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八大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成功探索,对执政党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党的八大科学分析形势、强调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透视出执政党建设的思路,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也有局限性存在。在新时期,八大的执政党建设思路对加强执政党建设仍然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柳建辉 《新视野》2006,1(5):4-6
1956年召开的八大,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大会从分析执政党的状况出发,初步总结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经验,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执政党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这些总结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七年来执政党建设经验进行了总结,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重温八大历史,对当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八大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保证了党的理论基础的先进性党的先进…  相似文献   

4.
中共八大是建国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完善和加强执政党建设,尤其是党内民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党内民主理论及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指明了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方向。考察八大的党内民主建设对于今天我们加强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理论发展开端于党的八大;曲折徘徊于九、十、十一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十二、十三、十四大是飞跃时期;进入世纪之交的新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在十五、十六、十七大。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即继承性、时代性、曲折性。  相似文献   

6.
李爱华 《理论学刊》2004,31(2):13-15
列宁最早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理论,科学地回答了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如何解决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及自身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对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刘少奇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分期 建国后刘少奇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到党的八大,其主要标志是刘少奇初步总结了执政党的经验。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八大到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召开之前,其基本特点是党的工作出现了较大的失误。第三阶段是从七千人大会的召开到文化大革命的兴起,他被迫离开工作岗位。这一阶段集中表现为他对执政党建设教训的吸取。如果说第一阶段是刘少奇理论探索的高潮,那么第二阶段就是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低潮,而第三阶段则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执政50多年来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文章论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关于执政党要搞好自身建设、工作路线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纲领建设方面的基本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文章认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执政党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概括和创新,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谱写新篇章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4,(Z1):20-22
<正>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刚刚起步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八大科学地分析了党所面临的形势,正确地制定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理论。这不仅为丰富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作出了贡献,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科学地分析了形势和党的历史地位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发展史上,列宁执政党建设理论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性。列宁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温列宁执政党建设理论,进一步总结列宁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实践经验,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八大党章一九五六年,在党已经成为执政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全面开始时,党召开了八大。这时,党的组织已经分布到全国各地区,党员人数比七大时增加了八倍,达到一千一百万人。执政党的地位使党遇到了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任弼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政权的建设事业作出了诸多方面的重要贡献,而他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任弼时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了把执政党的建设同边区的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思想;侧重于从执政党的角度提出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根本任务;强调了搞好党在执政条件下的自身建设必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任弼时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原理同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党建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3.
陈杨 《唯实》2011,(5):9-13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初的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里,列宁为巩固俄共(布)的执政地位,对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重温列宁关于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理论,总结列宁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于提升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意识以及夯实执政基础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提出,是批判吸收古代治国理政中的"修身、"民本"、"变法"的思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执政党建设目标的论述,借鉴国外学习型组织和政党变革的相关理论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呕心沥血,深谋远虑,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邓小平党建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发展了毛泽东党建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探讨邓小平党建理论,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必将坚定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再创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的信心与决心。邓小平同志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执政地位和改革开放的新考验,对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早在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上就严肃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共  相似文献   

16.
列宁执政党建设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闪光点,为世界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灯塔的积极作用。列宁的执政党建设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制度建设五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具有显著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显著特色胡敬豪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党的建设的内容,其集中体现就是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拥有十亿以上人口的大国四十多年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当代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许会明 《党史文苑》2011,(22):26-27
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同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党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了马列主义政党理论,是马列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习近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党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以及改进当前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习近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习近平执政党建设思想内涵丰富,有许多新观点,新见解。系统梳理习近平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升华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时代课题。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作出了卓越贡献,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