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两个方面。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前一种生产,称为物质资料生产,亦称为物的生产,即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它是通过劳动加工使自然界原有物品包含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后一种生产,即人类自身的生产,亦称人的生产,是指人类为了世代延续,即为…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什么?人们普遍地回答: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怎样理解这种生产?精神生产是否包括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之中?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如何?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探讨。 在我国理论界,一般都将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理解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这种理解对不对?我们认为这是不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原意的。不错,恩格斯曾经说过:“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哈尼族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除了人类自身的生产以确保人类繁衍之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始终是人类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便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一个民族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资料的生产,亦即对生存环境的控制、改造和利用程度。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制造和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结成一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再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而且还包括精神产品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和整个自然界的再生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就是这五种再生产活动的科学概括与抽象。这诸多再生产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决定了我们的经济、社会、人口与自然的发展必须是协调一致与可持续的发展。在今天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立场看,废除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对人类物质生产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的独占权和支配权,归还劳动者的生命存续和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要素,是人类自由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生活前提。这也意味着自然万物不再充当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工具,摆脱了科技滥用和异化消费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力,获得了恢复生态平衡的必要时机。就此而言,人类解放成就自然界解放,人类解放就是自然界解放。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分析两大部类各要素间的组合比例入手,研究积累率、有机构成、剩余价直率的相关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的影响等问题。 在讨论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时,马克思说:“对于一定量的商品来说,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所需要的前提是,既定产品的各要素已经有了不同的组合,或不同的职能规定,因此,就价值量来说,这种再生产首先只是简单再生产,所改变的,不是简单再生产的各种既定要素的数量,而是它们的质的规定,并且这种改变是以后随着发生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物质前  相似文献   

7.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面目是什么?人们探寻着。有一些人一提西方,就是什么高楼大厦、舒适安乐的游乐场……,岂不知,在这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后面,依然有贫穷、饥饿和灾难,滋生着畸形社会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是用工资形式支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缩短了,但工人有较高的工资。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程度减轻了呢?或者说他们已经摆脱了受剥削的地位呢?回答是肯定的“不”。因为认识一个国家的工资水平,首先取决于这个国家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战后,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不仅在范围上扩大了,而且质量上提高了。如:肉类、牛奶和奶制品已经成为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曾经是高档消费品的电冰箱、彩电、吸尘器、洗衣机等,也都因为它们  相似文献   

8.
马焱  李铁成 《中国妇运》2003,(11):46-46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力量,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生产力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又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从每一种社会形态看,生产力是多层次并存的。一般地说,先进生产力,表现为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劳动工具比较先进,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较高,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也更  相似文献   

9.
一、提高人口素质对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任何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要素,即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只有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社会的再生产过程。物的要素主要靠自然资源来提供的,而人的要素来源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依靠人类自身再生产提供的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在社会再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人口?建国以来我国出现过哪三次人口生育高峰?1.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居住在一定地区内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是有生命的肉体组织,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两性关系,并且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人口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产和再生产是通过一定的历史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实现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决定人口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有两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物质文明?多数同志认为,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条件进步的状况,主要表现为生产技术、劳动工具、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物质生活富裕的程度。有的同志认为,物质文明是指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12.
对于人类社会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郭继强1996年是“消除世界绝对贫困年”,同时,全人类的贫困问题日益在加重,因此,从理论上探讨人类的贫困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一、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及其相互关系就概念而言,贫困是指人们缺乏物质生活资料和劳动力再生产的...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一条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结构复杂又合作有序的产业链。从我国目前出现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部分农产品‘卖难”的实际情况看,搞活农产品流通对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业产业化是至关重要的。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商品生产是为了商品交换,商品生产者生产出的商品只有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才能换回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重新结合,从而实现再生产的循环。所以,农产品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农业产业才能最终完成产业链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记忆再生产是对社会记忆进行一系列施加影响的行为、过程和结果。从再生产角度开展社会记忆研究,可以深化社会记忆资源、再生产过程、再生产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思考,建构整体性分析框架,同时有助于分析社会记忆的生产、加工、分配和消费行为。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基本结构,可以解析为形式再生产、内容再生产、意义再生产。其中,形式再生产是对记忆事项存在形式的再次转化,内容再生产是对记忆事项内容的重新叙述,意义再生产是对记忆事项意义的时代阐释。它们各具特点,并由此呈现出诸多复杂的社会记忆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克 《新东方》2010,(1):1-5
人类为谋取生存资料进行的物质生产和人类为繁衍后代进行的自身生产,都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由单面到全面的永无止境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过程。人类生存欲望、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也是无止境、永不满足的,而这正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动力。为不断满足人类生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人类就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交流思想、创造发明,进而提升为科学、技术并转化为生产手段,从而生产更加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把人类从后天的人为的在“物和人”双重奴役下解放出来,真正获得全面、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价值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近年来,有关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问题,重新引起理论界的争论。本文拟从知识产权角度,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及适用性进行评析。一、一个被劳动价值论遗忘的角落──精神产品的生产产品──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从其具体形态上看,可以分为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精神产品和劳务产品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物质产品的生产是传统的生产劳动范畴。劳务产品的生产(或提供)同样属于生产劳动,目前在这一点上也取得了相当的共识。那么,精神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世界的一个重大现实,是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条件下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可以从生产力要素、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等方面考察。构成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管理。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变化的突出表现是智能的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再生产过程,都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联系着生产和消费。流通是联系生产和由此决定的分配、消费  相似文献   

19.
张振林 《前沿》2002,(12):50-52
社会物质再生产过程以“消费”为主导。承认社会物质再生产过程的消费主导性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坚持社会物质再生产过程的消费主导性 ,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对搞活企业和实现消费者主权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产工具不仅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表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了解生产工具的发展,对于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由与一定的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组成的,不同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人使用着不同的生产工具。原始人使用的主要是石制生产工具,因而原始社会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