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 在台湾,散文批评历来是文类批评中最薄弱的一环。台湾文坛许多有识之士曾多次呼吁批评家重视散文研究与当代散文批评,在《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总序》中,余光中指出,与小说诗歌相比,“散文集不但作者多,书目多,读者亦众,却不获得评论者的等量注意”。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专注于散文批评与散文理论研究而卓有建树者郑明琍。她的散文系列论著有《现代散文欣赏》(1978)、《现代散文类型论》(1987)、《现代散文构成论》(1989),即将出版的还有《现代散文现象论》与《现代散文方法论》。她还编有多种散文选集,对台湾的散文理论和批评的历史和现状,台湾近十年来散文创作的综观与趋势、成  相似文献   

2.
<正> 一是研究和评论大陆籍的台湾作家作品很多,研究和评论台湾籍的作家作品很少。二是对台湾小说、诗歌的研究较多,而对台湾散文、戏剧的研究极少。三是对台湾文学的研究肯定的既多又重,批评的既少又轻,这是台湾文学研究中的另一倾斜。  相似文献   

3.
由福建省台湾研究会和福建省台湾、香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筹备组)联合主办的福建省台湾文学研讨会于1988年11月2日至5日在福州市举行。省内外70多位学者、专家及研究人员围绕在圆桌旁,以“台湾文学的传统因素、乡土特色和外来影响”为中心议题,分设文学思潮、小说、诗歌、散文、台湾文学与闽南文化等5个专题,进行了认真、热烈,轻松自由而又有条不紊的讨论。由于省外学者的踊跃参加,会议实际上超出原有的省级规格而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意义。会议的第一个专题围绕着对台湾文艺思潮、流派的认识和评价。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某些偶然的原因,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似乎一开始就出现一些模式化倾向,如将台湾作  相似文献   

4.
作为作家,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高产、多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虽然他的创作涉及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化评论、散文诗等,但是他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散文。他的散文,不但具有特殊的境界和气度,并且独具魅力。林清玄的散文,为何具有特殊的境界和气度...  相似文献   

5.
(一) 中国近代以降,患怀乡病时间之久,人数之众,规模之大,心态之光怪陆离,当首推台湾岛内。自本世纪40年代跨海大移民之后,百余万大陆乡亲无时不在渴望着在有生之年重返故里,与骨肉团聚;同样,台湾的散文家40多年来也不间断地从各个方面描写他们心中的家园,抒写他们的相思怀归之情。这方面的作品是如此之多,描写得如此强烈与生动,几乎让人们可以将台湾当代散文称为一种乡愁文学。在这种乡愁中,不仅描绘了我们民族的苦难坎  相似文献   

6.
认识厦门女作家蔡伟璇是在鲁迅文学院,作为她的指导老师,我们在写作上有过多次的探讨和交流。蔡伟璇给我的印象是直率坦诚、快言快语,对创作抱有执着与热情。她在鲁院创作的4篇短篇小说,后来都陆续发表在《北京文学》、《山花》等刊物上。这4篇短篇代表着她目前对小说的认识与现有的水准,也是她从散文转向小说创作的阶段性收获。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台湾文学史上,王鼎钧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他众体兼擅且独具风格,在小说、散文、评论、话剧几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被称为台湾文学界的五项全能.长久以来,他的散文艺术成就掩盖了他在其它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小说艺术.为了更完整地认识他的艺术发展道路,本文拟对王鼎钧的短篇小说创作做一番探究.(一)严格地说起来,王鼎钧的短篇小说共有十二篇,即收集在《单身温度》这部短篇集中的作品(有人将王鼎钧的《一方阳光》、《红头绳儿》也视作小说,我以为那只是有着较多叙事成份的散文作品,原因容当另叙).《单身温度》原名为《单身汉的体温》,也曾被人改为《白如玉》出版,最后由作者定名为《单身温度》由台湾尔雅出版社再版.此书创作于60年代中后期,初版于1970年.这部小说在作者的创作道路上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它之前,作者的创作以说理性议论性的文章为主;而从它开始,作者的创作风格转向抒情性象征性,逐步形成了自己“幻中见真”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8.
台湾文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三十多年来,一大批在校大学生散文作品的陆续问世,扩大了散文创作的新领域。年轻的作者面对台湾教育景观和社会现实,以独特的感受与追求,谱写出一支支激荡人心的音曲。考察他们创作的内容与特色,探讨其生发环境和存在问题,对加强台湾散文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姚同发 《黄埔》2008,(4):52-55
台湾著名作家叶石涛在他的《台湾文学史纲·序》开宗明义地说:“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台湾由于地缘的关系,在文学和社会形态上,承续的主要是来自中原汉民族的传统。明末,沈光文来到台湾开始播种旧文学,历经两百多年的培育,到了清末,台湾的旧文学才真正开花结果,作品的水准到达跟大陆旧文学并驾齐驱的程度。”他还说:“台湾的新文学运动,也曾受到‘五四’文学革命的刺激。”  相似文献   

