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赵树理、孙犁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赵树理的主题丰富驳杂,孙犁的主题清纯单一;赵树理擅长结构曲折动人的完整故事,孙犁则善于从整个社会生活的环链上抓取最鲜明夺目的一环,加以强调与突出;赵树理的小说语言以俗取胜,孙犁的语言则以雅见长;赵树理的现实主义是细节的现实主义,孙犁的现实主义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愫。赵树理小说获得了当时民众的空前欢迎,使之成为当年叱咤风云的领军作家,然而,随着读者文化水平的整体性提高以及新的审美情趣的生成,赵树理的魅力日渐消失,相反,孙犁的“诗体小说”却获得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杨洋 《求索》2013,(3):141-143
20世纪40-50年代,孙犁的小说创作塑造了数量众多风采各异的女性形象。在他的女性形象谱系中,有普通的劳动女性,有女战士,也有女性知识分子,还有一些颇具"另类"性格的女性。孙犁之所以钟情于女性形象书写,与他童年的家庭影响、个人性格以及文学修养密切相关。对孙犁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研究,应该成为现当代文学孙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曹洁萍 《求索》2014,(10):132-136
对日常现实的密切关注和对小说艺术的诗性思考是毕飞宇近年来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对现实的关注与情怀是毕飞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起点,以现实之心去体验与思考,为毕飞宇小说把现实精神与诗性意蕴的统一、融合提供基础,并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与强烈的现实关照。介入现实成为1990年代中期以来毕飞宇小说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叙事伦理,而具备诗性特质的叙事表达是其小说具备高度鉴别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欣 《理论月刊》2007,(2):138-141
宋南渡诗人程俱,总能以随缘自适之心来面对多舛之人生,故而其诗歌无论是描写自然山水题材、还是抒写自适情怀的言志之作,都体现出冲澹闲远之美,这也是他自觉学习前人萧散古澹之风的结果。不过,其诗歌透露出的幽独情怀却折射出物质层面的困顿与精神追求的超逸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士人在宋南渡这一特定时期的苦难心境。  相似文献   

5.
黎子莹 《湖湘论坛》2012,(3):110-112
余华不平凡的经历决定了他感受苦难的方式不同,不同时期他的创作体验、人生境界也不相同,因此他在不同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他《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荒诞美、《活着》的苦难美和《兄弟》的暴力美。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从早期先锋写作到后期现实主义写作的转型。总体看来,他的创作转型是机智的,是值得肯定的。在创作后期,他将作品的主题由揭示“人性恶”回归到“人性善”,表现了他在创作中对“人”的关注由孤立走向全面。小说回归趣味性和故事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他开始将现实和历史结合反思,作品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余华的转型,启示当下文坛: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承担厚重的社会历史责任,拯救并发扬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依然是文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田敏 《求索》2011,(3):206-208
余华虽将人性的残忍与生活的阴暗作为其文本表现的主体,但与这种表现同在的是其对爱与温情的深度渴望。他的现实苦难叙事最大特点是:不带有宗教意识,也没有革命情怀,只是把其对弱者苦难生存的同情进一步提升为了"活着"哲学。  相似文献   

8.
徐少芳 《青年论坛》2008,(3):122-124
孙犁边缘化选择在叙事艺术上的表现为“白描-烘托”的表现手法、诗化意境的营造与抒情氛围的渲染、叙事视角的现代性与包容性三方面。孙犁不仅继承和传扬五四新文学传统,而且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这就使得孙犁的创作脱离了时代主流文学的通俗化面目,以诗情画意的描绘区别于那种农民化的艺术品位,呈现出一种能够超越时代、超越具体语境的现代文学品格。  相似文献   

