观、全球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国内环境以及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都将重塑着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一是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二是要让学生学会对比辨析阅读;三是要进行联想拓展阅读;四是要突出教材选文中的人文精神;五是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六是要学会迁移创新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