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创新思维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着力构建由生态产业集群组成的循环经济体系,防止产业转移引起污染扩散,建立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质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其重点在生产,途经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3.
杨卫军 《理论月刊》2006,(11):39-4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只有确立新的自然观,才能树立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的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人们必须对社会消费道德价值观进行重构,全面树立起生态价值和生态伦理观。并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生活,真正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兆征 《前进》2008,(11):49-5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并把它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从全局币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湖湘论坛》2004,17(6):50-5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全社会必须大力提倡节约资源的忧患意识;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高效利用、开发资源,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6月6日至9日,全省人大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座谈会在滨州市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城建环资委主任委员时立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德汉到会并致辞,省人大城建环资委的有关领导,各市人大常委会的副主任以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实效,创新监督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两型”社会的顺利构建,确保了我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状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其中,既要有理念的更新,也要有制度的保障;既要有发展模式的转变,也要有消费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这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始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总结“十五”期间的环保工作,部署今后五年的环保任务,进一步开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一、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基本国策,事关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切实实搞好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业。  相似文献   

12.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在该报告中,200多处提到了“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ly Sound)”(也有人译为“环境无害”)这一概念。至此,“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理念被正式提出并被全世界广泛接受。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又提出实行环境友好土地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建筑业等。2002年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所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材料、产品与服务等概念。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王国正 《前进》2006,(2):20-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地把节约资源上升到基本国策高度,在提出经济翻番目标之前首次增加了“降低消耗”的前提要求,紧接着提出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的硬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要求,并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七大任务之一进行专门部署。这充分说明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体现出一个发展中大国领导机构对世界负责、对未来负责和对民生质量高度负责的严谨态度。省委八届七次全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密结合山西实际,也明确地提出了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省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4.
刘友凡 《政策》2009,(12):11-15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因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湖北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湖北省人大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这一重大课题,及时启动地方立法工作,经过反复调研、  相似文献   

15.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应当以“先行先试”的使命感、率先垂范的自觉性,通过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简称“两型”机关),进一步引领全社会更加广泛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实践。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试验区,意味着国家把武汉的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必将促使武汉市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尽快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将会促进武汉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必将使武汉市在未来城市发展竞争中凸显新的优势。我们要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针对两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改革试验中不断完善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10,(23):23-23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非常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韩勇鸿 《前进》2006,(7):33-34
山西是全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也是生态脆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解决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把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决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上海》2008,(11):8-8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在今年10月15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市政府办公厅最新制定的《关于本市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6,(22):64-65
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4月17日,国务院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决定》客观分析了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11个长效管理机制、重点解决7个方面问题,最终让人民群众吃上干净的水。余杭经济增长很快,工业经济总量已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了40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群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余杭区“十五”期间,开始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特别是饮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