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析吉林省经济转型期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龙 《长白学刊》2007,(1):103-105
吉林省经济转型期就业人数呈先降后升趋势,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空间明显缩小,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迅速上升,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济转型期,吉林省还存在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严重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结构性失业将长期存在等突出问题。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正如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骆德春指出的那样,2009年是吉林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整合重组的第一年,也是吉林省经济发展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年,更是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逆水行舟的环境中,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充分彰显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的特点,收获了一串串丰硕的就业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3.
2009年,劳动力供大于求仍然是吉林省就业工作的基本态势,预计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70万人左右,比上年末减少8万人,其中:2008年结转3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28万人,新成长劳动力8万人);2009年城镇新增劳动力34万人左右,其中:新成长劳动力25万人(高校毕业生约14万人,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吉林省在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就业的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促进了就业岗位平稳增加。城乡就业规模的扩大,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但是,全省劳动力总量继续增加,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特别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而日益突出,使本已十分繁重的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根据相关部门对吉林省20县(市)中20个村、546户农户抽样调查,在总共1330名农村劳动力中,2005年外出就业43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2.4%。其中,男性占7212%,女性占27.8%;2006年上半年外出就业比例为35.3%,比2005年提高2.9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28.9%(数据来源: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高出6.4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呈扩大趋势。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及吉林省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农民外出就业政策、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吉林省创业促就业活动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吸纳就业能力相对不足,就业供需矛盾相当突出;中小企业已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但规模偏小;就业问题出现多元化、复杂化变动迹象。面对复杂的就业问题,吉林省一直在不懈地探讨解决问题办法。但笔者发现,单靠积极落实就业政策,民众不积极创业,要想根本上化解就业问题十分困难,就业的突破口在于创业。推动创业、扩大就业是我省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后,要在下大力气进一步提高民众对创业和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的基础上,积极优化…  相似文献   

7.
李恩平 《前进》2005,(6):32-34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国企改革加速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我国就业问题日趋复杂、严峻。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劳动力流动规模加大,结构性失业矛盾凸现,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大。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从1979年的0.44降到2000年的0.10,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使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着绕不开的就业重压。在探索和拓展各种就业渠道、就业岗位过程中,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门槛低、市场化程度高、就业形式灵活多样、行业门类庞杂、就业包容性大等特点,更以其在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降低城市贫困、促进城市化发展、维护社…  相似文献   

8.
在6月18日召开的吉林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吉林省副省长金振吉在分析了当前全省就业再就业和劳务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改善民生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只有先把人民群众的生存‘饭碗’问题解决好,才能减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扶贫开发等其他民生工作的压力,保证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棚户区改造等工作的顺得进行。”金副省长同时强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省情出发,顺应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蒋大国 《政策》2009,(3):14-16
为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就业形势的影响和冲击,最近,我到黄冈、襄樊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利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与襄樊市政府联合召开湖北就业改革发展30年报告会之机,认真听取了各市州同志对就业工作的形势分析(据估算,我省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回流农民工约占外出务工总数的8—9%;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扩散和蔓延,回流人员可能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田素英 《中国妇运》2011,(10):35-37
转方式调结构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经济工作来讲,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必然选择;对群团工作来讲,是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工作内涵和质量的必然要求。这对进一步做好妇女工作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近几年山东潍坊市妇联把组织妇女创业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人社厅副厅长申奉澈在全省就业工作会议上表示.虽然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经过吉林省人社系统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2009年,吉林省就业工作各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相似文献   

12.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总面积15698.08平方千米,辖3个县、2个县级市、2个市辖区,总人口226.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8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3.3%。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现对我市劳务经济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做以下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四川政报》2002,(36):1-1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关系,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公主岭市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做为推进落实民生工作重要任务来抓,分析形势,理清思路,制定规划,建立责任,落实任务,完善服务体系,开辟就业途径,全市上下高奏就业和谐曲,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就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12,(4):8-9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就业工作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内部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必须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残疾人就业工作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残疾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就业环境丞需改善;因此,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助残、扶残”的良好氛围,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加强政策制定和扶持就业的力度,加强残疾人行政保障,依法保护落实残疾人就业.  相似文献   

17.
赖德胜  何勤 《人民论坛》2023,(11):40-45
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较低、就业过渡性特征明显、就业形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相较于其他群体,青年群体面临在劳动力市场脆弱性更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意愿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政策支持不精准等问题。解决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困难问题,需要密切关注青年群体就业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通过短期实现经济稳增长“解痛点”与长期结构性调整“促长远”相结合,以确保短期促就业效果明显,长期通过就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不断提升青年群体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三明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为目标,以解决农民转移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为切入点,以开展“一户一就业”和“就业扶贫”为载体,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政策扶持、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强化领导上下功夫,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截止8月底,全市上半年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5526人,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该市2006年的新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3:百人的工作目标任务的85%,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3.5万人的72.9%;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省就业工作时刻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大人群”,注重发展经济拉动就业、落实政策促进就业、优化服务助推就业“三个环节”,就业工作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注重扩大就业,向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的转变,积极实施援企稳岗措施,将减少失业的防线提前到稳定就业岗位;二是由过去注重帮扶就业,向注重帮扶就业与促进创业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杨婷婷 《传承》2013,(7):131-133
在新成长劳动力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以及劳动力素质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等因素影响下,南宁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对2012年南宁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分析着手,结合当地实际,对南宁市如何贯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