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怀瑾先生曾述及,1941年在成都时,见过一位新都宝光寺的退院老和尚,其人如苍松古柏,道貌岸然可敬,住持大寺数十年,来时只带一个衣裳包袱,退位的时候,仍然只带这个破包袱,对于常住物事从来不敢私用分毫,自称德行不足以风众,背不起因果。相对数言,便令人起思古之幽怀,这便是丛林大和尚的风格。当年,南先生所邂逅的这位老和尚,其戒  相似文献   

2.
佛门与孝道     
孝道,对于国人来讲,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孝道便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其最重要的人文基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于2500年前,将中华孝文化全方位提升至理论层面,从此,孝道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根本道德与核心伦理,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其后历代帝王都要高标“以孝治天下”。  相似文献   

3.
佛门与放生     
2007年9月初,一只历经400余年风雨沧桑,生活在苏州古刹西园寺放生池里的雄性斑鳖“方方”,寿终正寝。经专家解剖鉴定,确认“方方”为自然衰老死亡。“方方”去世后,经测量,其身躯全长1.52米,重73公斤。斑鳖俗名“癞头鼋”,系一种在地球上生存已有2.7亿年的古老龟类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方方”的离去,使全球已知存活的斑鳖仅剩4只,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礼仪之邦,而当佛教从古印度次大陆传进中国,一些相关礼仪也被佛门僧俗大众所沿用,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学信 《海内与海外》2010,(12):70-72
对于佛门僧俗大众而言,上香和礼佛是佛门礼仪乃至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上香,上香又有哪些含义?如何礼佛,此中又有哪些奥秘?  相似文献   

6.
漫谈     
放学后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七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2013)”显示。在对未成年人网络交往的调查中,80.6%的未成年人在网上交流的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QQ、微信、网络游戏是他们主要交往的渠道,分别占42.4%、11.9%和11.8%.  相似文献   

7.
漫谈     
暂停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3月1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日前已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二维码(条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支付业务和产品,央行称相关支付产品安全性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漫谈     
1 新政针对当前机动车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5月16日联合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推出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上线检验、推行机动车异地检验、全面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等一系列新举措,以促进机动车检验工作更加严格、规范,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9.
漫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漫谈     
埃博拉病毒目前至少夺去1500人的生命面对这一致死率极高、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的传染病,疫区之外的中国提高警惕,一方面完善相关防控措施.严防病毒进入国门:另一方面主动出击,为西非提供援助物资和医疗人员,帮助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1.
榜书漫谈     
榜书,亦称"牓书",古名"署书",指题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来把用于牌匾上的大字通称"榜书",也称"擘窠书"。擘,划分,也含框格之意。原指刻印时在印章上划分的横竖界格。  相似文献   

12.
毛笔漫谈     
狄连仲 《海内与海外》2007,(6):76-77,68
毛笔的历史看似寻常的毛笔,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图案上黑色、黑褐色、朱、黄、白色的线条,明显是用笔画的,可惜未见到出土的毛笔实物。  相似文献   

13.
藏族是全民信佛的民族,在藏族男子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要削发为僧。藏区寺院不仅是宗教中心,也是文化教育中心:一般来讲,寺院设有四个学府,即参尼扎仓——显宗学院;居巴扎仓——密宗学院;曼巴扎仓——医学院;丁科尔扎仓——学习天文、历算等知识的时轮学院。出家的男性僧侣,藏语称做“阿卡”,阿卡大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在寺院各部门任职的僧人,称为僧官。第二,是学经僧人,他们潜心攻读,接受佛教秘法的训练,通过考试获得逐次升高的学级,这种僧人被称为“扎巴”。第三,是有某种技能的僧人,他们在寺院从事绘画、铸像、雕塑、印刷等职业,或走…  相似文献   

14.
曾樾 《海内与海外》2011,(4):28-30,27
茶园:茶园与茶社有些相近,但二者相比,茶园更具有演艺性和平民陛。“茶园”的称呼出现较晚,大约在清代才有。从资料记载上看,最初的茶园的经营方式就是边喝茶边看戏,喝茶与看戏似乎平分秋色。如座落于宣武区的万胜剧场,最早就是一个茶园,字号叫万盛轩。还有清光绪年间,北京前门大栅栏西边的石头胡同里有一家叫四海升平的茶园,因它最早请唱落子(即大鼓书)的女艺人在茶园里演出,所以,它又是京城最早的落子馆。后来城南的德昌茶社、春华茶园等也都成了落子馆。这种茶园一般都不太大,通常是几十个茶座,听众听落子不要钱,只交茶水钱。还有清光绪初年开业的“春仙茶园”,是北京西单地区的一个娱乐场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日本大众文学从以下三方面作了阐述:1.源于民间文学和说唱艺术的日本大众文学随着出版业的迅速发展而兴起,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日本民众的审美情趣,逐步成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民众欢迎的艺术形式;2.日本大众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民众心态,表现时代风貌,针砭时弊、批判丑恶,逐步扩大了在民众中的影响。可以说是作家与民众共同创造并发展了日本大众文学;3.日本大众文学因扎根于民众这一丰饶的土壤之中而拥有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茶棚:"棚"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栈也",可见最初的"棚"是指供旅客停留的客栈。其中包含有短暂停歇的意思。茶棚一词的出现应是延用了这种含义,有临时歇脚喝茶的意思。因此,茶棚大多建在路边道旁或行人、游客易汇聚之处。  相似文献   

17.
据史料记载,做为向民众提供喝茶场所的茶馆最早出现在唐朝。由此上推,茶馆的刍型应是茶摊,出现于晋代。茶摊以卖茶水、茶粥为主,按今天说法属于流动商贩。南北朝的神话小说《广陵耆老传》中写有一老妇人每天早上提一器皿茶“往市鬻之,市人竟买,  相似文献   

18.
看山禅在心     
上千佛山,从低处往高处走。见佛,要有敬恭的行姿。佛有千尊吗?没数过。兴国禅寺里的干佛崖有一些造像。这些佛,跟此片山林的因缘不浅,自隋初起,就在石上坐禅。有一个叫极乐洞的大窟,观世音、大势至两个菩萨左右侍立,阿弥陀佛在中间坐得稳稳当当。禅心如古潭,  相似文献   

19.
提起“茶”,人们常常要与“柴米油盐”等琐事联系起来,其实“茶”在中国真可谓渊源流长,据说早在商朝就曾用茶做祭祀的供品。唐朝的陆羽著有《茶经》。至今在我国的南方仍把茶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