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光伟 《理论学刊》2006,1(7):55-5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有两个层面,马克思经济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哲学对于经济自由主义批判的前提下,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完全可以实现其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具体融合,进而决定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奋斗》2021,(12)
正人类历史进入19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古典政治经济学逐渐暴露出它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等弊端,而用一种崭新、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指导工人运动则显得极为迫切。为适应这一需要,从19世纪40年代初开始,马克思开始研读大量经济学文献,系统研究经济学问题,计划撰写一部以新世界观为指导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相似文献   

3.
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教材,确实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需要提高其研究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在目前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涌进,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各种经济学思潮与流派纷至沓来,对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与改革的看法异人异声、各有己见的情况下,坚持双百方针,对经济学的改革与发展进一  相似文献   

4.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它是从根本上回答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它是从根本上回答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问题;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它是从根本上探究为什么的问题,以构建系统化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政治经济学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政治经济学必须深入改革。本文着重探讨改革应遵循的原则,针对现行教材、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某些范畴,探索如何创新和发展某些基本原理,充实新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拓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平 《探索》2003,(2):100-103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科斯创立的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为研究对象,二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分别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同时,两种研究对象存在研究层面上的内在有机联系,具有互补性。整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关系研究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研究各自的理论贡献与研究优势,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科学总结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坚持领袖、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合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等,是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8.
政治经济学萌芽于重商主义。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学与政治学相继成为独立学科,政治经济学这一母体学科便逐渐衰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经济学在西方学术界复兴,诞生了一门政治学与经济学整合研究的交叉学科——新政治经济学。目前,新政治经济学正处于成长过程中,对于它的研究对象、范围、主题的界定并不一致。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反映了经济研究在本质上无法与政治相分离,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理论建树上看,新政治经济学在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政治—经济过程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特征,并从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发展和创新的"问题"视角;探讨了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基本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吸收新古典经济学成熟的分析工具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适应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要求,确立了科学的研究对象,创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今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把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方法并没有过时,但基于社会发展的不同矛盾和情况,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应该拓宽其研究范围。文章首先阐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观,进而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也是一个从产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围绕经济学家们的不同见解与争议,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而使政治经济学真正成为广义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居首要地位,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度最高。经济学家的社会职责在于尊 重并善于发现经济规律。数学在经济学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不能代替经济学。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应 当确立辩证唯生产力论,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立言立论。  相似文献   

12.
董艳梅 《求实》2006,(Z4):271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开设着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理论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讲授的是流行于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前者在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我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则被称为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党刊精粹     
正《求是》2020·16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继承历史上经济学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通过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深入研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和完善没有任何用处,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首先,西方非正统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同盟军。在西方经济学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就被划归为非正统经济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源泉的激进经济学是非正统经济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孟秋菊 《党史文苑》2004,(12):47-4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所必须,也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所必然,更是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所必要。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创新的理论基础都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国的经济理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不可动摇的方向。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充分认识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重在创新。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主要应在观点创新、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结构体系创新上下功夫。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的创新应当立足现实中国国情。我们的基本国情就是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必须不断地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发展问题,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变革,还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7.
魏晔玲 《前线》2014,(5):58-58
<正>《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公开发表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到动手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到1859年该书出版,历时16年之久。本书的出版为马克思彻底完成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跟《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有密切关系、流传于世的文章,主要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两篇。那么,这两篇文章又有什么区别?各发挥了什么作用?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马克思进入到独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阶段。在多年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18.
埃斯莫格鲁获得2005年度"约翰·贝茨·克拉克奖",他在不少经济学领域都作出了相当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最初的劳动经济学开始,然后成功地转向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特别是近些年,他对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以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实证研究更富有创新价值,这些研究将对同一领域的其他研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现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已经走过了 2 0多个年头。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中国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中国形成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和来源的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套理论 ,中国政治经济学建设进入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但是 ,中国政治经济学建设的成绩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相比 ,二者尚难以完全匹配 :在当代中国 ,从一般意义上说的政治经济学 ,就是指的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中心思想和基本理论来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提起经济学 ,…  相似文献   

2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早期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雏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这里实现了初次融合,其中,哲学理论是整体性形成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工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其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