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不断加大,井取得了重要成绩,但腐败现象仍在蔓延。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认识。现仅就目前理论界存在的几种错误观点作些分析评论。“生产力落后产生腐败”论。这种观点认为,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落后,物质财富少。因而“对‘物’的追求成为客观上的动因”。持这一观点的同志,关注生产力的发展,出发点很好,但把生产力水平较低当成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却值得商榷。原始社会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生产力水平最低的,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则是很高的。如按生产力落后必然产生腐…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遏止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泛滥”是全党的艰巨任务和重要工作。因此,在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必须冷静客观地评价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区分腐败“产生”(滋生)与“蔓延”(泛滥)两个概念;探究腐败现象在所有国家产生的“共性根源”;分析腐败现象在我国蔓延、泛滥的特殊原因;进而最大限度地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3.
吕海春 《河北党风》2003,(11):36-36
开展反腐败工作,普遍的观点和通常的做法是:开展思想教育,构筑牢固的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堵塞可能产生腐败的各种漏洞;严惩腐败,震慑腐败分子。从“不想腐败”到“不能腐败”,再到“不敢腐败”,应该说,这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反腐败工作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难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深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  相似文献   

5.
李文丽 《奋斗》2001,(12):26-26
正确认识腐败的本质与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性质,是科学指导我国反腐败斗争健康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理论前提。因为,只有弄清腐败的本质与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性质,才能使人们正确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源并科学地制定反腐败斗争的方针,原则与战略,不断提高我国反腐败斗争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开展反腐败斗争,既要综合治理,又要深入开展研究滋生腐败的深层次原因,从源头上得到预防和治理。任何腐败行为都是由思想上的腐化堕落引起的,研究腐败的深层次原因,弄清腐败产生的思想根源,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斗争,要把这一斗争引向深入,必须认清腐败的实质,走出把腐败简单归结为市场经济产物的误区;确立适当的社会期望值,走出用理想主义的观点反腐败的误区;坚持教育与法制并举,走出把思想教育当作治理腐败唯一良方的误区;实行标本兼治,走出把反腐败看成只是打“大老虎”的误区;认真做好经常性工作,走出单纯依赖阶段性战役和专项斗争反腐败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从1993年起,我国开展反腐败斗争已有八年了。特别是近几年,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不仅加强、改进了监督制约机制,同时也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像成克杰、胡长青等“重量级”人物都被送上了断头台。但是,腐败作为一种人民十分痛恨的丑恶的社会现象,仍有滋长蔓延之势,腐败案件仍居高不下。对此人们都感觉到反腐败斗争的艰难,难在何处呢?其根源何在呢?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在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拟就腐败现象产生的政治根源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腐败,共和国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首要大事。反腐倡廉,清除“毒瘤”,党心所向,民心所向。 一、反腐败常抓不懈,倡廉政深得民心 纵观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懈地同党内的各种腐败现象做斗争,不断纯洁  相似文献   

10.
搞好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是加强领导.这既是近年来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也是集中精力抓好今年工作,把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根本保证.当前,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必须下功夫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要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好反腐败斗争的认识问题.要认真学习全会关于“九五”计划及远景目标的建议,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两次重要讲话,进一步认识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陈希同、王宝森问题的严重教训中,充分认识当前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进一步认清惩治腐败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弄清并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反腐败究竟是影响、阻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还是保护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实践—再证明,腐败是生产力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破坏力量;反腐败是对生产力的保护和促进;廉政是重要投资环境.要进一步增强贯彻两手抓、两手硬方针的自觉性,按照中央的要求,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伸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基础性的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可谓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腐败及反腐败问题研讨综述宋觉在人类社会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中除了那些亡朝末代外,反腐败的正气始终是压倒了邪气的,腐败难治、但并非不可治。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见诸报刊的研究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的撰文越来越多。现将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疏缕综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13.
腐败与反腐败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4.
败行为是以一定的腐败思想为指导的,克服腐败意识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毛泽东充分发挥教育反腐败的功能,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第一,营造反腐败的社会氛围,使群众受到教育和鼓舞,积极投身到反腐败斗争中去。大张旗鼓的反腐败宣传,对腐败分子具有强烈的震慑作用,有利于实现廉洁政治的目的。在1952年的元旦献词中,毛泽东“号召我国全体人民和一切工作人员一致起来,大张旗鼓地,雷厉风行地,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周恩来在1月5日的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上作“三反”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郁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反腐败的斗争中,当前有一些不健康心理阻碍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当前,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在我国还占有相当大的市场。有人曾对城市青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谁都痛恨、批判、咒骂腐败现象,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或单位小团体的利益,却又有50%心上的人愿意采用“行贿”、“进贡”等腐败手段。这则材料表明:反腐败必须有正确的出发点,即只有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才能从根本上清除腐败,若从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的立场出发,其结果只能是别人的腐败清除了,自己的腐败又产生了,旧的腐败克服了,新的腐败又冒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反腐败的五个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反腐败斗争呈现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的五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从总体上说,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反腐败方式,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质的飞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是腐败的滋生、蔓延期,九十年代是腐败泛滥的高峰期。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反腐败斗争对执政党来说属于一个全新的课题,所以,此时的反腐败斗争方式只能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这种方式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比较被动,防御性强,因而腐败的“出生率”大于腐败的“死亡率”。十六大后,我们摸索出一套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还…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遏止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泛滥"是全党的艰巨任务和重要工作.因此,在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必须冷静客观地评价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区分腐败"产生"(滋生)与"蔓延"(泛滥)两个概念;探究腐败现象在所有国家产生的"共性根源";分析腐败现象在我国蔓延、泛滥的特殊原因;进而最大限度地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1]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下一步如何确保打好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需要借鉴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与智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防范化解腐败危险的历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方面进行的独创性探索,为新时代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迪。中央苏区围绕惩治和预防腐败进行了可贵探索,  相似文献   

20.
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切实提高对反腐败斗争的理性认识:一方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增强斗争的信心;另一方面,要从腐败产生的条件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从腐败发展的趋势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从执政环境的变化认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相应的心理预期,增强人们对反腐败斗争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