9.
邓诗鸿,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普通民警,首届“中国咸宁世界华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得主。阳光开朗的他,是一位拥有悲悯情怀的心灵书写者。厚积薄发邓诗鸿上世纪70年代初生于红都瑞金。童年时期,贫穷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如果说,物质的贫穷在邓诗鸿幼小的心灵留下的是灰暗之调的话,那么阅读无疑是其童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层面来重新审视赵树理与解放区文学的关系.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作为一体两面纠葛在赵树理小说中,使得赵树理成为解放区文学的一面旗帜.但是,从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表现出来的农民代言人身份与革命干部身份又存在实际上的矛盾冲突,造成了赵树理创作与解放区文学在本质上的断裂.这样,我们能够对长期以来把赵树理看作解放区文学代表的观点做出如实的纠偏.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台湾具有代表性的外省第二代作家,李国修接收到了父辈遗留下来的移民身份和创伤记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伤体验,并将之作为其戏剧表达的主要课题.他以戏剧形式记录并修补了父辈的创伤与遗憾.同时,面对父辈传递下来的创伤体验,他也以戏剧艺术纾解、治疗自己对灾难重演的恐惧和身份认同被破坏的焦虑,表达了对生命安定的渴求.从创伤心理学的理论视野对李国修的戏剧创作进行观照,既能真切感受到台湾外省第一代的移民创痛,更可深入理解台湾外省第二代所特有的现实和精神处境,从而对台湾社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Though he only makes a meager salary, that hasn't stopped Zhao Yongjiu, a cleaner in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from contributing to char-ity. He has donated a third of his salary to charit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nd the total amount he has handed out exceeds 180,000 yuan ($27,972). The seeds of charity were sown in Zhao's heart when he was just a teenager. His father died in a work accident and his mother had to raise Zhao and his younger brother all by herself. Later, his mother fell ill, making life more difficult for the family. "At that time, the factory my father had worked in helped us out by providing us with coal for heating in winter. Additionally, our neighbors gave us food," Zhao told Liaoshen Evening News.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的涵义是指从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及其生存状态的新闻。民生新闻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实践。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帮女郎帮你忙》这两档节目,以服务群众为宗旨,走向基层贴近百姓,关注民生,加强与百姓互动,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大力弘扬地域先进文化,折射出民众评判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标准,是最具安徽本土化特色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4.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鼻祖。对吉尔曼的小说进行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她的创作经历了从解构“他乡”(男权社会)到建构“她乡”(女性乌托邦)的转变,或者说,从以揭露和解构为主的现实主义,走向了以规划和建构为目标的乌托邦主义写作。这使她成为树立女性乌托邦典范的枢纽人物,其对于现代女性乌托邦文学的影响可谓深远。同时,这一转变也充分显示了吉尔曼女性主义思想的前瞻性,她预见性地实践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所倡导的女性主义文学之目标,即:击破、摧毁、预见与规划。  相似文献   

15.
谈突发事件中公安机关对网络舆情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给政府的社会控制提供新手段的同时,网络舆论也给现有的社会管理和信息控制模式带来了挑战。在各种突发事件爆发时,如何对网络舆情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一个崭新课题。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容易失控的原因,并结合公安工作和网络媒体的特点,针对公安机关在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郭松棻的小说《雪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浓厚的自传性色彩,小说深入刻画了知识分子主体与家国历史之间的关系,在与鲁迅文本的互文书写中表达了一代保钓知识分子对于革命、启蒙与理想的认知与反思.这篇小说通过三位知识分子在“立志”与“沉沦”之间的复杂命运关联,为我们呈现了一种鲁迅式的寂寞,正是这种失败者的寂寞使写作主体得以摆脱宿命式的自叹自怜,向熙攘的人间求得重新出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梅娘(原名孙嘉瑞,笔名敏子、孙敏子、柳青娘、云凤、孙翔等)是活跃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东北沦陷区的著名小说家。梅娘的小说创作,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进行着飘离政治的叙述。幼年丧母、缺少母爱的童年对梅娘小说创作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卢杰 《青年论坛》2008,(3):141-143
写作能力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写作及写作能力的评价需要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写作评价标准的整合与分解,寻找出既具有系统性、真实性,又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