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的党外朋友在韶山刘新文周世钊(左四)在韶山张国基(前排左六)在韶山山清水秀的韶山,以孕育一代伟人毛泽东而享誉中外。自1950年以来,这个质朴美丽的山村先后接待了三千多万观众。其中不少毛泽东生前的党外朋友专程到此,对一代伟人表达了一份特殊的敬爱、...  相似文献   

2.
前几个星期去湖南卫视的艺术玩家节目做嘉宾,节目一结束,我立刻奔赴毛泽东的家乡韶山。毛泽东的韶山祖屋无疑成为旅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6年),收录了毛泽东在1915年至1958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95封书信.这些书信中有47封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在《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他对亲友们浓浓的深情和关怀,也反映了他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更彰显了毛泽东心怀故乡、情系...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1,(5)
正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韶山时写下著名诗篇《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可以说,诗中的这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高度地概括了韶山精神,历届中共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也对韶山精神进行过高度肯定和赞扬。在革命战争年代,它主要体现为牺牲、奋斗、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于1966年6月来到故乡韶山的滴水洞便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地住了11天。在这期间,他唯一的一次外出,仅走出洞口300米远,没有见过任何人。这11天,是毛主席思绪最复杂的11天,也是谜一般的11天。 曾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40多年的张耀祠对毛主席在此的情况作了记述一  相似文献   

6.
张志初 《湘潮》2020,(12):9-13
毛泽东出生于韶山,对韶山精神的形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是韶山精神的代表人物。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他在诗词中对韶山精神做了精准的表述;作为湘人的毛泽东,他从自己做起致力于韶山精神的血火淬炼;作为哲人的毛泽东,他用理论概括的革命实践阐释了韶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促成了韶山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梁衡 《当代贵州》2014,(5):64-64
正前段时间,到韶山参加一个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活动,意外地发现在离毛泽东故居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座毛泽东图书馆。我很好奇,便进去一看。图书馆不大,实用面积只有680平米,也就是有钱人家的别墅这么大。这里只收三类书,一是毛泽东写的书,各种选集、文集、单行本;二是毛泽东看过和评点过的书;三是写毛泽东的书,即各种研究毛泽东的书。图书馆的功能以收藏、陈列为主,兼有一点借阅,游人可免费参观。  相似文献   

8.
苏小波 《湘潮》2008,(4):29-30
韶山学校坐落在毛泽东故居西侧的张家山上,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中外知名的学校。纵观学校的诞生与发展,无不凝聚着毛泽东的关怀与希望。  相似文献   

9.
1919年11月14日,湖南长抄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严重事件:一名女子在花轿内用剃刀割断血管而亡!此女子姓赵,名五贞,生于1896年。其父赵海楼,开眼镜店。五贞知书识礼,工裁缝、刺绣。由媒婆撮合,父母包办,将她许配给富商品古斋少老板吴凤林为继室,作“填房”;吴年大貌丑,五贞不从,遂于“大喜之日”以死抗争,年仅23岁。毛泽东这时正在长沙组织反帝反封建斗争,闻之,拍案而起。他奋笔疾书,接连写了10篇文章,发表在《大公报》、《女界钟》等报刊上,为妇女自由鼓与呼,愤怒抨击血淋淋的封建制度。毛泽东对中国妇女的命运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09,(2)
2008年12月25日,以展示、收藏和保护毛泽东遗物为主要功能的韶山毛泽东遗物馆建成开馆。毛泽东遗物馆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馆内共辟有《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展》、《毛泽东珍藏唱片磁带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艺术品展》等4个陈列,共  相似文献   

11.
一百年前,毛泽东降生于韶山。这里水碧、山青、松绿、竹翠。圣洁的红土地,片片稻田如畦。云雾缥缈的韶峰,似隐似现,若神若仙。 韶山毛氏,军旅后裔,家境小康。毛泽东父毛顺生,母文七妹。毛泽东是他们的第三胎,然而前两婴均已夭折,优生期降临的毛泽东,得以作为老大养育。他高大、健壮、勇毅、果敢、聪颖,气禀非凡。  相似文献   

1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韶山地区有80多位同志为革命英勇牺牲。有的出外参加革命后,一直没有音讯。1949年全国解放后,不少人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询问亲人的下落,或报告亲人牺牲的情况。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但接到信后,总是一一亲笔回复,高度赞扬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对其亲属给予安慰和勉励,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对  相似文献   

13.
14.
展示毛泽东一生光辉足迹的韶山毛泽东纪念园韶山毛泽东纪念园,位于韶山毛泽东故居左侧对面约500米的丘陵山坡上,以毛泽东主席几十年为革命追求真理、浴血奋战的革命足迹为历史背景,以革命纪念地为原型,通过匠心独具的塑造,将长沙一师井亭、长沙清水塘故居、南湖游...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在中国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巨人.韶山是毛泽东辉煌人生历程的起点.1951年,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正式对外开放,从此,韶山这个偏僻而美丽的山村敞开它质朴的怀抱,迎接着纷至踏来的客人.在众多的观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外名人.迄今为止,来韶山参观的国内外名人有七千多人.这块曾养育时代巨子的热土因此而频添神奇和秀色.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不少出版物在介绍、宣传韶山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即今"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来历和修建情况时,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法,应当予以澄清,恢复历史真相.关于修建韶山陈列馆及其前后的情况,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拟从4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高菊村  邵三实 《湘潮》2014,(12):43-45
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是经中共湖南省委确定并上报中央批准的纪念毛泽东百周年诞辰重点纪念项目之一,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简称管理局)和湘潭市韶山区(1991年6月改为市)共同筹建。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1988年开始酝酿筹备。当时,管理局党委将此筹备任务交予局宣传处’而在筹建期间,我先任宣传处处长,后任分管宣传的副局长。  相似文献   

18.
王锡堂 《湘潮》2013,(1):49-49
2012年4月30日,一辆银灰色轿车驶进了宁静的韶山冲,车子里坐着一位留着短发、戴着眼镜、身着青色旧西装的75岁高龄的老人,她就是人民领袖毛泽东的长女李敏,随行的还有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女婿陈东升及外孙等。他们回到韶山,祭祀先祖。  相似文献   

19.
唐春元 《党史博览》2013,(12):15-21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改写日本僧人月性的一首诗,以留赠父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理想。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始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所以,从那时起直到辞世。毛泽东曾十四次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韶山。  相似文献   

20.
偏僻的韶山冲何以走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直是学界和民众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树有根,水有源,人们在敬佩毛泽东的同时,自然想追寻其成功的原因。毛泽东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都初步形成于在韶山生活的17年,他是带着这片山水赋予他的文化气息走向外部世界的。要还原毛泽东的少年生活,除了依据他本人对斯诺等人的谈话外,还必须求诸韶山亲友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