10.
在监狱中阅读、创作、出书,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受刑人来说,不啻新奇和梦想,甚至从来都不曾想过。然而在祖国宝岛台湾,却有这样一位青年作家,为众多身陷囹圄的受刑人打开了生命的故事盒,让他们在文学的天地之间获得了心灵的解脱,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出口。这就是被昵称为文坛“神奇魔法师”的欧银钏。欧银钏出生于台湾澎湖,大学毕业后,曾任台湾《皇冠》杂志编辑,现为台湾《民生报》记者。1996年曾应邀来南京参加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作为作家,欧银钏以散文、小说创作为主,她下笔有情,常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读者一起倘…  相似文献   

11.
纪实性原则是文学理论界对散文文体特征的基本共识,但在散文创作实践中,“小说化”已经成为散文文体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流变,并引发了文学界不同意见的论争。实际上,散文“小说化”流变并没有否定纪实性特征,只是赋予了散文以更丰富的表现能力,审美效应和阅读张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潮流蓬勃兴起,到9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散文创作中的一个特点即"感性"与"知性"的交融.本文具体分析了台湾女作家钟怡雯散文创作中感性与知性的呈现与交融,并将其置于台湾女性文学历史中加以考察,从中找出当今女性创作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张炯 《台声》1996,(12)
朱秀娟女士是台湾作家中有特色的一位.她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她特别关注女性的命运.她迄今创作小说、散文二十多种,且以创作长篇小说为主.她的长篇小说《女强人》不仅荣获1984年中山文艺奖,而且连续多年成为台湾的畅销书.关于她的创作,大陆学者撰写的多种台湾文学史和小说史,都给予相当地位.因而可以说,她的名字对于关心台湾文学发展的祖国大陆广大读者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14.
近10多年来,台湾禅理散文蔚为风潮,堪称台湾文坛的一大特色。究其原因,与台湾文学所处的环境与背景紧密相关。台湾多灾多难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际遇,必然使许多人想从宗教中寻求避风港或精神寄托,这是认定生本不乐、标谤超尘脱俗的佛教在台湾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台湾文学中也经常可见这样的主题:认可人生之残缺的必然,而以一种宽矜的态度去面对这种缺憾。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6日,由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漓江出版社、广西散文学会联合主办的“严风华散文创作研讨会”在南宁举行,与会的40多位领导和驻邕评论家、作家对严风华及其散文创作给予了一致好评。大家表示,20余年来,文学桂军异军突起,其中小说风生水起,诗歌热闹喧哗,散文静水深流。而本次研讨活动的举办,标志着广西散文达到了新高度。严风华现任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西散文学会会长,从大学期间就开始  相似文献   

16.
台湾乡土文学对于闽南文化的感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时期,台湾文学界有学者提出一种违背客观事实的看法,认为台湾文学经过乡土作家们反映台湾社会现实的努力,加上50年的异族统治,“终于与中国的文学传统分道扬镳”,为了论证这个看法,他还引用一位著名小说家返台接受访问时所说的“台湾虽然在政治还未独立,但是在文学上早就独立了”的话来加以补充说明。我们认为这位学者对台湾文学与祖国文学之间的关系至少是缺乏应有的了解,且不提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从台湾乡土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化的关系看,二者之间也是密切相关。事实上,无论是在台湾乡土文学的发轫期、成长期、还是当代,台湾乡土文学从不脱离祖国大陆文化而独立  相似文献   

17.
傅宁军 《台声》2000,(2):31-33
在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笔端,大自然的风光是有灵性的,充满着诗情画意。她曾写道:“我要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山水──不管是在王维的诗里初识的,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里遇到过的,石涛的水墨画里咀嚼而成了病的,或在魂里梦里点点滴滴一石一木蕴积而有了情的。”不过,张晓凤眼中的人世间,也是一道可以与山水相媲美的风景线。她热爱自然,更热爱人生,写下了一篇篇享誉海峡两岸的美丽文章。她是台湾文坛上一个风格独特的饺伎者,文笔娟秀,想像丰富,在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领域无一不有自己的建树,获得过几乎所有的台湾各类文艺奖…  相似文献   

18.
走近许地山     
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收入学校教材,其小说佳作《春桃》改编成电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海峡两岸中国人。2004年5月21日,江苏省南京市台盟与南京台港澳暨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会举行“纪念台湾作家许地山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围绕许地山的创作成就、学术地位、政治理念、宗教意识等多个侧面,专家、学者各抒已见,剖析许地山为人  相似文献   

19.
<正>回首新中国十七年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样式的发展,其作品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作品很少,一个人有一组作品让人记住的几乎为零。有人甚至认为,1949年—1976年,如果没有台湾诗歌,中文现代诗将是一片空白。回望新中国十七年,那是一个以电影为中心的文学时代。在那个年代里,物质贫乏,没有更多的娱乐方式来满足精神需求,恰逢电影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许多作品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经典,难以忘怀,留下了一种挥之不去的经典电  相似文献   

20.
尽管小说与散文都有各自的文体规定性,但在鲁迅小说中存在非常明显的由小说文体向散文文体进行"越界"的现象,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散文精神。向散文越界于鲁迅来说是一种非常"自觉"的行为,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从西方小说那里得到启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身上深厚的中国古典散文积累。具体来说,鲁迅小说在"情真"、"意丰"、"言杂"三个方面表现出向散文回归与交融的趋势,它们带来了鲁迅小说突出的抒情性、复调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其结果,就是产生了现代新型短篇小说——散文化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