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律、道德、契约、宗教,作为历史主体维持自身与客体内在同一的最基本的社会机制,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得以维系、延续的永恒纽带和基础。而妥协、宽容、公平,作为人类自身在面临矛盾、危机时共通性的考虑和智慧,因各具独特的魅力和调节功能,便在当今社会凸现出来,作为法律、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与传统的礼治不同。传统礼治的根本原则是确认和维护社会的等级差别,“以德治国”的根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治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实现等级社会的人际和谐、社会统一,“以德治国”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现代德治要摒弃传统礼治中的封建糟粕内容,批判吸取和利用其道德教化功能对国家治理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调节机制在横向结构上包含了法、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的调节等基本形式,在反映和协调社会主客体相互关系、利益和文化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时,其发挥的职能是各不相同的。单一地依靠某一种基本形式的调节是不够的,而必须把这些基本形式综合起来作用方能见效。社会调节机制在纵向结构上包含了理念解释层面、制度安排层面、实践操作层面等三个基本层面,呈现为一个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和动态过程。理念解释层面是思想基础和依据,制度安排层面是保障,实践操作层面则是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传统乡土社会转向新乡土社会。在这种新形势下,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传统手段礼治出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同时,法治虽然进入乡土社会,但仍然遭遇重重困难。在了解二者现实状况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消解其冲突与对立,实现其互动与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华"治道"之核心,是"礼治".而"礼治"并非一种单独"治道",它只是"天治"、"君治"、"民治"三种"治道"之循环.三种"治道"循环相济相生、相制相克,就是所谓"礼治".三种"治道"之循环,由六大核心理念支撑:天下主义、和而不同、广土众民、兴灭断绝、执两用中、返本开新.其中"天下主义"与"和而不同"偏向"天治"一方面;"广土众民"与"兴灭断绝"偏向"君治"一方面;"执两用中"与"返本开新"偏向"民治"一方面."天下主义"对治"民族-国家主义","和而不同"对治"同而不和","广土众民"对治"小国寡民","兴灭继绝"对治"殖民主义","执两用中"对治"单边主义","返本开新"对治"弱肉强食".前六大理念,共同指向"王道";后六大理念,共同指向"霸道"."民族文化"之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核心理念"之复兴、古老"王道"之复兴.  相似文献   

6.
采用追踪设计测查1244名大学生,考察增强或减弱同伴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自尊、内外向性格以及情绪状态对同伴影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低自尊个体比高自尊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偏内向个体比偏外向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消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比消极情绪水平低的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同伴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同伴对消极学习行为的影响大于对积极学习行为的影响。建议从新的角度探讨高校学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基本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矛盾多发的转型期,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要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大调解"等多种方法并用的矛盾化解机制;三要建立公正的矛盾纠纷调解处理机制;四要完善社会矛盾调节中的政府工作机制;五要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8.
法律、道德、契约、宗教,作为历史主体维持自身与客体内在同一的最基本的社会机制,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得以维系、延续的永恒纽带和基础.而妥协、宽容、公平,作为人类自身在面临矛盾、危机时共通性的考虑和智慧,因各具独特的魅力和调节功能,便在当今社会凸现出来,作为法律、道德、契约、宗教的补充机制而发挥着日益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战后以来,为了巩固和强化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其长治久安,欧美国家政府一直在调整其治理手法,加大社会调节力度,在机制和政策上均出现了较大变化,如继续强化国家专政机器,但慎用暴力;更多地采用"胡萝卜"政策;充分利用各种精神手段等.上述调整对战后的欧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领导小组"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建立起来的一项极富中国特色的体制机制,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机制,是凸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机制,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机制,是体现科学决策和科学施政的重要机制,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政治稳定性、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突破《土地管理法》中强调的省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制度,首次提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同时强调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而2018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也在表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尝试以高标准的农田建设等方式增加耕地指标以及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实现跨省域调剂机制,以此取得的获益将以支出预算的形式再落实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中,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步骤,可以为乡村振兴的落实提供资金筹集渠道。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据有关部门组织的上海市民问卷调查表明,对于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有74.6%的市民认为是“贫富差距”,居各个影响因素之首。因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合理调节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一、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增长十五期间,上海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9%,实现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36217元,增长到2005年的67417元,超过8000美元。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利益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社会利益分配不均日益凸显,社会利益问题调节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的成败。先秦儒家最早对社会利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始终处于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主流地位,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对于我国当下社会利益的调节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7,(2):47-48
王传发撰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建立和完善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的社会流动管理体制,应打破“分割式”的静态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适应社会流动需要的动态管理模式。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和矛盾多发期,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利益矛看日渐明朗化。在新的利益格局形成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维护我国政冶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不仅要依靠以市场为导向的、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基础的聚集扩散机制和市场互动机制,而且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以规划政策制度为手段的统筹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机制"一词被乱用、滥用现象。本文对机制一词进行了定义,概括了机制的六个特性,对与机制相关、容易混淆的四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对西方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进行了简要评价分析,提出了社会科学中机制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矛盾复杂、风险加大,社会管理的任务非常繁重,传统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问题,社会管理职能社会化、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伴随着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寻求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均衡点,建立社会管理主体间的社会协同机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要研究这一问题,就必须通过构建社会管理的社会协同机制模型来认识社会协同机制的真实面目,探究社会管理的社会协同运作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断裂与失衡带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多元化和极化趋势、价值比较形成的不公平感、宪政意义的公正平等与现实的反差等作为强烈的外部刺激作用于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对于自身生存状态和社会位置的归因偏差,加之制度化利益表达有效性缺失所导致的低下政治效能感和无力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社会怨恨,并经过不断蔓延、感染、传播而上升为主导性的社会情绪。现实社会生活正越来越多地承受着这种怨恨情绪制度边缘化、非制度化释放过程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社会建设机制主要指构成社会建设活动各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要素产生影响、发挥作用的过程。我国社会建设机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利益需求的不断满足、协调和提升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机制;二是以社会稳定和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保障机制;三是社会建设的协调机制,即社会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序与平衡以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协调一致;四是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相互信任是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把长株潭城市群设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具有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成功示范经验的重大意义."两型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动力,要走的是一条"内生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从这个逻辑出发,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进行研究,对"两型社会"的机制创新有较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